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怕失敗,直面艱巨的挑戰。
青春,正處在逆境中,永不放棄堅韌不拔的夢想。
青春不是生活的一部分。
青春是心靈的樣子。
伊東宏

"安藤忠雄環球巡回展北京站青年"登陸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繼日本東京國立新美術館站、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站、意大利米蘭阿瑪尼劇場站、中國上海複星藝術中心站之後,安藤迄今為止最全面的建築生涯回顧展 2021年12月12日,"安藤忠雄環球巡回展北京站青年"第五站終于登陸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展覽由中國建築文化研究院,北京民生現代藝術博物館,安藤中雄建築展覽實施委員會主辦;由文珠國際、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安藤中雄建築學院聯合主辦;由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中國民生銀行、中國民營文化産業商會支援。展覽策展人孝明水谷(日本)馬衛東(中國)。
"永遠青春青蘋果(永生青春)"裝置作品刻有安藤忠雄手寫的"永遠青春"字樣
嘉賓在安藤忠雄的裝置作品《永遠青春青蘋果(Forever Youth Blue Apples)》前合影留念
文珠國際創始人、安藤中雄建築學院中國合夥人、IAM國際建築聯盟創始人馬衛東緻開幕辭
"我們這次展覽的主題是'青春',博物館門口有一個大青蘋果,"文殊國際創始人、安藤中雄建築學院中國合夥人、IAM國際建築聯盟創始人馬衛東說。《青蘋果》是安藤先生近年來創作的藝術裝置。安藤先生今年80歲,也就是他20歲生日的年齡。表達自己對"青春"的終生了解。青春不怕失敗,直面艱巨的挑戰。青春不怕失敗,面對全身心智的困難。從安藤先生的詩歌中,我們可以看到安藤先生的人生哲學。在全球流行病下,人類非常需要這種精神。中國是世界上最年輕、最有活力的國家,是以能讓國家充滿青春活力的動力就在北京。是以,我們北京展覽的主題是"青年",這一點尤為重要。我們非常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能夠用中國這樣的青年,給世界帶來青春的力量。我們也非常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能夠讓我們來到觀衆面前,能夠感受到青春的活力,在他們心中能夠做下一顆青春的種子,這就是我們工作的目的。"
中國建築文化研究會常務副院長兼秘書長劉淩紅在開幕式上緻辭
中國建築文化研究會常務副院長兼秘書長劉淩紅在緻辭中表示:"安藤忠雄是20、21世紀全球最活躍、最有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從卡車司機到職業拳擊手,從自學成才的建築、遊蕩世界、深耕細作的設計、連續的失敗、連續的失敗轉變。創造了建築景觀,永不疲倦。安藤以其獨特的生活經曆和對太空的研究而聞名。安藤從80多歲的五個内髒器官被切除,在100歲時還在努力前進,安藤對青春的了解更加真誠和深刻。"和平的世界隻不過是最幸存的人的工作。太平的世界是無與倫比的,隻有高尚作品的創新者。"一百年前,康有一個很好的诠釋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也恰如其分地诠釋了安藤忠雄的執着信念和傳奇的一生。輝煌源于長久遠的前進,安藤忠雄被譽為鬼才、清水混凝土詩人。他的作品在建築界是衆所周知的,其中許多看起來很簡單,但非常有特色。展覽将展示當今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安藤忠雄的魅力,以及他通過流線型建築,1:1再現,衆多圖像模型和豐富的公共活動對生活的永無止境的追求。"
北京民生現代藝術博物館館長李峰在開幕式上緻辭
