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碗每斤100多元的黃粉蟲幹和蚯蚓幹,可能是未來“火星人”唯一能吃到的肉類食品

這碗每斤100多元的黃粉蟲幹和蚯蚓幹,可能是未來“火星人”唯一能吃到的肉類食品

2021年是航天大年,"天問火"的成功首次在火星上留下了中國印記,"天橋一号"成功着陸,"裕廊"地下巡航,引發了一輪公衆關注和激烈争論。人類可以在火星上自由呼吸嗎?我可以喝幹淨的水,吃新鮮的肉和蔬菜嗎?10月15日,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推出了首個沉浸式原創展覽"生活在火星上",揭開火星的奧秘,滿足觀衆對火星生命的好奇心。展覽以火星上人類生命的未來為主線,将科學與藝術有機結合,從服裝、美食、住房、旅行出發,引領大衆沉浸式體驗火星上的生命某一天。

穿過太陽系最深的峽谷,水手谷,一個地質"疤痕",長約4000公裡,寬600公裡,靠近火星赤道,它到達"火星入口點"。

這碗每斤100多元的黃粉蟲幹和蚯蚓幹,可能是未來“火星人”唯一能吃到的肉類食品

來到烏托邦平原站的火星通信站,先給地球家庭帶來安甯。由于火星距離地球最遠,為4億公裡,使用光速電磁波進行通信,需要45分鐘才能回答。在等待家人回來的漫長間隙中,看看火星上生命的未來。

火星上還有很多地方可以重新整理地球的三景,比如日落在火星上,居然是藍色的?上海科技館展覽開發中心主任姚偉表示,火星大氣中有很多塵埃,導緻太陽中波長較長的紅光散射更多,波長較短的藍光照射到火星表面。火星便利店,正在賣幹幹的黃粉蟲,每斤100多元的價格有點貴,但科學家認為這應該是未來火星隻能吃肉......

這碗每斤100多元的黃粉蟲幹和蚯蚓幹,可能是未來“火星人”唯一能吃到的肉類食品

展覽包括"坐标火星","火星歡迎你"和"向火星緻敬太空"。

第一部分"坐标火星",從火星和地球的比較開始,引導人們思考為什麼要探索火星。

《火星歡迎你》第二部,通過折疊空間,帶領觀衆從地球來到火星,在"火星旗艦店""火星便利店""火星農場""火星基地""火星交通樞紐"等區域體驗人類的服裝、美食、住房、火星旅行,觀看令人驚歎的火星場景,體驗太空科技的發展和火星的自然美景。

第三部分《向火星緻敬》以古人"日月安安辰"的精神進行探索,關于我國的火星探測工程并不容易和艱巨,引起人們思考深空探測的重大意義,展望未來的浩瀚旅程的星海。

這碗每斤100多元的黃粉蟲幹和蚯蚓幹,可能是未來“火星人”唯一能吃到的肉類食品

博物館還為展覽特别支援了兩項教育活動,觀衆可以參加"火星建築師",一起思考和應對火星上生活的困難,親身打造富有想象力的火星基地,還可以參與"裕廊大冒險",想象、設計和制作自己未來的火星車。

展覽位于上海天文館的一樓,将持續到2022年3月2日,随後将進行全國巡演。

作者: 沈玉沙

攝影:高千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