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楚网(湖北日报网)(通讯员姚赵克君才)6月23日,一场不同面貌的讲座将在大冶市会展中心举行。"明馆馆长移动教室"项目总监、桥村乙余象屿纪念馆馆长彭明带着帆布袋和红色藏品来到现场,讲述红色藏品背后的故事。
这也是大冶市以丰富的形式用人民的视角讲述党的历史故事,传递红色基因,坚定群众的理想信念,推动人民群众讲道的一个深刻而现实的场景。党史学习教育发展以来,大冶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围绕"说、读、读、说、展、表、表"六个字,积极开展人民宣传活动,使党史学习教育走向新、更"用心"。
《爷爷的故事》讲述党的历史

"故事爷爷"走进校园。图纸的通讯员
"江山一代人才出来,付火永不死。只有学习这本关于党史的教科书,才能成为伟大阵地的中坚力量。"人民使命爷爷故事营"的负责人胡志国,正在大冶实验中学热情地讲授党史。
按照"一队多队"的思路,充分发挥"五老"人、农村贤者、好榜样和热心市民等志愿者作用,大冶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了16人"爷爷故事营"。《故事爷爷》纷纷进校园,结合自己的经历,党的100年历史,引导年轻人扣上人生的第一颗纽扣。截至目前,已举办22项活动,有6000多名学生参加。
"今天爷爷给我们讲了红色文化的故事,我很感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必须勇于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珍惜时间,勇往直前,不去承受美好时光。大冶实验中学8年级(10)班学生张梦轩说。
"闪光红星"读懂党的历史
实践文明新时代,老鹰志愿者在行动。通讯员为图画
"22名英雄手持短枪,手持马刀,手持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械危险,爬链子到对岸......"6月1日前夕,在孩子们幼稚的嗓音中,"孩子般地要党一起成长"老鹰志愿者布道项目,朝阳社区大冶湖高新区文明实践站正式启动。
该项目旨在分享党的故事,革命和英雄的故事,了解党的发展历史,党的最初使命,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点燃年轻人学习党史的热情,激发情感认同,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 引导广大青年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目前,大冶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累计开展活动120余项,活动覆盖30个社区,90多所学校。
《红色快车》解读党史
红色快递开始交付。图纸的通讯员
5月18日,大冶市柳仁八镇中心学校辅导员曹忠军接到大冶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红色快车"。刘仁八镇,是一个红老区,也是"红快"阅读活动的起步站。
活动以「红色快车」及「漂流」的形式进行,透过「红色阅读接力」与心灵产生共鸣。活动现场,大冶市教育局"心摆渡人"志愿服务队充当"快递员",将"红快车"党史学习包送往四条"红线"的学校。每所学校以"红色快车"为载体,开展独特的党史传播活动,在党史学习书上指定章节进行注释、书写留言和签名。
目前,"红色快车"在20所学校中流传,知爱党、知历史爱国"红种"在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星空夜谈"谈党史
整夜围坐在星星周围聊天。图纸的通讯员
夏夜,大冶城站社区新纪元文明实践站组织了一场"星空夜话,大手携手共进,共永远走"的微宣活动热销。
大冶市"星空话"微倡导志愿服务项目于2020年6月启动,主要模式是开展党员、干部、教师、先进典型、名人、文化人士作为讲道志愿者,选择月亮时夜,在社区广场、凉亭等空旷的阴凉处、小长凳、扇一摇、志愿者、群众、老人、 孩子等晚上坐在星空下。
谈党对富民的政策,传播党的声音,谈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的优良传统,说成绩,改言,谈创造,谈改革开放新面貌,感受改革开放新面貌,说身边好人, 推广新的社交风格...党的创新理论进"柴米油盐"、"茶后",在春风雨中,无声敲响了人民群众的"家门",打开了群众的"心门"。
今年以来,"星空夜话,党史学习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微宣活动已开展12次,参加群众600余人。
"移动课堂"展现党史
明鹏把红色的收藏品画在了手上。图纸的通讯员
"这是新设的第4军第5师驻扎在桥上,留下了印记。这幅画上的图案有一颗五角星、一片叶子、六个小圆点,寓意是"一心随党走,六个标准吃通"。大冶市乙余象屿纪念馆馆长彭明以图形方式解释道。
"我说的是桥接人,在我家门口举行这样的活动是有道理的,我们的派对真的很棒,我会更坚定地听取派对的意见,并在未来坚持下去。一位土生土长的村民兴奋地说。
明市策展人红征集、弘扬热情,大冶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启动了"明市策展人流动教室"志愿服务项目,将"党史宣传大篷车"带到群众门口,以实物展示的形式、展示板展示和描述化的形式演绎相结合的宣传,传递红基因。
自项目启动以来,"明馆馆长流动教室"已深入24个村开展布道活动,2800多名参观者,真正"让馆内收藏文物,陈列在广袤的遗产之地,写在古籍上都栩栩如生"。
《七百》赞美党的历史
大冶刺绣继承者刘晓红在创作。图纸的通讯员
"作为一名工匠,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有这么好的平台来展示我们的工艺,我真的感到非常高兴。一根针线,倾注我们的心,代表着我们的工匠对党的感激之情。一针绣党旗,一心一意追随党!大冶刺绣传承人刘晓红热情洋溢地说道。
"'七百'系列活动各有特别的意义,我参加了'100人同心绣党旗'活动,我的爱人参加了'百年印记展'活动,我的孩子参加了'百童声诵经晚会'活动,我们依然在茫然中,想看看谁的作品能被选中参展。大冶娱乐社区的居民冯思远兴奋地说。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冶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全市开展"我要庆祝党的生日,七百周年"系列作品集送和播出活动。号召党员干部、广大市民、青年学生用对党的热爱,用一段话、一首诗、一首歌、一幅画、一幅绣、一支舞蹈、一幅摄影作品等形式来表达,向党的百年诞辰致敬。目前,已收到各类作品1000余件。
一场新的、更"心"的宣讲,一次又一次的揭秘与口渴的交流,生动地回答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做',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历史问题,使广大乾部更加坚信信仰和信心,进一步激发对党的热爱, 爱国主义,热爱社会主义,热情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