北京民生現代藝術博物館館長李峰在緻辭中說:"安藤忠雄的建築成就不勝枚舉,不用在這裡贅述。他開始設計小型建築,即使在他成名之後,工作室也沒有成為一個大型的,機械冷的企業模式。安藤先生是世界上最大的設計博物館和畫廊建築師,這座建築不僅是人們聚集的地方,也是靈感的空間。"沒有堅強的意志和人的能力,這一切都無法實作,平庸無法創造傳奇。在我看來,安藤忠雄的傾聽和對個人感受的尊重,以及對實體建築的學習和現場體驗都受到高度重視。他從小規模建築開始,中小型建築,創造激情和獨特的工作模式的建築與自然的聯系。于是,安藤先生一步步地實作了對基于實用性的藝術的追求。這些想法貫穿了安藤的一生、知識和實踐。它是一面鏡子般的參考,指代當今炙手可熱的建築工地,項目如鏡子一樣遍布中國各地——我們太追求形式,忘記了建築對人的包容和親和力,曾經過分追求功能,建築本身除了使用之外,沒有形式美感。安藤忠雄對中國建築業的意義,無論是教育,還是設計,都是他的山石,可以攻石。相信通過"安藤忠雄:青春"展覽,觀衆将真正體驗到安藤帶給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力量——不僅能激發建築、文化藝術界,鼓勵年輕人刷建立築意識,還能給無數有夢想的普通人帶來傳奇般的體驗, 努力追随榜樣和靈感。"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國際交流财團)所長野田佳彥在開幕式上緻辭
"安藤先生不僅在日本,而且在世界各地創作了精彩的作品,可以說他的作品超越了國界,"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主任野田佳彥(Yoshihiko Noda)說。在完成安藤忠雄全球生活展北京站之前,成為展覽副标題的挑戰變成了青春,我認為安藤先生的态度将繼續給我們的觀衆帶來驚喜,發現更多。"
安藤忠雄先生線上緻辭
當安藤先生未能到達現場時,他在網絡演講中說:"所謂的青年是當一個人二十多歲的時候,想想如何以社會為基礎?"你想做什麼工作,如果你做建築,如果你做工程,如果你做工程,如果你做經濟工作,你想你想為我們的社會做出什麼貢獻。青春是風的心情,是心靈的力量。"
開幕式現場舉行
客人照片
在1:1重新雕刻的空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冥想空間"舉行開幕剪彩儀式
"安藤忠雄全球巡回展"自2017年"安藤忠雄展:挑戰"從日本東京出發,第五站終于登陸北京,"安藤忠雄全球巡回展北京站青年"。見證安藤在中國的"挑戰"之旅,發現持續"青春"的秘密!
1989年自學成才的建築師,從卡車司機的拳手大師,職業拳擊手轉型,自學成才的建築,環遊世界,深耕設計,連續失敗,連續失敗,他在創造建築景觀的路上永不疲倦。憑借他獨特的生活經曆和空間禀賦以及著名建築師安藤忠雄,自1969年開始其建築生涯以來,他不斷打破正常,挑戰新的建築"幾何"美學,将潔淨水混凝土建築推向極緻。
安藤忠雄直播電訊談話:這青蘋果到底是什麼?這是一種精神,希望你能活得快樂和充滿活力,活到100歲。
進入一樓展廳,看到巨大的1:1重刻空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冥想空間",左邊是1:1重新雕刻的空間"光明教堂",在主展廳的一樓還展出了第三個1:1重新雕刻的空間"水教堂"。
客人們在1:1重新雕刻的空間"光明教堂"前擺姿勢拍照
●
1:1重新镌刻三大經典精神空間
除了上海"光明教會"和"水之堂"兩個1:1的空間外,北京的"青年"展覽在一樓大廳增加了一個1:1的空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冥想空間"。
1:1 重新镌刻安藤忠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冥想空間》外觀展址
1:1 重新雕刻安藤忠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冥想空間》室内展覽現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冥想空間
