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上願意為有翅膀的鳥,在地上願意為岩性。世界是漫長的,有時是疲憊的,這種愛是無止境的。"昨晚,美琪大劇院在一雙揮手和紅黃紫熒光棒上沸騰,"笛聲在哪裡"昆曲20周年演唱會最後全副歌,讓張軍激動得熱淚盈眶,"在昆曲演唱會上實作大合唱,是我多年的心願,今天終于實作了!"

圖稱:"笛子在哪裡"昆曲無遺20周年演唱會官方圖檔
今年是昆曲"傳遞"字老師入行100周年,也是昆曲在《神昱》中大獲成功的20周年紀念日。本周,上海張軍昆曲藝術中心在美琪大劇院上演了一場百年老"傳"奇異的系列演出,以昆曲的"過去""現在""未來"為概念,分别對應了"昆曲經典折疊劇特輯"、當代昆曲《春河花月之夜》和《笛聲在哪裡》昆曲非遺物20周年音樂會。
今年,張軍給自己的《水磨坊新曲調》起了個新名字——"笛聲在哪裡"。"長笛是昆曲音樂的靈魂,我們在長笛中尋找我們從哪裡來?"為什麼我們的夢想會實作..."新昆曲音樂品牌"水磨坊新曲調"從錄音室到校園,從演唱會到回歸劇場,到今年已經整整10年了,自誕生以來,它就像一朵蒲公英騎着不同的季風,将昆曲的種子播種到更廣闊的地方。在昨晚的演唱會上,張軍與說唱歌手Max Power的《李白》的合作也引起了年輕人的共鳴。
圖:張軍在表演的官方圖檔
由30名孩子組成的浦東私立惠立學校"學生戲曲藝術團"的舞台,引來了觀衆的掌聲。幾個月前,張軍在一次分享會上與孩子們結下了不解之緣,昨晚他們走上舞台,演繹了昆曲的開場曲《長刀弓》。毫無疑問,孩子是希望,未來,看着他們卻是一張幼稚但嚴肅的面孔,這不是我們從哪裡來的嗎?
就在兩個月前,100年前的《川》奇數系列演出,張軍回到母校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劇學校任校長,白天放學後立即投入到劇集的創作和制作中,每天隻能休息四五個小時,但張軍說: "我覺得我最近狀态特别好,因為我知道我正在為昆曲做更多的事情,過去的努力,現在的堅持,不是都希望昆曲有更好的未來?"(朱媛,新民晚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