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志根:還想為中國遊泳培養更多人才|奧林匹克與我

朱志根:還想為中國遊泳培養更多人才|奧林匹克與我

王順(左)與朱志根

7月30日,我的徒弟王順終于實作了自己的夢想。作為一名教練,我真的很高興看到他赢得男子200米混合泳冠軍,并站在奧運會的領獎台上。

因為,這是中國男子遊泳在混合遊泳項目中取得的曆史性突破,也是王順通過三屆奧運會的不懈努力,一枚金牌,一枚榮耀。

今年27歲的王順是中國遊泳隊奧運代表隊中年齡最大的運動員,但他也是訓練最艱苦的。為了适應晚上預賽和早間決賽的節奏,他每天早上7點.m開始訓練,即使到了東京,習慣也沒有改變。他用自己的行動為整個團隊樹立了榜樣。

在本屆奧運會上,中國遊泳隊英勇争奪第一名,張玉軒、王順等運動員表現亮眼。我們共同努力,在室内遊泳中取得了3金,2銀和1銅。我想贊美他們!

41年來,我曾在浙江省和國家遊泳隊執教,并培養了一批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我知道,我想讓運動員走在世界前列,教練員應該不斷學習國外先進的訓練理念、方法,為我使用,尋求創新。

東京奧運會籌備周期延長一年,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挑戰。我及時調整政策,改變訓練周期,過去在"三換一"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加強體能訓練,提升醫療保障,很多運動員的成績上升得非常快。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非常嚴格,因為我追求以下一句話:"要取得成果,管理必須嚴格和精細。"每次我和球隊一起訓練時,我都必須在遊泳池邊來回走動,随時監控運動員,幫助他們挑選細節并把動作落實到位。因為糖尿病,我可能偶爾會抓不抓筷子,但我決心把秒表握在手裡。

當然,我也愛這些孩子。決賽前,為了保證他能好好休息,我坐在走廊裡,守着他的門,提醒路人輕輕一步,低聲說。

成為一名教練就是全心全意地付出,以帶來優秀的運動員。艱苦的訓練,熱愛生活,運動員可以從教練的言行中感受到你給他的東西,甚至是一個眼神。走下領獎台後,王順把金牌挂在脖子上,我感到非常自豪和自豪。

我現在要64歲了,我已經六次跟随國家隊參加奧運會,連續三次赢得金牌。看着年輕運動員在大型比賽中脫穎而出并成長,讓我很難放棄教練的工作。

也許現在我的體力和精力都比不上年輕人,但我的心思并沒有過時,我也想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的遊泳運動員,建立人才梯隊,在杭州2022年亞運會和巴黎2024年奧運會上湧現出更多優秀的運動員,為國家的榮耀而奮鬥。

隻要國家也需要我,我就會永遠堅持為中國遊泳事業而奮鬥!

(筆者為中國遊泳隊教練,本報記者孫龍飛、李碩采訪完結)

朱志根:還想為中國遊泳培養更多人才|奧林匹克與我

編輯:孫龍飛、馬千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