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江縣林業局:加強有害生物普查 助推“三大”效益提升

四川新聞網達州6月1日(鄧惠宏)開江縣林業病蟲害普查工作于2014年12月啟動,全縣共設計了55條線路、13條固定調查點、踩踏線和固定點分布在縣内12個蠅鑄工業區、20個重點林區和林業工業園區、重要苗圃區、 木材加工長,與木材相關的單元。截至目前,該縣已完成巡檢線和定點外業主幹涸調查、林業病蟲害資料采集、标本采集等工作。實地調查資料已上載到四川省林業病蟲害普查資訊管理系統,補充調查和内部工作正在進行中。這次人口普查有力地促進了"三大"效益。

提高經濟效益。橄榄油和銀杏是該縣發展的主導産業。近年來,由于規模化的發展,病蟲災害時有發生,導緻減産,擾亂種植者,影響産業健康發展。該縣利用這次普查的技術力量,對"兩棵樹"進行了專項調查。調查發現,受災最嚴重的"兩棵樹"病害有:銀杏葉病和有害銀杏黑頰金龜,對油橄榄樹幹有害的大粒十字槽象和白蟻。普查組專家在現場為種植者提供寶貴的無公害防治技術,有效控制病蟲害的傳播,為全縣林業恢複經濟損失。

促進社會效益。病蟲害是森林生長發育過程中非常嚴重的自然災害,松線蟲等國際林業檢疫性害蟲都是"森林無煙火災"。然而,在遭受重大損失之前,人們對森林害蟲的防控認識不足,沒有将其提升到與火災和洪水等自然災害相同的高度,沒有認識到病蟲害的危險和生态經濟發展的破壞。在這次普查過程中,技術人員在指導森林病蟲害生産、宣傳知識的同時,群衆對林業病蟲害有了重新認識,為林業發展中的病蟲害科學防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提高生态效率。縣内對縣域森林病蟲害種類、分布、危害、宿主等基本情況有全面了解,對建立科學有效的應急防禦機制,有效開展防控,助力林業産業發展,維護縣内森林資源,維護生态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推進生态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