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點就到家》:所有的出發,都是為了回家12345

作者:書影斑斓
《一點就到家》:所有的出發,都是為了回家12345
《一點就到家》:所有的出發,都是為了回家12345

導讀:中國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和城鎮化浪潮,席卷了中國的每一個村莊,農村的中青年勞動力,猶如沙粒被時代的大浪,散落在中國的城市,無根無恙。

作者|462 原創文章

<h1 class="pgc-h-arrow-right">1</h1>

在熱鬧的國慶檔中,有一部比較特别的電影,它有了青年創業、鄉村振興、扶貧的主旋律,也有青春鮮血、活潑歡快的喜劇面孔,以及青春夢想、父子和解的脈搏的溫暖。

一些人将其描述為重磅國慶檔中的黑馬,而另一些人則稱其為年輕版的中國合作夥伴。正是劉偉然、彭偉昌、三時紅學生出演的《一點回家》。

《一點就到家》:所有的出發,都是為了回家12345

這部電影講述了三個年輕人回家創業的故事,它關乎青春,關乎奮鬥,也關乎懷舊。但我從這部電影中看到最多的是"和解"。

<h1 class="pgc-h-arrow-right">2</h1>

劉偉然飾演的魏金杯,是一位曾經心地善良的連續創業者。

《一點就到家》:所有的出發,都是為了回家12345

他整天都在思考未來世界的趨勢和創業趨勢,他緻力于共享單車、快餐外賣和電子數字,所有這些都以失敗告終。

最近一次創業,徹底失去了自己最後的86萬元資産而告終,曾經傲嬌的魏金杯,最終變成了低沉頹廢、失眠的焦慮。

巨大的失敗感和巨額債務最終将他推到了高樓的屋頂上。

就在魏金杯跳起來的那一刻,快遞員彭秀兵喘着粗氣,抓住他,讓他在快遞員上簽字。

魏金杯是一個要求自己極高标準,不容小觑的人。但接連不斷的創業失敗粉碎了他的自信。

他差點被彭秀兵逼迫,一起回到家鄉創業。

《一點就到家》:所有的出發,都是為了回家12345

三家初創合作夥伴後來合作種植普洱咖啡,該公司最終出價600萬美元。魏金杯起初很興奮,因為他終于在第一次創業中成功了。

但是,這些帶有咖啡香味的風險合夥人不同意大公司的歧視性收購,他們彼此鬧翻了。

魏金杯一怒之下回到了北京。但大北京,卻總能容納不住他的創業夥伴們的思路。

他忘不了三個人一起創業的三年,他從兩個合夥人身上感受到了合作的意義和團隊的力量。

《一點就到家》:所有的出發,都是為了回家12345

最後,魏金貝回到雲南鄉下,與合作夥伴重聚,實作電商、快遞、咖啡的夢想。

他不再為個人的成功而奮鬥,不再為個人價值而奮鬥,因為他終于明白,成功不能依靠單槍匹馬,隻能依靠大規模的合作。

當魏金杯站在村子落後山的一根古樹枝的頭上,望着遠處的山璀時,油歎了口氣:

"我在北京最高的寫字樓裡待了兩年,但到目前為止我從未見過它!"

《一點就到家》:所有的出發,都是為了回家12345

是的,一些生活的真相,魏金杯并沒有在高樓大廈的現代城市裡了解,而是在一個偏遠的古村裡頓悟了。

那一刻,魏金杯與昔日的自己和解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3</h1>

彭偉昌飾演的彭秀平,最初不顧父親的反對,決定離開他落後封閉的家鄉雲南省普洱市黃麓村,前往大都市北京。

《一點就到家》:所有的出發,都是為了回家12345

彭秀兵的工作是做快遞員。

他住在地下室,每天隻花20元買東西,送别人不想送貨,做别人不想幹的工作,就是為了省錢多。

用彭秀兵自己的話說,快遞職業就是他對都市生活的沉浸式體驗。

他下功夫,多年來一直是快遞公司的業務旗手,也有不少同僚試圖超越榜樣。

但在工作成就巅峰時,彭秀兵選擇回老家創業。用他的話說,"北京的路太幹淨了,不能留下他的腳印。"

