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澄江化石筆記·多節尖峰蟲

編者按:在色彩缤紛的雲南中部,有一個被世人稱為"玻璃百萬米"的高原湖,她就是撫仙湖。它的北岸是舉世聞名的澄江化石遺址,它是中國第一個、亞洲唯一一個類似化石的世界自然遺産,是寒武紀生命爆發的重要證據,也是地球生命早期進化的重要遺址,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自1984年7月1日發現以來,澄江生物化石集團已發現20種,寒武紀珍稀動植物化石280餘種,其中80%屬于新物種,幾乎所有現存動物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被國際科學界譽為"古生物學聖地"。2012年7月1日,澄江化石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澄江生物化石組的發現和研究,是世界古生物學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學習力"雲南學習平台将陸續推出《科普雲南-化石筆記》系列稿件,敬請期待。

今天帶大家了解的是一些尖刺蠕蟲。

澄江化石筆記·多節尖峰蟲

多節尖刺蠕蟲、多節尖刺蠕蟲為單一屬,是極為罕見的物種。蠕蟲小而細長,長約2厘米。短頭,次級橢圓形,有1對側眼,位于頭甲的前緣。原始肢體的搖桿厚而長,由2個部分組成。搖桿和螯合物之間的膝關節彎曲關節。油門由四個短嬰兒床組成,每個嬰兒床都有一個短的刺痛突起。嘴巴位于頭部的近前緣,由短頸部區域和中腸連接配接,然後是3對雙肢。軀幹由22件背心組成,每件背心都有一對對雙腿附屬物。尾刺精靈,栖營近底遊生活方式,産于雲南澄江和昆明海口下坎比拉圖靈帽天山頁岩段。

來源:學習動力澄江市媒體中心

編輯和完成釋出:西方移動媒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