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作者:藝術與設計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李青個展《燈塔與搖籃》現場

藝術家李青的個展"燈塔與搖籃"映襯着紅、黃、藍三色的霓虹燈,在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北京雙空間拉開帷幕,"用象征着現代設計搖籃的臨時帳篷,一個與大海的燈光搖曳的臨時帳篷"。兩個空間的中心與篝火"策展人崔燦燦如此細緻地闡述了展覽的構成,由迷宮式的背影展陳忠攫着一系列新的作品,李青從2005年到現在,《櫥窗》"人人找"的形象同一事物,《杭州樓》等不斷延伸出自己畫作的外部空間和觀看形式。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李青:後窗"展覽現場,Prada House,上海,圖檔:Prada基金會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展覽與再現"展覽空間,圖檔來源:坪山美術館

如果說2020年普拉達基金會傲人居上海的"後窗",是李青作品與老宅之間的對話,那麼今年5月深圳坪山美術館的九層大廈(2)的"展覽與再現",是藝術家與建築師、設計師共同努力,讓窗戶與建築實作"你有我, 我有你";受到蘇聯藝術家卡巴科夫在20世紀現代設計和美蘇太空競賽中的啟發,李青的作品"從天花闆上走出來,送入太空"。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水療漫遊 2021, 2021

自2005年以來,李青一直延續至今,年均舉辦個展頻率。關注的主題也是一緻的:科技時代的資訊和圖像,社會機制和觀看的力量,全球化中人與建築和城市之間的關系,消費時代的審美風格和學科......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藝術家 李青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在談到"燈塔與搖籃"這一主題時,李青告訴《藝術新聞》/中文版,燈塔元素可以追溯到2011年,"許多建築都有燈塔的形象,仿佛是一個遠離我們的風景,以及一些非常烏托邦,非常未來主義的城市空間感。"搖籃"可以看作是人們出生的地方,栖息地的起點,甚至延伸到家的概念。法國哲學家加斯頓·巴什拉(Gaston Bashla)在他的《空間詩學》(The Poetics of Space)一書中提到,空間不是一個充滿物體的容器,而是人類意識的家園:"在房子和宇宙之間的這種動态對抗中,我們已經遠離了任何單純的幾何形式的參考建築。我們經曆過的房子不是一個沉悶的盒子,有人居住的空間已經超越了幾何空間。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人類嬰兒從包豪斯或卡巴科夫的搖籃飛入太空,2021年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燈塔, 2011

"所有的家都是一個搖籃,一個非常私密的空間,最原始的,最初的栖息地空間。在他的新作《人類嬰兒從包豪斯或卡巴科夫的搖籃飛向太空》中,李青以彼得·凱勒(Peter Keler)的搖籃為1923年包豪斯展覽占據了中心舞台,"搖籃上有非常強烈的特征 - 它非常簡單,非常寒冷,非常工業,但它适合一個非常虛弱的嬰兒, 這是非常沖突的。李青表示,工業設計産品,不會考慮使用的舒适性和合理性,而是強調一種形式感——理性的形式、工業化,即"通過一種形式,塑造一種當代生活"。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彼得·凱勒1923年包豪斯展覽的搖籃。來源:包豪斯.com

是以,"燈塔和搖籃"指的是這一岸與另一岸之間從出生到理想的過程,"它也可以總結出我多年來作品中的一個特征 - 強調我與他人之間的關系,我在哪裡以及他人所在的位置,心理或文化距離和分歧, 以及互相注視的關系。李青說,這種距離和分割,在他的許多作品中不斷出現,比如最熟悉的"視窗"系列、"人人找"系列。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展覽現場展出多件"櫥窗"系列作品

《櫥窗》系列以拆除為主,以收集舊木窗框為材料,直接在窗格背面繪畫,兩種現實不能同時出現的場景結合,以表達經濟與身份的截然不同。李青近期作品大多是關于城市更新過程中空間、風景和人的關系:資本、财富流動、空間和産權的新劃分、廢棄、建立、儲存和重新估價的建築......它們是李青畫筆下的新城市景觀。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迷失之窗展覽中心,2019

舊窗戶和格子布成為圖檔結構的一部分,舊風化的痕迹與油漆和筆觸混合在一起。"櫥窗是優雅的"崔燦曾這樣形容那些窗外的風景,是以在李青創作中反複出現的時間和空間重疊,如上海展覽館、望京SOHO等風格的建築整體或本土風格,代表了不同時代風格和審美傾向的建築創造了豐富的窗外世界。窗外的人向外望去,窗外的人則向内望去,豪華酒店的前台就像窗外的世界另一邊,也在現場。而獨特的展覽,讓觀衆透過"空窗"看穿了挖出的不同作品的多個角度。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陰志表面, 2020

"這是一個慢慢變化的過程,而早期的風景,包括窗戶,也畫得更簡單,甚至在色調上都是非常懷舊的,古典寫實的灰色調,近年來,這個系列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我不斷嘗試直接在窗框上畫畫,然後改變它的顔色。因為我認為窗框實際上是繪畫的一部分。它的結構非常堅固,可以主宰畫面,那麼我可以改變它的一些顔色,進而加強或削弱結構的某些部分,而繪畫的後期部分也會産生一些更有趣的關系。"李青使用的成品并沒有直接盜用,就像《銀之》系列從1970年代杭州生産的旅遊紀念品——錦緞、五顔六色的景區被他翻過來,變成了ArtReview、SURFACE等藝術評論雜志的封面,但雜志的名字卻是通過镂空展示出來的。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杭州之家系列"在展現場牆紙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杭州大廈 44, 2019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杭州樓 50, 2019