他回國的夢想是搶占雲南古村空蕩蕩的快遞市場。

《一點就到家》:所有的出發,都是為了回家12345

面對彭秀兵這樣不可思議的選擇,不僅同僚們不懂上司,連父親也不懂,還用棍子回應他的家。

但彭秀兵毫不猶豫地接受了他的選擇。因為在他心裡,有一團火在燃燒:這裡是他養育他的家鄉,有土鄉人。他想把外在世界的東西帶進家鄉,他想把家鄉的東西送到外面的世界!

那一年,義人離開了家鄉,來到了城裡的年輕人,最終選擇回到家鄉,開始創業。

《一點就到家》:所有的出發,都是為了回家12345

原本離開的,是家鄉的土地無法容納他,但現在又回來了,是他的心裡放不下土鄉人。

這走來來回回,蘊含着彭秀兵與和解的故鄉。

<h1 class="pgc-h-arrow-right">4</h1>

李少群飾演的李少群砍倒了父親種了很多年的普洱茶樹,選擇種咖啡,最終激怒了保守的村長的父親,把他趕出了家門,甚至宣布他死了。

《一點就到家》:所有的出發,都是為了回家12345

李少群獨自在後山種咖啡樹,不斷嘗試咖啡制作工藝,追求内心的理想:在中國自己煮咖啡。

後來,他種植的咖啡赢得了世界大賽,并在世界各地推廣。似乎他的夢想成真了,但他内心一直有一段艱難的時光,那就是他的父親。

終于有一天,他們的咖啡種植園接到村裡的訂單,收貨人的名字竟然是他父親。

在不安中,李少群選擇親自把咖啡送到父親家門口。

父子倆坐在對面,沉默寡言。

當父親品嘗了李少群種植的一杯咖啡時,立刻皺着眉頭說很難喝,李少群笑了,因為當父親小時候第一次要求他喝普洱茶時,他的表情和反應是一樣的。

《一點就到家》:所有的出發,都是為了回家12345

由于這部電影的英文片名是"咖啡還是茶?(咖啡還是茶?),兩杯飲料,代表兩代人,兩種思想,兩個世界。

影片最後,這兩種看似無關的飲料,卻融為一體,各自芬芳。

正如李少群所說,他選擇咖啡的時候,其實是對父親的一種抗拒,但自從種咖啡後,他開始明白父親為什麼堅持種茶。

那一刻,父子終于和解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5</h1>

每個人都有懷舊之情,但不是每個人都會選擇觸摸懷舊,回到自己原來的出發地。

但彭秀兵和李少群做到了。

《一點就到家》:所有的出發,都是為了回家12345

影片結尾,有一個頗為動人的片段:黃麓村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中年人,都回到了家鄉黃麓村,與彭秀兵三個年輕人一起創業。

當每個人都說出他們去過什麼城市,他們從事過什麼職業時,我心裡有很多情感。

中國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和城鎮化浪潮,席卷了中國的每一個村莊,農村的中青年勞動力,猶如沙粒被時代的大浪所震撼,在中國的城市中四散奔,無根不撓。

過度城市化最直接的後果是傳統村落的衰落和空心化,以及傳統文化的過錯和衰落。

《一點點回家》這部電影最大的創作價值,在劇中李少群喊了一句口号:"把東西拿出來,把人帶回來!"

《一點就到家》:所有的出發,都是為了回家12345

這句口号,恰恰是影片對這種過度城市化過程的反思和修正。

誰說農村沒有希望?誰說家鄉正在消逝?

隻要有彭秀兵、李少群這樣的家鄉,回國創業的年輕人,振興農村、扶貧的目标,就一定會實作的。

因為每次出發,都是為了回家!

-完-

作者介紹

圖書制片人,不懂法律的心理咨詢師,不是一個好的影評人。

把電影讀成詩,把文字變成光明。

本文的插圖如下:網絡(入侵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