它建于1995年,紀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五十周年,是一個超越所有宗教和教派的"冥想空間",是世界和平的家園。在尊重原有環境的同時,安藤先生将他的設計主題集中在"如何讓空間表達堅定而獨立的意願"上。1:1的重新雕刻為觀衆提供了近距離接觸,觸摸和感受建築師設計的機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冥想空間安藤忠雄建築學院動了大師建築生涯展覽空間本身的深度,這是光影藝術場景下切入的最強大的"牆"和"柱子"之一。漫步在他們中間,觀衆将默默地沉浸在巨人的精神世界中。餐巾紙上的手稿,酒店信箋上的草稿項目,10米草圖,巨大,複雜和精緻的模型,地形現象的世界模型......它将展示其設計曆史和與許多藝術家一起創造的建築奇迹。展覽全景回顧了一位自學成才,範圍廣泛的讀者的傳奇生活,他通過環遊世界激發了一代建築師的靈感。即時線上消息分享,與師傅近距離對話,在發現安藤忠雄的路上,遇見真實的自己。
1:1 重新镌刻安藤忠雄《光明教堂》建築外觀展址
1:1 重新雕刻安藤忠雄光明教堂建築的内部
安藤忠雄《光明教會》的模型和手稿
光明教堂
茨城縣,大阪府,日本 1987-1989
這是位于大阪府茨城縣郊區住宅區的教堂的小教堂。在小面積、資金緊張的情況下,作為信徒的客戶,建築公司和建築商三方通力合作,最後奉獻出極簡主義造型卻充滿難得的豐富空間感的教堂。在排除了單切裝飾因素的内部空間中,隻有來自正面空心十字架的陽光象征着這裡的宗教意義。
1:1 重新镌刻安藤忠雄"水教堂"展覽現場
安藤忠雄"水教堂"模型部分
水教堂
日本北海道永座 1985-1988
這是北海道中部山區平原上的一座小教堂。穿過長長的通道走到盡頭,一個面向湖泊的小教堂像水準台一樣等待着遊客。湖邊是教堂的标志性十字架。教堂是安藤建築強調景觀的重要轉折點。
一樓展廳入口處的海報牆
一樓展廳的入口處有塞缪爾·烏爾曼(Samuel Ullman)的"青春"裝置"永遠青春青蘋果(Forever Youth Green Apples)"
《青年》——— 塞缪爾·烏爾曼
青春不是歲月,而是心态;青春不是桃色的臉,丹唇,柔軟的膝蓋,而是深沉的會宏偉的想象,火熱的感覺;青春是生命的深泉。
青春長洪,勇敢犀利的掩護太膽怯,進取壓倒果阿。如此犀利,二十年後,六個男人更顯現出來了。年齡加,不老;理想的丢棄,正方形落入暮年。
歲月長,隻腐爛和皮膚;熱情扔掉,唐将走向靈魂。憂慮、恐懼、鐵自信,會讓心靈扭曲,像灰暗一樣。
無論花甲的年齡多大,還是二十八歲,心中都有生命的喜悅,奇迹的誘惑,孩子般的天真和長壽。人類的心靈應該像一片浩瀚的大海,隻有不斷接受美好、希望、喜悅、勇氣和力量的百年大河,才能永葆青春,風之浪持久。
——當心靈的海洋幹涸時,尖銳的空氣中會沾滿冰雪,憤世嫉俗、自嘲的油天生,哪怕是二十歲的老人;然而,隻要虛假、讓喜悅、觀望、慈善填補之間,你有望在80歲告别塵埃的時候仍然感到年輕。
"安藤忠雄全球巡回演唱會"在日本東京拉開帷幕,第五站終于從2017年"安藤忠雄展:挑戰"中登陸北京。見證安藤在中國的"挑戰"之旅,發現持續青春的秘密!
王佐良,|
建築,永無止境的挑戰
像所有人造的東西一樣,有一天建築物會被風化摧毀。人類試圖抵制這種必然性也可以被認為是建築的曆史,因為它可以,我想創造永遠生活在人類記憶深處的建築,而不僅僅是實體或形式上的存在。
為了接近我内心的理想,我開始嘗試創造去除所有修改的建築,比如普通的畫布。當這種"白色"被引入到風和光中時,空間就被注入了生命。當這種"白色"被放置在城市中時,它可能會引發一種意想不到的、刺激性的情節藝術。如果這"白色"正對着刻有時間的磚牆,它就會出現在那裡,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時間的厚度連接配接在一起。而當這個"白色"變成一幅風景畫,一般世界裡就會有一個無盡的小宇宙。
當建築是一千個世界對象時,它會引起它們之間的對話和交流。這就是它對人類靈魂的訴求的力量。如何使這種對話的内容更具原創性和生産力?每個項目都有自己獨特的背景,是以答案不是唯一的。正因為如此,架構是困難的。這就是為什麼建築很有趣。
這個永無止境的挑戰,針對我心中的建築,一直持續到半個世紀前的今天。
- 安藤宏
文珠國際創始人、安藤中雄建築學院中國合夥人、IAM國際建築聯盟創始人馬衛東引導觀衆
太空的原型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安藤先生一直站在前線建設的前沿。他的作品遍布全球,因其高空間品質和與場地的特别契合度而受到贊譽。它最大的特點是安藤忠雄一直以來的設計理念。從早期住宅作品中提取的光和幾何學的根源主題,到展現日本傳統空間概念"inter"(日語讀作"ma")的城市建築技術,再到與區域主義建築OneSection 1遺址背景相呼應的新關系和獨創性,以及從1969年到1990年代中期職業生涯的前半段,安藤的作品, 我們可以找到這些空間的原型,并直接攻擊安藤忠雄的思維本質,這種思維本質一直延續到今天。