在《銀芝》系列的背後,以《杭州樓》系列為桌面,展現了李青"民間建築運動标本記錄的特殊審美品味",在他看來,這些看似優雅的房屋呈現了當地居民眼中的美觀念,而形成的過程讓他産生了興趣,"因為他們選擇了這些風格,并不是從很專業的角度來看, 無論是古希臘還是包豪斯風格,他們或許聽不懂,但去别的地方去了解很多資訊,比如周圍的人、村裡的鄰居、親戚之間的交流,或者他與承包商的交流,進而得到很多關于美貌的判斷。李青說,這些照片比繪畫更客觀,他還試圖參考杜塞爾多夫學校Bouchers在光線對比度不大的陰雲環境中形成檔案的方式。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黑組"(左)和"白組"(右)在展覽現場展出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白色集團形象,2010年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黑色集團形象,2010年

在第二個空間中,相對放置黑白兩個巨大的群體圖像,以人造物體——冰箱為主角,"畫面中的冰箱早已被遺棄,它們來自世界各地,代表着工業文明和現代社會的遷徙。它們被精确地制造出來,例如大量的中國加工貨物通過道路,海洋或天空發送到各地,由不同的家庭消費和使用。但最終,在"新鮮"功能被消耗後,它被放棄了。崔燦燦寫道。在李青眼中,"這些人造物體,由人類的想象、人類的欲望和人類生活的痕迹組成,與建築有着相似的典型性。"他在後殖民主義和消費主義交叉的背景下關注這些商品。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讓我們看看後窗(六張不同的圖檔),2019-2020

"我經常強調自己和他人之間的關系,或者那些在心理上或文化上分離,疏遠和觀察彼此的人之間的關系,因為他們的位置不同。正如李青所說,相比于"冰箱"在展廳裡形成的鏡子,"人人找"系列是李青更積極創作的鏡子創作,他以豐富的遊戲感,對畫面的诙諧和諷刺處理,讓觀衆對藝術和真實體驗的雙重思考。兩個異常相似的并排圖像,使視圖成為識别,哪一個更接近真實?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互相毀滅的形象和形狀美學,2021年

而"互相毀滅,同一形象"系列,李青甚至會通過當地彼此的畫面,讓人物的面孔變得模糊,相比于過去的黑白灰色調,新作更加生動,也對其創作的速度和構思提出了更多的挑戰。此外,李青也用同樣的人工吸油面紙材料來遮蓋人物的面孔。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物肖像出現在印刷品,照片,明信片,地圖,鈔票等拼貼畫中,覆寫着吸油紙。人體皮膚上的油脂使吸油表面紙透明,在作品中,吸油表面紙成為通過人體的生理物質解釋人物的媒介,半透明的綠色,模糊了人造與自然的界限。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翡翠面條-EY867, 2021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伊薩卡島, 2021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卡斯帕·大衛·弗裡德裡希的"黑垩懸崖在魯根"

觀看展覽,藝術史上對經典的挪用無處不在,"同一身體的形象"被設定在蒙德裡安風格的椅子上,"伊薩卡"中的背景圖像來自卡斯帕·大衛·弗裡德裡希的"魯根上的粉筆懸崖","弗裡德裡希的"霧海"的變體之前已經畫過,并且已經完成了"托爾斯坦"裝置。我把它做成了一個雕塑。李青說,當年最大的作品《人類嬰兒從包豪斯或卡巴科夫的搖籃飛向太空》中,也引用了卡巴科夫的創作,"我認為對于當代藝術創作來說,應該有可能讓每一件新作品都與過去的所有作品對話,而不是讓創作成為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如果沒有說話的能力,或者沒有空間來重新審視、解構和解釋過去的作品,它對我來說可能意義不大。"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布朗庫西較高價的電梯大廈, 2020

如今,李青在一所大學任教,并繼續與學生交流他對藝術史和藝術的看法。個人從學生到老師的轉變在他看來是一種身份的轉變,其實工作是可以聯系的,"當老師的工作和創造性的工作也可以相輔相成的時候,我們也在課堂上去探索藝術,我覺得有時候看學生的狀态,在談論一些比較基本的知識背景, 事實上,依然是繼續回歸原有的藝術創作,他們想要的東西。"

李青:以懷疑的态度觀看城市,從“搖籃”向“燈塔”走去

美的誕生,2021

在江南水鄉長大的白牆黑瓦屋、木窗、紀念品、明信片所帶來的人生形象,早已成為李青創作的源泉:詩意的叙事和現實的感情。大學從電腦上拿到的大量圖檔很容易讓他感覺很新奇,于是就這樣發行了"人人找"系列,讓李青在同齡的藝術家中脫穎而出,但展出的影像作品《我們都能》也揭示了李青對世界的态度"萬物你感覺自己都能掌控, 其實是不能完全控制的,包括你的感受,你對美的感受,都可能被訓練出來,被社會塑造出來。李青說,有時候他創作時是一種輕松的挑逗狀态,但當大家都認同某樣東西是好的、美麗的,他就試着從另一個角度去看。無論是對日常空間和圖像中微觀政治的捕捉,對審美傳統政治身份的質疑,還是在國際藝術語境下對中國藝術身份的觀察,李青都展現了中國年輕一代藝術家獨特的曆史意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