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鄧飛:四成教師有意辭職?香港“教協”其實怕的是另一變動

作者:觀察者網

簡介:長期以來一直惡霸的香港教育專業人士協會(以下簡稱"教學協會")于4月29日至5月5日進行網上問卷調查,詢問受訪者是否"打算離開教育界及其對香港教育和社會狀況的看法",共收到1178份回複。調查顯示,40%的受訪教師有意離開香港教育界,主要原因是政治壓力越來越大。這一說法遭到香港社會各界的駁斥。這項調查存在哪些問題?為什麼香港的教育界過去一直處于混亂狀态?自《香港國家安全法》頒布以來,香港的中國小教育發生了哪些變化?Observer.com 就相關問題采訪了香港青澳鄉島中學校長、香港教育家聯會前會長鄧飛。

采訪/觀察員.com

·"安理會的"調查是有偏見的"。

觀察者網:關于"教學協會"這個網絡問卷,你能談談其中存在哪些問題嗎?

鄧飛:主要是因為它采集的樣本數量與實際成員數量不相稱。它聲稱擁有超過90,000名成員,這意味着它可以覆寫890,000人,但隻有1,178人實際做出了回應。換句話說,近99%的人根本不認真對待看似嚴肅的主題。

根據這1178名人士的回應,教育協會得出結論,40%的受訪教師有意離開香港的教育界,試圖代表協會的所有會員,甚至整個香港的教育界。

觀察者網:那麼在您看來,有多少樣本被認為是在正常合理範圍内的?

鄧飛:由于研究機構無法完全掌握千百萬香港人的聯系方式,一些調查隻要抽樣超過一千人,基本上可以代表香港的整體民意。與"教學協會"不同,他們每年都會執行其成員的重新注冊程式,并與他們聯系以支付會費。對一千多名擁有完全通路權限的會員聯系資訊的人進行抽樣顯然是不合理的。它必須具有更高的抽樣要求才能代表其調查結果。

鄧飛:四成教師有意辭職?香港“教協”其實怕的是另一變動

資訊圖表來源:香港傳媒

觀察者網:在現實生活中,就你們的接觸和了解而言,過去一兩年選擇離開香港教育界的老師們怎麼樣?問題是要離開「香港教育界」,而不是離開香港。

鄧飛:離開香港的教育部門,一般都相當于離開香港。在香港,離開教育界換工作的人并不多,因為很難獲得與以前相同的薪水和假期。

觀察者網:也就是說,離開香港教育界後,基本上選擇出國?

鄧飛:是的,他們隻是離開了移民局。這些情況中有多少種?說多不多,少說也很多,但絕對不是"教學協會"這個調查說40%那麼誇張;就我而言,并非所有學校都有選擇移民或提前退休的老師。

觀察者:你知道他們為什麼離開嗎?

鄧飛:其實這些老師離開的原因和普通大衆差不多,他們可能會覺得香港的社會政治環境變了,他不習慣、不讨厭也不開心,想離開。想去澳洲,加拿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人買票比較快,晚上可以離開BLO簽證去英國。

這些人可能對英國了解不多,他們中的一些人不得不對他們以前是否去過英國打上一個很大的問号。我在英國學習和生活過,是以我對英國人有一點了解,我所在地區的一位最近退休的華人校長提醒大家,能夠适應英國并再次考慮移民并不是很舒服,因為華人在英國是少數民族,生存并不容易 - 他在英國長大, 是以這不是一個噱頭。

是以,我認為香港教育界移民的原因,不一定與非教育人士有太大不同,而是因為「非理性恐慌」和英國並不真正了解過去。

觀察者網:教育協會官網檢視報道,教育協會會長馮偉華認為,"教育局對教育部門施加了巨大的政治壓力,要求其不正當處理投訴,接受匿名投訴,不顧教育部門的意見,推回課程改革"。你如何看待他的指控?

鄧飛:他的幾句話其實包含了幾個觀點,我們分析了一下。

鄧飛:四成教師有意辭職?香港“教協”其實怕的是另一變動

馮偉華,教育協會會長(Instagram/香港傳媒)

他說,教育局接受匿名投訴是錯誤的,這裡涉及的第一個問題是,教育部什麼時候說它接受了匿名投訴?一般而言,教育局不接受匿名投訴,現在馮先生說教育局已經接受了。我對此表示懷疑,但現在是媒體在傳播這個詞。

第二個問題是,匿名投訴都消失了嗎?不一定。根據香港的法治原則,如果匿名投訴涉及重大公共利益,仍應予以處理。例如,如果有人匿名抱怨學校的一名學生受到老師的嚴重不公平待遇,或者受到其他學生的嚴重欺淩甚至暴力,教育部甚至警察都不能忽視它。