自學期間,世界遊蕩
對于選擇通過自學走上建築之路的安藤先生來說,讓他能夠參觀建築物和街道并給自己帶來實地體驗的"旅行"才是真正的"學校"。特别是在他開始設計活動之前,安藤曾到許多國家學習,這對他的建築觀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旅行"上,安藤忠雄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我們可以從他留下的手稿中可以瞥見一些結尾。
吉的一座長房子
日本 大阪
安藤先生的早期傑作也是他成為世界級建築師的機會。大阪平民區的三棟長屋是共用的——安藤先生将這一結構系統改造成一座帶露台的建築。在非常小的土地和建築面積條件下,安藤忠雄經過慎重考慮,最後在建築中間建了一個中庭,為人們在城市生活中提供了一個喘息的機會。"長屋-東屋"是安藤忠雄建築的起源。
城市遊擊戰住宅(計劃,部分實作)日本,大阪府,大阪市1973年
1973年,安藤先生在《城市住房》雜志的臨時增刊7307(住宅第四集)中發表了他的論文"城市遊擊房屋",以及三個個人住宅計劃。住房作為城市中個人栖息地的"堡壘"一面得到了充分的說明。其中,隻有《都市遊擊戰屋III》阜島屋成為現實,這也是安藤忠雄作為建築師實際完成的第一件作品。
大店一室較高價的電梯大廈附樓
日本大阪 1994-1995
該建築毗鄰"大店二号工作室"建造的客房和工作室,是一棟地下1層,地上3層共4層的L型建築。一室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位于中庭中央,擁有巨大的樟樹,樓層之間設有樓梯間和陽台。2015年,安藤先生在頂樓建造了一個像樹一樣漂浮的杠杆休息室。
大田二号工作室
日本大阪 1989-1991
在原來的大田工作室拆除後,安藤忠雄重建了一個工作室(大田工作室II),作為安藤忠雄建築學院的工作基地。該工作室建于1990年,高4層,地下2層。在建築物的東側是貫穿建築物的樓梯間,每層樓都朝向這個垂直空間,分階段撤退。樓梯間的底部是安藤的桌子。
六角形收藏住宅 I-II-III (概念方案)
兵庫縣, 日本
模型/模型木材/木材
安藤忠雄建築學院
Hecca I-II-III(概念方案)©橋府府的房屋集合
阿卡畫廊
(日本大阪,大阪1985-1988)
這座商業建築位于大阪南部一個繁華的街區,寬8米,深40米。安藤先生想在這個繁華的社群裡創造一個突出的、壯觀的、有趣的室内空間,小建築聚集在一起,就像一座神話般的建築,是以他提議建造一個六層的空地,占總體積的1/2,這個想法是在業主的同意下實作的。建築物的上部覆寫着拱形磨砂玻璃屋頂。
真言宗本福寺水殿皇堂模型
日本兵庫縣奧勞市 1989-1991
這座寺廟位于阿山島東北部俯瞰大阪灣的一座小山上。橢圓形蓮花池被用作屋頂,其下方是一個紅色光芒的大廳。遊客走下在荷花池中間的樓梯到水底,進入寺廟的内部。安藤忠雄摒棄了表面的造型和風格,實作了"傳統"精神的承接。
安藤宏的建築圖紙
安藤忠雄建築攝影與模型
安藤忠雄的建築攝影作品選集
安藤的建築攝影展選址
城市的挑戰
自作為"城市遊擊隊"的建設活動開始以來,安藤忠雄為建築界帶來了許多前衛的作品,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所涉及的項目規模逐漸增加,也更加多元化和公衆化。如果要評估他在各個領域的工作,基準 - 應該是對城市的挑戰。20世紀70年代,安藤先生開始通過小住宅和商業建築,從"草根"挑戰城市,他是如何在這個世界著名的大都市中發揚不斷奮鬥的精神的?第2部分将重點介紹安藤在中國城市的項目,以展示他在具有挑戰性的城市中的成就。
21-21 設計願景
東京, 日本, 香港 2004-2007
這是一個位于東京中城的設計主題畫廊,其團隊理念以設計師Mitsuya Mitsuya的生活為中心。它的主題是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的"景觀建築",包括仿照折紙的地面部分和通風良好的地下畫廊。
展會現場
