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媒體
作者:孫祿明、孫飛
參加中俄"海上聯合-2021"軍事演習和首次中俄海上聯合巡航的中國海軍艦艇已從24日起逐案傳回香港。
10月14日至17日,中俄兩國海軍以"維護戰略海上通道安全"為主題,在俄羅斯彼得大帝灣附近的海域和空域進行了晝夜反潛、編隊防空等課題演習。10月17日至23日,中俄兩國海軍組成聯合編隊,完成從彼得大帝灣海域、日本海、築地海峽進入西太平洋、穿越大冢海峽到東海的首次海上聯合巡航。
"聯合演習和聯合巡航的成功舉行,充分展現了中俄高度的戰略互信,兩國海軍之間牢固的傳統友誼,以及雙方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的能力達到新的高度。中國人民解放軍北方戰區主任、海軍中将包遙平。
"雙方高度重視兩國軍對兩國關系的發展,兩軍的聯合作戰能力在不斷提高。海軍研究所軍事專家、研究員張俊石說。
親機對接,參與船舶直接在海上會合組
此次軍事演習和聯合巡航,東、南、北戰區海軍分别派員參加該艦,包括南昌、昆明、濱州、柳州等新型飛彈護航艦艇和綜合補給艦東平湖号。從10月初開始,這些艦艇在沒有經過預先訓練和統一組裝的情況下,沖向演習的預定水域。
其中,中國自主研發的0.55億噸級驅逐艦首艘南昌,這是首次出國參加聯合軍事演習。作為編隊指揮艦,南昌艦全程參加了全部11次航道演習,裝備性能和作戰能力都經過全面測試和驗證。
"三方向艦艇直接參加海上會合群,這種一線對接,全任務式指揮,更符合海軍部隊實際指揮和使用。在聯合演習和聯合巡航中,中俄的實際作戰能力得到了極大的發揮,兩國海軍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明顯提高。"中國編隊司令、海軍驅逐艦分支政治委員會成員丹尼爾·張介紹道。
聯合反潛、兩國海軍多類型平台協同反潛
當地時間16日至17日,在彼得大灣附近的海域和空域進行聯合"玩法"——稱為反潛和潛艇機動課的演習。兩架固定翼反潛巡邏機從國内一個機場起飛,穿越俄羅斯領空至此,突破了兩國海軍水面艦艇、反潛巡邏機和反潛直升機,實作了反潛的協調。
深夜,寒流襲來,海風達到10。風、浪、水溫等因素的突然變化對聲納搜尋有影響,實時情況圖對濃麻、各種幹擾項目接踵而至,反潛鑽難度急劇增加。
"反潛演習需要雙方向對方開放艦艇和武器裝備的性能,隻有戰略互信程度高的國家的海軍才會聯合組織起來。中國編隊司令、海軍驅逐艦分隊隊長李力說:"這次演習,是中國固定翼反潛巡邏機首次穿越俄羅斯領空,也是雙方首次跨時空進行聯合反潛演習,也反映了中俄高度的互信與協調。"
聯合巡航、聯合海上作戰能力不斷提升
機械的轟鳴聲打破了大海的寂靜,在清晨的陽光下,剛剛結束聯合演習的中俄兩艘艦艇組成聯合編隊繼續航行,開啟了第一次海上聯合巡航。
雙方從彼得大帝灣海域出發,越過日本海,經築地海峽進入西太平洋,渡過大冢海峽,最後到達東海。在此期間,雙方組織實施了聯合空中輪渡、聯合機動、武器實際運用等多航線演習,開展了突破性的深度合作。
"這次聯合巡航進一步提升了雙方的聯合海上作戰能力,探索了常态化聯合巡航的組織和協商機制。"兩支海軍編隊在陌生水域和遠海複雜海況的聯合行動是基于中俄共同關心的問題,旨在提高兩國海軍共同應對海上威脅和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能力。(完整)
(新華社、軍支部、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媒體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