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黨的光輝耀螳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中共義八地下黨革命鬥争據點

作者:安甯廣播電視台
「黨的光輝耀螳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中共義八地下黨革命鬥争據點

第十一期

該革命遺址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2013年12月24日,由中共安甯市委,宣布人民政府研究決定,準許了18個"和平城市革命遺址"的命名。今天,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國共産黨的革命鬥争據點。

彜八地下黨革命鬥争據點是靖秀中學,現為關三宮,位于八街八街村委會第八街村群。

1938年2月,在原八街中央國小的基礎上,京秀中學成立,由中國共産黨黨員彭光擔任校長。彭光以校長為掩護,購買了魯迅、毛敦、巴錦、姜光慈等革命作家的進度書,通過輔導學生讀、教、唱反日歌曲,開展抗日救贖宣傳教育工作,為後來的革命鬥争打下基礎,于今年8月離開靖秀中學。1945年,中學關閉,1949年春,京秀中學複辟。京秀中學修複後,安甯支部通過校長先後聘請了黨的外圍組織——民青委員曾壽、張建強、蔣惠雲、鄧玲、中共黨員董偉到學校任教。同年5月,國中班(1-4年級)關閉。

彜八區革命鬥争以京秀中學為中心據點,共産黨員"民慶"、"安慶"黨員在義八臨時黨支部的上司下,在學校和農村開展群衆反蔣、反"三遊行"鬥争,在36個村(彜8區共52個村莊)組織成立了"農民轉工社"、"婦女協會"和民兵地下武裝組織。為解放靖秀中學八個地區培養革命人才,為人民政權的建立貢獻力量。

「黨的光輝耀螳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中共義八地下黨革命鬥争據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