是以這并不是說匿名投訴已經結束了,不是那麼死闆。馮偉華"匿名永遠不顧"的教條化是違法的。

此外,馮先生亦提到,「不顧教育界的意見,極力推動課程改革」有兩個錯誤。

第一,教育課程改革在今天不是突然出現的;我曾擔任課程發展局通識教育委員會委員及香港考試及評核局通識教育科目委員會委員,并改變聯考的體量,我可以肯定地說,有關改革一方面得以持續、實踐, 優化和同時進行,今天絕不是突然的變化。

鄧飛:四成教師有意辭職?香港“教協”其實怕的是另一變動

香港通識教育科的改革已持續多年(Instagram/香港媒體)

其次,課程改革或優化一直以來都非常符合教育部門的觀點,但這也是它的缺點——所有的課程改革,你不僅能聽取一線老師的意見,别人也全心全意。大學、家長、社會各界的意見都被忽視了,特别是畢業生進入社群、被用人機關承擔的意見,而商會和輿論代表的意見則被忽視了。

他們都是利益相關者,為什麼他們沒有權利表達自己的意見?不管自己的意見是憂心忡忡還是支援,都不在乎,隻會看教授相關科目的老師的意見,這樣的改革最終隻會變成"近親為"。而隻有一線教師才有參與改革演說的權利,他們當然會優先考慮自己的單邊利益,不叫專業化改革,純粹是行業利益的自我保護,或者可以看成是"壟斷改革"。

不僅是鮑先生,而且長期以來,香港教育改革,特別是香港,一直存在著一個非常錯誤的觀念,那就是隻有相關科學科的一線教師才是專業人士,隻有這些所謂的專業人士才有唯一的發言權。馮偉華再次強化了這種必須打破的誤解。其實作在有大學校長,知識分子強烈質疑這個觀念,關于中學普通教育的課程改革,大學沒有發言權,這已經不是過去的事情了。

·"言論自由"不能成為教學失敗的盾牌"。

觀察者網:在教學過程中,一些"黃大師"對言論自由進行自我"反共"言論的反駁,或聲稱引導學生客觀中立的觀點。在您看來,所謂的言論自由與愛國主義教育有什麼關系?

鄧飛:現在很多人都在談論教師的言論自由,我個人認為這不是用言論自由八杆,我隻關心你的教學到底是否嚴格按照課程去做。

中國小教育與大學有點不同,沒有明确的固定課程,教授是一門學科還是學校上司,他教授的是相關科目,他可能主要教授自己的知識流派,比如在經濟學領域他屬于芝加哥學派,在講授芝加哥學派, 其他學校也不多。沒關系,這是大學的學術自由。

但在國小和中學,情況并非如此。中國小各科目的課程由專家和教育部門共同制定,以适應進入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的身心發展,所有教師、所有教材都應嚴格按照課程進行教育,不能由教師随意自放。

鄧飛:四成教師有意辭職?香港“教協”其實怕的是另一變動

香港國小生參加課堂活動 (Instagram/ChinaNews.com)

中國曆史課有中國曆史課的課程,英文課有英文課,同一通識教育課也有通識教育課的課程,教師必須嚴格遵循課程,而不是使用課程甚至扔掉課程,把教室變成教師的個人演講廳或城市論壇, 把教學變成個人政治觀點的自由發揮或自我解脫的機會,這樣的老師是完全不合格的。你對課程有什麼意見分歧,那是你的個人問題;

比如,第一個被取消資格的國小老師完全是一團糟,不僅在課堂上談論"港獨",他嚴格地說中國是分裂的,無關緊要。僅從教育專業的角度來看,這位老師是完全不專業的——哪門課程規定他可以教這些現階段的國小生很難完全了解的問題?拿出來看看?這就像國小數學加減乘,但你拼命地談論微積分,這是一團糟。

第二點是政治倫理。教師如何在課堂上教學生分裂國家,教他們不尊重中國現行的政治制度?誰告訴他,教"一國兩制"是為了通過挖掘内地一些所謂的陰暗面來對抗香港的優越性?這是完全錯誤的。雖然"一國兩制"是"井水不侵犯河流",但前提是"一國",雙方要互相尊重,不能對比誰野蠻,誰優越。而且,這位老師明白的是,香港和真正的香港并不完全相同,而是一種活在自我想象中的教誨。

鄧飛:四成教師有意辭職?香港“教協”其實怕的是另一變動

2020年6月10日,香港教育局向全港所有學校發出有關教師操守訓練的通告,指出由下個學年開始,新教師必須在三年內接受教育局提供的30小時核心培訓,包括「教師專業狀況」及「表現專業操守及價值」等課程。(新聞截圖)

觀察者:一個問題是,香港的一些教師是否把鴉片戰争解讀為"自由貿易的商戰",違反了香港相關學科的課程規則。

鄧飛:曆史在香港分為兩個學科,中國曆史部分是"中國曆史部分",世界曆史部分是"曆史部分"——"曆史部分"也包含中國曆史的内容,但解讀角度不同。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由于英國和英國政府在香港的統治,曆史科會強調,當涉及到鴉片戰争時,這是一場貿易引發的戰争。中國曆史科的課程與大陸大緻相同,大陸認為英國進口鴉片是因為貿易逆差,中國沒收并燒毀了鴉片禍害,英國在此基礎上發動了戰争。現在曆史科的課程已經接近中國曆史系的課程,不會再幫助英國人民過度裝飾。

觀察網:教師應該嚴格按照課程要求來教學,但看看新聞報道,與此相反的專業素養的情況似乎相當多......

