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沙有一批"老檢察官",站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

作者:蔡斯 說

在南沙區檢察院支援抗擊"疫情"的諸多鮮血,年輕面孔包圍着這樣一群檢察機關的老成員,老檢察官雖然已經50多歲了,但當下爆發的,他們總是以最堅決、最果斷、最勇敢的姿态投入到防控疫情的硬仗中來, 為抗疫支援起訴藍天。

"他們總是比我們吃得更晚"

近日,南沙檢察院法警大隊隊長淩勝健、四級偵查員陳建龍參加了8次抗疫行動,平均工作時間長達11小時,其中淩勝健是支援珠江街關門班成員。"他們總是比我們吃得更晚,"警察對兩人說。在引導10人組有序檢測核酸的過程中,來回走了近150次,引導群衆共到1500人。雖然他們患有不同程度的關節風濕病,但這是最後一次休息,最後一頓飯,休息了20分鐘,他們出現在另一個志願者的位置。

南沙有一批"老檢察官",站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

"一輛手推車,兩條腿走路"

作為積極請求支援珠江街封印班成員的南沙檢察院四級調查員李根、後勤服務中心主任魏茂泉,總能确定封印類感染的所有成員的風格。一輛手推車,用兩條腿走路,他們裝卸,運輸消毒劑,來回飲用水70多次。從2樓到5樓,他們手提飲用水到每層防控班最多20次以上,37攝氏度高溫,背着汗流浃背,經常11點回家睡覺。第二天,洗個澡,進入防控班。

南沙有一批"老檢察官",站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

"無言以對,但主動問嘉安花園"

珠江街道防疫工作有條不紊地劃分為多個網格,三個小組負責不同的網格門到門調查工作。步行、清掃建築物、走街巷,成為三人團隊的日常工作。上班族傅漢軒主動申請入住南沙區疫情中心——珠江街嘉安花園的老檢察同志,在他的網格中共8棟房屋160戶。傅漢軒經常通過嚴格的健康監測管道,規範穿着密封的防護服、護目鏡和N95口罩,負責網格挨家挨戶查詢、核實資訊、檢測核酸。有些樓層有電梯,有些沒有,需要爬樓梯,平均每戶每天步行1.5次。

在這群老黨員的鼓舞下,醫院的年輕幹警,有時間我不等,不為人後勇敢的姿态,進入抗疫第一線,到目前為止,南沙區檢察院已派出15批201人支援南沙區珠江街抗疫工作, 為南沙抗疫貢獻了堅實的檢察力。

溫圖/廣州日報 新華城記者 董冶恒 耿 徐靜 記者 何佳麗 廣州日報 新華城 編輯:何鑽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