天天看點

“硫粘”被禁之後,飼料廠還可以選擇“喹烯酮”

搜尋并關注微信公衆号"中國動物保健",ID:zgdwbj

“硫粘”被禁之後,飼料廠還可以選擇“喹烯酮”

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我們以開發畜禽專用、高效、低毒化學藥品為目标,進行了15年的艱苦研究,成功研發出國家飼料添加劑藥"喹酮類"。

"喹烯酮"的作用機制是促進代謝生長激素的同化産生二次增加,進而加速動物生長,抑制消化道中病原微生物的生長,預防或減少疾病的發生。

小貼士:農業部第2428号規定,2016年11月1日,硫酸粘液的預混料和預混(發酵)産品将被"獸藥添加"替換為"獸藥字",不會長期添加到飼料中,不能用作添加劑!

"醌"毒性極低(口服LD50小鼠為14398mg/kg,大鼠為8179mg/kg),幾乎無毒;

由于"喹烯酮"的溶解度範圍和溶解度非常小,幾乎不被消化道吸收(超過93%以原始形式排洩),是以可食用動物組織中幾乎沒有殘留物。動物排洩物不會對環境産生不利影響。

在新藥開發的15年中,中牧集團多次開展以下項目的研究和測試,喹諾酮類藥物的藥理學試驗(包括體外抗菌試驗、藥物代謝動力學試驗、體重增加試驗)、毒理學試驗(包括急性毒性、累積毒性、亞急性毒性、慢性毒性、三重試驗)、同位素标記試驗(國内獸藥開發率先)、 殘留試驗、動物育種試驗、環境毒性試驗(包括植物和魚類的環境毒性試驗)。API和預混料的穩定性測試。采用紅外光譜、紫外光譜、核磁共振光譜、質譜和元素分析等方法測定了醌的化學結構.

通過在廣東、湖北、山東、陝西、山西、甘肅、遼甯、吉林、上海、北京、河南等省市的臨床試驗和申報新藥證書的複檢(藥理學、毒理學、殘留物、傳染、結構确認),證明資料真實可靠。

喹烯酮的抗菌性能

畜禽主要是由于革蘭氏陰性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呼吸道和尿路感染。特别适用于雞白雞、傷寒、副傷寒、禽霍亂、畜禽大腸杆菌等腸道感染。

魚類各種細菌性腸炎、腹水、腹脹、細菌性敗血症、酸痛病、皮膚發紅、腐爛等。

水生動物的海參皮膚病和其他細菌性疾病。

喹烯酮促進生長特性

“硫粘”被禁之後,飼料廠還可以選擇“喹烯酮”

補充:因為粘杆菌素(又稱聚莫西林)是一種醫用、獸用兩用藥物,醫用中注射較多,有一定量的腎毒性,是以在醫療用途中用得少,大部分人體内對感染的細菌更敏感,是以醫學上它的價值是不可替代的,現有的飼料在長期添加中發現會導緻大量的耐藥細菌, 耐藥性特性必須轉嫁到人源風險,給人體健康造成風險,是以水産養殖領域将不再将其用作促進生長的添加劑,保留其治療藥物特性。

“硫粘”被禁之後,飼料廠還可以選擇“喹烯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