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新華社2月22日記者從廣州市南沙區檢察院獲悉,近年來,南沙保稅區涉及新型網際網路犯罪案件呈急劇上升趨勢,2017年以來,南沙檢察院共受理涉及新型網際網路犯罪案件164人244人,每年案件數量超過30%, 犯罪數量增加到50%以上。
目前,"刷賬令"騙"網貸",這種新型的網際網路犯罪不僅傷害了消費者。記者從南沙區檢察院了解到,2018-2019年,嫌疑人唐某知名網購平台開店銷售數位産品,通過制造虛假交易回扣(俗稱"刷訂單"),提高門店在購物平台的交易量和消費贊,然後利用"刷單性能"獲得與網商銀行信用額度等購物平台的合作, 拿網上商行貸款數百萬元用于個人揮霍。2019年底,唐某無法償還累計數百萬元的貸款,其違法犯罪行為經公安機關調查後,終于被揭露并移交檢察機關。
辦理此案的劉良公訴人表示,傳統詐騙犯罪已經"變異"到"網際網路+"犯罪的新方向,違法分子擷取非法利益的方式有從侵犯普通公民财産權向違規金融機構蔓延的趨勢,成為對金融秩序的潛在嚴重危害。
此外,廖亮檢方披露,越來越多的違法分子針對網絡社交平台的資料價值,電信詐騙犯罪與網絡安全犯罪交織在一起的案件也在增加。實施此類犯罪的犯罪鍊條完整,分工明确,人數衆多,犯罪行為的有害影響從侵犯主體權利蔓延到資料價值侵權。
如南沙檢察院在處理陳某等人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資訊系統程式的工具,發現犯罪嫌疑人陳某等30多個違法分子非法破解了知名社交平台的底層協定,擷取保密安全資料,并開發安全驗證功能,避免賬戶登入, 以及實作母公司授權軟體具有挂斷模式、一鍵删除好友、添加好友、檢測賬号封口、批量實名認證等黑客軟體功能。Chen和其他人還将黑客軟體出售給另一組欺詐者,為犯罪分子提供犯罪工具(已單獨處理)。
據了解,南沙檢察院已加強對本地區電信網絡犯罪現狀和形勢的研究分析,組建專業起訴隊伍,安排檢察技術人員參與辦案,提高案件專業化處理水準,堅決打擊電信網絡犯罪。
(方偉斌 廖亮和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