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楚網(湖北日報網)(通訊員姚趙克君才)6月23日,一場不同面貌的講座将在大冶市會展中心舉行。"明館館長移動教室"項目總監、橋村乙餘象嶼紀念館館長彭明帶着帆布袋和紅色藏品來到現場,講述紅色藏品背後的故事。
這也是大冶市以豐富的形式用人民的視角講述黨的曆史故事,傳遞紅色基因,堅定群衆的理想信念,推動人民群衆講道的一個深刻而現實的場景。黨史學習教育發展以來,大冶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圍繞"說、讀、讀、說、展、表、表"六個字,積極開展人民宣傳活動,使黨史學習教育走向新、更"用心"。
《爺爺的故事》講述黨的曆史

"故事爺爺"走進校園。圖紙的通訊員
"江山一代人才出來,付火永不死。隻有學習這本關于黨史的教科書,才能成為偉大陣地的中堅力量。"人民使命爺爺故事營"的負責人胡志國,正在大冶實驗中學熱情地講授黨史。
按照"一隊多隊"的思路,充分發揮"五老"人、農村賢者、好榜樣和熱心市民等志願者作用,大冶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立了16人"爺爺故事營"。《故事爺爺》紛紛進校園,結合自己的經曆,黨的100年曆史,引導年輕人扣上人生的第一顆紐扣。截至目前,已舉辦22項活動,有6000多名學生參加。
"今天爺爺給我們講了紅色文化的故事,我很感動。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必須勇于接過曆史的接力棒,努力學習,珍惜時間,勇往直前,不去承受美好時光。大冶實驗中學8年級(10)班學生張夢軒說。
"閃光紅星"讀懂黨的曆史
實踐文明新時代,老鷹志願者在行動。通訊員為圖畫
"22名英雄手持短槍,手持馬刀,手持手榴彈,冒着敵人密集的槍械危險,爬鍊子到對岸......"6月1日前夕,在孩子們幼稚的嗓音中,"孩子般地要黨一起成長"老鷹志願者布道項目,朝陽社群大冶湖高新區文明實踐站正式啟動。
該項目旨在分享黨的故事,革命和英雄的故事,了解黨的發展曆史,黨的最初使命,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點燃年輕人學習黨史的熱情,激發情感認同,堅定他們的理想信念, 引導廣大青年努力成長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目前,大冶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累計開展活動120餘項,活動覆寫30個社群,90多所學校。
《紅色快車》解讀黨史
紅色快遞開始傳遞。圖紙的通訊員
5月18日,大冶市柳仁八鎮中心學校輔導員曹忠軍接到大冶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紅色快車"。劉仁八鎮,是一個紅老區,也是"紅快"閱讀活動的起步站。
活動以「紅色快車」及「漂流」的形式進行,透過「紅色閱讀接力」與心靈産生共鳴。活動現場,大冶市教育局"心擺渡人"志願服務隊充當"快遞員",将"紅快車"黨史學習包送往四條"紅線"的學校。每所學校以"紅色快車"為載體,開展獨特的黨史傳播活動,在黨史學習書上指定章節進行注釋、書寫留言和簽名。
目前,"紅色快車"在20所學校中流傳,知愛黨、知曆史愛國"紅種"在年輕人心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星空夜談"談黨史
整夜圍坐在星星周圍聊天。圖紙的通訊員
夏夜,大冶城站社群新紀元文明實踐站組織了一場"星空夜話,大手攜手共進,共永遠走"的微宣活動熱銷。
大冶市"星空話"微倡導志願服務項目于2020年6月啟動,主要模式是開展黨員、幹部、教師、先進典型、名人、文化人士作為講道志願者,選擇月亮時夜,在社群廣場、涼亭等空曠的陰涼處、小長凳、扇一搖、志願者、群衆、老人、 孩子等晚上坐在星空下。
談黨對富民的政策,傳播黨的聲音,談紅色故事,傳承革命的優良傳統,說成績,改言,談創造,談改革開放新面貌,感受改革開放新面貌,說身邊好人, 推廣新的社交風格...黨的創新理論進"柴米油鹽"、"茶後",在春風雨中,無聲敲響了人民群衆的"家門",打開了群衆的"心門"。
今年以來,"星空夜話,黨史學習教育"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微宣活動已開展12次,參加群衆600餘人。
"移動課堂"展現黨史
明鵬把紅色的收藏品畫在了手上。圖紙的通訊員
"這是新設的第4軍第5師駐紮在橋上,留下了印記。這幅畫上的圖案有一顆五角星、一片葉子、六個小圓點,寓意是"一心随黨走,六個标準吃通"。大冶市乙餘象嶼紀念館館長彭明以圖形方式解釋道。
"我說的是橋接人,在我家門口舉行這樣的活動是有道理的,我們的派對真的很棒,我會更堅定地聽取派對的意見,并在未來堅持下去。一位土生土長的村民興奮地說。
明市策展人紅征集、弘揚熱情,大冶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啟動了"明市策展人流動教室"志願服務項目,将"黨史宣傳大篷車"帶到群衆門口,以實物展示的形式、展示闆展示和描述化的形式演繹相結合的宣傳,傳遞紅基因。
自項目啟動以來,"明館館長流動教室"已深入24個村開展布道活動,2800多名參觀者,真正"讓館内收藏文物,陳列在廣袤的遺産之地,寫在古籍上都栩栩如生"。
《七百》贊美黨的曆史
大冶刺繡繼承者劉曉紅在創作。圖紙的通訊員
"作為一名工匠,生活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時代,有這麼好的平台來展示我們的工藝,我真的感到非常高興。一根針線,傾注我們的心,代表着我們的工匠對黨的感激之情。一針繡黨旗,一心一意追随黨!大冶刺繡傳承人劉曉紅熱情洋溢地說道。
"'七百'系列活動各有特别的意義,我參加了'100人同心繡黨旗'活動,我的夫妻參加了'百年印記展'活動,我的孩子參加了'百童聲誦經晚會'活動,我們依然在茫然中,想看看誰的作品能被選中參展。大冶娛樂社群的居民馮思遠興奮地說。
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冶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全市開展"我要慶祝黨的生日,七百周年"系列作品集送和播出活動。号召黨員幹部、廣大市民、青年學生用對黨的熱愛,用一段話、一首詩、一首歌、一幅畫、一幅繡、一支舞蹈、一幅攝影作品等形式來表達,向黨的百年誕辰緻敬。目前,已收到各類作品1000餘件。
一場新的、更"心"的宣講,一次又一次的揭秘與口渴的交流,生動地回答了"為什麼中國共産黨'能',為什麼馬克思主義'做',為什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的曆史問題,使廣大乾部更加堅信信仰和信心,進一步激發對黨的熱愛, 愛國主義,熱愛社會主義,熱情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