鄧飛:課程沒有說香港政治是必修課,但東非經共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把這部分變成了必修課,這讓教師們開始教授香港政治常識。也就是說,以前從考核闆的命題到一線老師對課程的了解都是自由的,沒有嚴格按照課程來做,這是完全錯誤的。

這也涉及對教學品質的監督。教學品質的監督可以分兩層讨論,一是學校監督,另一是教育局的監督。

需要明确的是,學校監督有點失職。長期以來,在所謂的"教師專業自主"這樣虛張聲勢的口号中,學校對教師教學品質的監督并未到位——因為我認為你們是專業這方面的專業,我無法從專業的角度來判斷你們的教學品質,是以我隻能從行政事務來管理, 比如看你的教學進度有沒有放慢,每個學期有沒有安排3個大測驗10個測驗,等等。

職業自主權是一個整體概念,不應成為教師拒絕規範其上級(包括學校管理和教育當局)的理由,換句話說,"職業自主權"不能變成自我保護的理由。這需要打破。

教育局也應成為監督的先驅。傳統上,教育局對學校教學品質的監督一直是派出督察。在港英時期,檢查員由香港總督任命,每個主題,從中英數字到聲音和美麗,都有自己的監督;這是一個強大的監管工具。

20多年前我進線的時候,這種督導檢查其實是相當頻繁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近十幾年來都沒見過督導來學校的督導。有可能教育局經常提倡"校本管理",讓學校照顧好自己,最終成為掌櫃的理由。我認為這需要改進,現在重新監督學校教學品質為時已晚,而不是等待它成為教育之外的社會政治事件。

國家安全教育将在中國小全面實施

觀察網:自香港國家安全法頒布以來,香港社會的一些領域已經開始做出改變,比如最近林成月軒透露,港粵兩國公務員打算交換"崗位",警務人員在上任前宣誓或簽署聲明, 等等。香港的教育有否有新的變化?

鄧飛:最大的變化是教育局出台了兩項政策。

在教養方面出台了指導方針,文科、理科、商學等不同學科要納入一些與國家安全教育有關的内容,一些公民教育活動要适當推進。國家安全教育的具體内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國家憲法和基本法、香港國家安全法、國家安全大局。

另一方面,管理準則是確定學校學習環境符合國家安全要求。具體而言,以校長為核心,學校各部門從業人員應組織審查和審查學校的規章制度,確定學校是學生安靜學習的安全環境。同時,確定校園内不會出現一些違反國家安全要求的行為和符号。比如有人在升起國旗奏國歌時,故意做一些所謂的"政治行為藝術",或者唱一些涉嫌宣揚"港獨"的歌曲,那麼該如何應對、教育,就會有相應的指導。這基本上是關于擺脫2019年校園裡發生的所有混亂。

鄧飛:四成教師有意辭職?香港“教協”其實怕的是另一變動

這兩項措施還比較有力,而且時間十分緊迫,基本上在6月和7月向教育局送出相關工作計劃和報告,下一學年9月1日學年後,教育局也會派人到學校進行檢查工作。

此外,還有具體的課程改革,例如通識教育科,從9月1日起成為"公民和社會發展科"。與原來的通識教育相比,"公社科學"将包括一些關于國家安全教育、法治教育、當代中國特别是改革開放的資訊,讓學生對當代中國的發展有更全面的了解。

觀察者:以前對其他香港人的采訪,都聽過這樣一種針鋒相對的聲音,以至于他們過去被社會氣氛所逼迫,甚至愛國主義也不敢公開表達。不知學校老師是不是曾經說過"愛國"的時候會有相應的壓力?

鄧飛:看看情況。在你問一個教育人員"你愛中國"之前,他可能會回答你"我愛中國,我愛中國有五千年的曆史文化",接下來的一句話并沒有說出口很可能是"我現在不愛中國,我對當代中國不熟悉,甚至厭惡"。是以,對于所謂的"愛國",我們應該區分過去香港人提到的"愛國",而不是像遇到麻風病一般一樣避免恐懼。

當然,對于年輕一代來說,有些人甚至可能因為"港獨"或地方主義而愛上"擁有五千年曆史文化的中國"。是以,現在無論是校園教育還是社會教育,我們都要跟上,讓他們不僅愛"有五千年曆史的中國",更愛當代中國;

具體來說,要改變他們對當代中國的态度,不能讓他們嘲笑當代中國,不能利用大陸的陰暗面來塑造香港的優越感,更不能采取非法手段試圖推翻大陸政權;

本文為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内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在WeChacn上關注觀察者的WeChacn,每天閱讀有趣的文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