景觀的創造
縱觀安藤的公共建築作品,第3部分的主題是"景觀的創造",與第2部分"城市挑戰"的基準相比。這裡描述的景觀或景觀不是膚淺意義上的景觀設計,而是一個涵蓋多種價值的概念,還包括遺址遺留下來的社群記憶。在仔細思考了景觀的内涵後,安藤先生使用原始的建築技術來突出其特色,并賦予場地新的價值。這種建築技術最廣泛的實踐是30年前的直島系列項目。
直島
廣島系列項目是安藤忠雄建築理念的象征,這樣一個建築架構之外的地方。在1987年完成的七個項目中,安藤先生一直追求将建築幾何形狀隐藏在地形中的想法,其中内部和外部邊界被打破,以創造不斷變化的藝術空間形象。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雄心勃勃的項目是在沒有總體規劃的情況下,按照具體步驟進行的,就像在生物繁殖方面一樣。人與藝術之間對話的積累,地方的自然與風土的積累,是将這個無名之島培育為世界藝術聖地的動力。2021年,安藤先生還在從事兩個項目。
設計長野湯野陵墓頭的大佛手稿和圖像
劄幌, 北海道, 日本 2012-2015
在北海道一座青翠陵墓的角落裡,坐落着一尊15年前建造的石佛。為了讓它看起來更"令人震驚",安藤先生建議用薰衣草覆寫的山丘覆寫佛陀的頭部。遊客沿着長長的通道漫步,可以在天窗中仰望佛陀的雄偉身影。
與曆史對話
安藤先生将他的作品歸類為文學主義,強調它的存在隻是建築曆史相關性的一部分。也許最能反映這種态度的,是他以重建古建築為主題的這類項目。安藤忠雄向镌刻在原建築中的時間緻敬,并盡一切努力将其保留為記憶的同時,意在展現一個新的現代空間内部,激發新舊對話,讓人們期待古老與現在的力量,連接配接時間。從20世紀80年代末未完成的項目到2021年完工的最新作品巴黎證券交易所,安藤的翻新項目将在第4部分中介紹。
與弗朗索瓦。皮諾在項目上合作
法國實業家弗朗索瓦·皮諾(Francois Pino)和建築師安藤忠雄(Ando Chung-hsiung)的合作始于2000年代初在巴黎的"皮諾當代藝術博物館"項目。該項目因各種情況而中斷,但皮諾最終決定繼續進行博物館項目的建設,并将地點遷至意大利威尼斯,伊藤忠雄在那裡設計并完成了"格雷西","海關大樓"和"劇院"。然後,在2016年,博物館在巴黎再次受到挑戰。這就是将于2021年開業的"證券交易所"。
泰特現代國際設計競賽項目
(英格蘭,英格蘭,倫敦,1995)
這是在1995年舉行的泰特現代國際設計大賽上送出的提案。比賽的任務是将泰晤士河的火力發電站改造成一個現代藝術畫廊,安藤先生提出了一種稍微激進的方法,使用兩個玻璃通道穿過原來的紅磚建築,後來被用于國會國家圖書館國際兒童圖書館的設計。
海關大樓模型、圖像、手稿
威尼斯, 韋内托, 意大利 2006-2009
曆史悠久的"海關大樓"位于聖馬可廣場對面,安藤先生已将其改建為現代藝術畫廊。該設計将建築完全恢複到15世紀建造時的樣子,隻有一個空間被透明的混凝土牆包圍在中心。在從頂部傾瀉而下的光芒中,過去和現在互相對峙,産生了新舊對話,這也是建築精神的象征。
博洛尼亞 ISA
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 博洛尼亞, 意大利 2011-2018
該項目位于意大利博洛尼亞郊區的山丘上,已經修複和改造了剩餘的别墅和輔助設施,共有五棟建築,将完全改造成私立學術機構。由于嚴格的景觀限制,包括别墅在内的四座建築已被改造到最低限度,隻有一座被改建為全新的禮堂。通過正三角水庭景觀緩沖帶,新舊建築融為一體——一個整體空間。
石雕博物館模型
(薩克森州,德國,斯坦河畔的巴特明斯特1996-2010)
畫廊的收藏家雕塑家沃爾夫岡·庫巴赫(Wolfgang Kubach)和他的妻子安娜·庫巴赫·威爾姆森(Anna Kubach Wilmsen)的作品位于德國巴登 - 巴登郊區,是兩位藝術家的出生地,以當地獨特的傾斜屋頂倉庫的主樓為中心,有一個被牆壁環繞的雕刻庭院。該項目由當地一名志願木匠免費進行。
證券交易所模型,圖像,手稿展覽網站
巴黎 2016-2020, 法國, 法國
該建築位于巴黎舊中央市場的舊址上,曾經是一個谷物交易所,安藤宗雄将其改建為藝術畫廊。這也是弗朗索瓦·皮諾和安藤再次面臨的挑戰。在這個項目中,安藤先生仍然以新舊對話作為他的設計主題,将一個10米高,直徑30米的圓柱形空間插入建築物内的圓形大廳,形成一個大膽的箱形空間結構。
家具設計 2019
