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年昆曲從何處來,向何處去,這群人交出答卷

1921年,在離上海不遠的蘇州,一群人聚在一起,為古昆曲留了一點火。今年8月,昆劇學院正式成立,一個百年傳奇的傳奇揭開序幕。20年前的5月18日,昆曲被列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名單。今年5月18日,上海昆劇團著名角落主題晚會為"芮亞雲蘭庭方飛"系列慶典活動,為慶祝昆劇學院的成立,昆曲入選20周年無遺、音響水磨坊在申城無窮無盡。

百年昆曲從何處來,向何處去,這群人交出答卷

上海坤劇團

5月18日晚,昆達班的老藝術家們活了過來。張明榮帶領同學們向觀衆講解了"五毒戲"。《五毒》是昆曲的一場醜類表演,由演員們模仿壁虎、蜻蜓、蜻蜓、蛇、蜘蛛表演五部戲。劉賀龍帶領學徒在山下表演《海之罪》,引來了一陣掌聲。

"老師們總是說,他們花了太多年的時間,昆曲經曆了太多的痛苦。他們必須把最好、最美的昆曲傳給我們。張薇回憶說,1954年,13歲的她進入上海戲曲學校的昆戲班,從老師那裡得到了一本真實的傳記,"他們不僅在藝術上付出了最好的,而且在生活中也關心我們。朱傳軒先生冒着大雨從南京路買了太妃糖,偷偷帶到了教室。"

嶽美軒是昆達班上唯一的女生,她感謝老師,感謝绯振飛老師讓自己在女子傳承的道路上一直堅持至今。

華啟珍剛剛從昆族劇情片《書》殺青回到上海,"今年79歲的我甚至有機會在銀幕上飾演主角,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像是劇中的陸生,就像做夢一樣。陸晟的夢是虛幻的夢,但我是真正的夢成真。"

水磨坊的聲音被火傳播。梁古音與孫女朱雲妮在《十二紅》中表演了《好時光》,"我開始學唱歌作為一個女孩,隻要唱出來,仿佛回到了少女時代。現在,我的孫女長大了,看着她唱"十二紅",我似乎回到了很多年前。這種永無止境、不夠的旋律就像一個少年的夢想。"

前一天,蔡正仁帶來了代表作品《長壽寺》,張景賢和吳爽共同演繹了《千裡迢京》。

百年昆曲從何處來,向何處去,這群人交出答卷

中國戲劇家協會會長于雙璇也于18日出席了晚會。他的父親蘇明是昆劇《司馬翔》的第一任導演,與嶽美娟有過非常愉快的合作。為慶祝建黨100周年,上海坤劇團正在排練紅色經典《Own Later》,晚會結束,張景賢和吳爽、羅晨雪帶來《Own Later》片段,讓觀衆一睹一瞥。

5月11日至18日,上海張軍昆曲藝術中心在美琪大劇院推出100年"川"系列演出,慶祝昆曲學校成立100周年和昆曲入選20周年。系列演出以昆曲的過去、現在、未來為概念,分别對應了《昆曲經典折曲特輯》、當代昆曲《春江花月夜》和《笛聲在哪裡》昆曲非遺20周年音樂會。

11日,石藝紅、李紅亮、袁國良、張群安、孫靜、孫海軒等著名演員的《昆曲經典折疊劇特輯》上演了《玉姬》、《羊書》、《鐵冠地圖刺猬》和《驚悚大白醉書》。張軍的《驚豔的弘基太白醉文》是劇迷們最關心的第一折,幾個月來,蔡正仁老師辛勤苦練的《醉漢字》在第11場演出中交出了滿意的答案。張俊剛明亮的靴底,舞台下是一片掌聲。

對于當代昆曲《春河花月夜》,導演李小平克服了專門與中國台灣隔絕的困難,力求卓越。觀衆們從首映到今天的"六把刷子",有很多新鮮的面孔。"春河花月之夜"将由重慶演出集團承辦,開啟廣州、南甯、長沙、武漢、成都、重慶、北京等國家20多場巡演。第一站将于7月25日在深圳光明文化藝術中心舉行。

5月18日,張軍為"長笛在哪裡"演唱會起了個新名字"長笛在哪裡?"。"長笛是昆曲音樂的靈魂,我們在長笛中找出我們從哪裡來,我們的夢想從哪裡開始?"音樂家彭成與張軍共同創立了昆曲新音樂品牌"水磨坊新曲調",從錄音室到校園,從演唱會到回歸劇場,已經整整10年了。它入數字音樂的翅膀,披上全息聲音技術,并與說唱歌手 Max Power 合作制作了新制作的 Li Bai 。年輕的山澤四重奏創始人陳洪達說:"張先生的所作所為既有趣又有意義。

音樂會上,30個孩子的浦東私立惠立學校"學生戲曲藝術團"上台演唱昆曲開門的《長刀大弓》。張軍道:"孩子是希望,是不是未來,看着他們一副幼稚但嚴肅的臉色,忍不住動,這不是我們從哪裡來的?""

專欄編輯:石晨璐 文字編輯:張偉 圖檔編輯:于靜

來源: 作者: 朱格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