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對于電影行業來說真是難忘的一年,除了疫情的影響,今年的主旋律電影也特别的多。
暑期檔有《八佰》,中秋國慶小長假有《奪冠》、《我和我的家鄉》等幾部重頭戲,還有前一陣子上映的戰争大片《金剛川》。
除此之外,最近又看到了一部關于脫貧緻富的主旋律電影《一點就到家》,導演是前一陣子剛拍了《奪冠》的陳可辛。
這部電影講述了三個年輕人合夥創業,帶動家鄉父老鄉親脫貧緻富的故事。
魏晉北是一個熱衷于創業的年輕人,這幾年的風口幾乎都嘗試了個遍,一直渴望成功,卻嘗盡了失敗的苦楚。
彭秀兵是從大山裡走出來的年輕人,做事肯堅持,不怕吃苦。他在北京幹了好幾年快遞員,年年都是最佳員工,辛辛苦苦攢下了19萬塊錢,打算回鄉創業,開一家快遞公司。
在北京送最後一單快遞時,在大樓的天台上攔下了一時想不開的魏晉北,說服他一起去他的家鄉雲南普洱看一看。
李紹群是家鄉的另一位年輕人,不甘心被父親逼着種普洱茶,于是叛逆的選擇了種植咖啡,一個人獨自住在村裡的後山,幾乎與世隔絕。
三個年輕人就在這樣的環境下相遇了,種植的咖啡獲得了國際大賽的銀獎。于是,他們決定一起打造中國本土的咖啡品牌,帶領着鄉親們脫貧緻富。
電影在李佳琦直播普洱咖啡的場景中達到了高潮,帶着主旋律烙印的新版"中國合夥人"從此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這部電影的情節非常簡單,但在簡單中也揭露了下面幾個真相。
一、這年頭,真是什麼人都能創業
影片開頭,資深創業失敗人士魏晉北站在辦公樓天台,凝望着高樓下的地面,這時的他已經萬念俱灰。
結果,執意要完美地做好在北京最後一單的彭秀兵,硬是找上了天台,把魏晉北拽了回來,在簽收快遞的同時,提到自己即将辭職,回鄉創業。
聽到這話,魏晉北如同條件反射般的說了一句:"這年頭,真是什麼人都能創業。"
是啊,現在真的是什麼人都可以創業!
和傳統創業不同,時代和科技的發展,大大降低了創業的門檻,創業的選擇也越來越多,為千千萬萬的普通人提供了創業的可能。
做直播、做自媒體、開網店,現在的創業,就是一個人都可以起步。
隻有國小學曆的李子柒可以創業,大學畢業的李佳琦也一樣創業。
有資本投資可以創業,白手起家一樣也可以創業。
趕上了風口可以創業,沒有風口,同樣還是可以創業。
在大城市的打勞工,回到家鄉後,往往就會變成創業人。
一個人創業是單幹,幾個人創業就變成了合夥人。
雖然創業的成功率隻有1%,但成為那百分之一的誘惑實在是太吸引人了。
況且,還有那麼多創業成功的行業大佬作為榜樣,時不時的為創業者送上各種雞湯。
對于創業者來說,最困難的就是第一步,當你跨出創業第一步的時候,會發現其實也沒有什麼。
在北京的快遞員,回到雲南的家鄉,從這一刻起,他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創業者。
二、失敗的隻是事,不是我們人
魏晉北雖然創業屢次失敗,卻說出了這部電影僅有的金句:"失敗的隻是事,不是我們人。"
這句話,也許是導演讓《奪冠》的女排精神在本片中的另一種表達。
任何失敗,都隻是一件事的失敗,但是能夠看穿這點的人,真的沒幾個。
如果陷入事情的失敗中一直走不來,那可就真是人的失敗了。
從這一點說,初次創業的彭秀兵可以說是這部電影中做的最出色的。
在經曆了一次集體退貨事件後,之前攢下的創業本錢賠了個精光。魏晉北早已被失敗打擊的信心全無,一次次的喊出了:"你失敗了,你不行了。"
李紹群也是一樣,有勇氣去對抗父親,有毅力獨自多年研究種植咖啡,但卻沒有膽量去面對失敗。
在這個創業三人組中,彭秀兵才是主心骨,始終堅持自己的夢想,并從一開始就發誓回鄉後不僅要創業,更要帶着鄉親們一起富起來。
魏、李二人,則是看到了成功就興緻勃勃,一遇到失敗就垂頭喪氣,隻能在風口扶搖直上,卻經不得失敗。
創業本就是成功機率很低的事情,成功是幸運,失敗才是常态。
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做事可以失敗,做人不能。
創業了,就更要站直了别趴下。
三、團隊的價值觀,決定了創業可以走多遠
在種植的咖啡有一定的知名度後,國際主流咖啡公司星雀提出高價收購種植園,并要求按照公司标準種植咖啡。
面對利益的誘惑,創業三人組瞬間瓦解,魏晉北極度渴望出售獲利,并極力說服小夥伴們簽下合同。
彭、李二人則一口回絕,堅持種植自己的咖啡,導緻魏晉北憤而離開,回到北京。
在創業中,有無數團隊也是一樣,創始人之間可以共患難,但在公司成長後該走哪條發展道路,面對資本的收購如何選擇,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價值觀不一緻,有力使不到一塊,也是創業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
當然,在本片中還是需要一個圓滿的結局,魏晉北最後大徹大悟,回歸團隊。
隻是,這回歸怎麼看都牽強,都這麼尬,似乎純粹是為了煽情而硬湊上去的。
價值觀的分歧,似乎也可以用好基友的感情來掩蓋。
反正隻要結局圓滿,其他都不是事。
寫在最後:
陳可辛也是前幾年上映的電影《中國合夥人》的導演,這部《一點就到家》也明顯有着同樣的風格。特别是最後,無數返鄉的年輕面孔充滿了畫面,都在訴說着自己的故事。
這是一部隻有男主,沒有女主的電影,不涉及一點點愛情,純粹隻有三個好基友的感情,還有創業的激情。
整部影片從頭到尾充滿着輕喜劇的歡快節奏,三人組的創業一帆風順,如有神助,連小豬都能說人話,點出風口那些事,而影片中的沖突更像是為了需要而硬塞進去的。
電影裡也涉及了鄉村老齡化,空心化等各種現實問題,提到了轉變産業,吸引年輕人返鄉,創造就業崗位,共同脫貧緻富的新時代主題。
隻是電影的名字《一點就到家》,讓人很難與種植咖啡創業聯系到一起,在這點上就比不上《中國合夥人》。
在電影的拍攝水準上,隻能說維持了導演的一貫水準,從創作價值來說,似乎也内卷的厲害。
總體來說,這是一部小成本的主旋律電影,靠着幾位流量小鮮肉來吸引眼球,整體上中規中矩,亮點不多,也難怪豆瓣評分隻有7.0分了。
作者:懶人
寫作集訓營優秀學員,職場老鳥,希望通過寫作充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