這張桌子是為了向格魯吉亞畫家尼科緻敬而建立的,尼科在100年前以關于"數百萬朵玫瑰"的轶事而聞名。皮羅斯馬尼敬禮。它由700個裝滿藍玫瑰的阿克利立方體組成。
藝術衍生品
安藤忠雄在中國的建築創作正在展出
世界架構的跨界合作架構
安藤忠雄以真誠和夢想的建築,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亞、成都、蘇州等城市留下了許多關于中國建築、文化、藝術等的思考,其中一些早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如振旦博物館、上海保利大劇院和光空間(新華書店、明珠美術館), 良嶼文化藝術中心、遠祖夢幻世界、美術館等十幾個項目正在進行中,例如寶石博物館。本次展覽将全面展示安藤在中國的建築創作。
100萬位演講嘉賓即将舉行
繼2012年安藤忠雄上海人民講座之後,近10年後,在"青年"展覽期間,更大的網絡百萬人将拉開帷幕。此次展覽将首次完整展出安藤先生的全系列藝術衍生品和收藏品。
據悉,展覽将持續至2022年1月9日。
安藤忠雄 攝影:青木
建築師 安藤宏
如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被譽為"清水混凝土詩人",是多家公益性籌款基金的贊助商。
1941年生于日本大阪。自學成才的建築學,1969年創立了安藤忠雄建築學院。
作品包括"光明教堂"(1989年),"普利策藝術獎"(2001年),"沃思堡現代藝術博物館"(2002年),"土地美術館"(2004年),"21-21年的設計願景"(2007年)等。
獲獎榮譽:1979年,他憑借"Yoshi的長屋"獲得日本建築學院獎,1993年獲得日本藝術學院獎,1995年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2003年獲得日本文化優異獎,2005年獲得國際建築師協會(UIA)金獎,2010年獲得約翰肯尼迪獎。肯尼迪中心藝術金獎,藤人博史獎,2010年被授予日本文化獎章,2013年法國藝術與文化勳章(指揮官),2015年大Ufficiale,2016年野口獎等獎項,并于1991年和1993年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巴黎蓬皮杜中心舉辦展覽。他曾在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擔任客座教授。自1997年起擔任東京大學教授,現為名譽教授。
在中國:2002年舉辦的"探索建築的可能性"講座是正式進入中國的一個機會。2005年,與文珠國際建立了全面的合作關系,進而在中國開啟了一系列學術交流和建築實踐活動。在文殊國際的全力配合下,安藤哈索迄今已在中國舉辦了五次建築展覽和八場講座,其中包括2012年在上海舉辦的"亞洲時代"講座,使HimoChussi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舉辦超過10,000場講座的建築師。在中國,"良渚文化藝術中心"(2013年)、"上海保利大劇院"(2014年)、"和美術館"(2020年)等幾部世界級建築作品已經落成,十幾個建設項目正在進行中。
安藤忠雄環球巡演中國北京站青年
策展人:孝明水明(日本) 馬衛東(中國)
位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北路9号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期間:2021年10月12日(星期二)~2022年1月9日(星期日)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 10:00-18:00(最後入場時間:17:30)
周五、周六 10:00-20:00(最後入場時間19:30);
(逢星期一休息,公衆假期除外)
/ 交流 / 運動 / 單詞 / 問題 /
分享你的"青春"感受
/ 互動福利 /
選擇10人留言
每次展覽1張門票
-完-
藝術有深度。歡迎下載下傳藝術頭條APP
随時了解最新的藝術動态 擷取藝術靈感
☟☟☟
業務合作請聯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