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影《十誡》:不這麼麻煩的導演,拍不出史詩級的大片

作者:九鴉文化

從1923年和1956年的史詩作品,到1989年難以承受的生命重量

電影《十誡》:不這麼麻煩的導演,拍不出史詩級的大片

這部電影有許多版本基于"摩西十誡",但沒有一個超過塞西爾·M·達米爾.B。

達米爾是世界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導演之一,他的作品,如《十誡》、《埃及女王》、《十字軍》、《戲劇之王》等,都是不可替代的經典。

達米爾一生中曾兩次創作《十誡》,每部都是史詩作品,他1956年版的《十誡》不僅獲得了無數獎項,還被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供政府收藏。

電影《十誡》:不這麼麻煩的導演,拍不出史詩級的大片

達米爾作為編劇和導演的轉變始于《十誡》的拍攝。

那是1923年,好萊塢聘請威爾·海耶斯(Will Hayes)擔任美國制片人發行協會(American Producer Distribution Association)主席,達米爾受此影響,決心不再執導不道德的劇情片。

無聲電影時代的導演,遠遠超過了今天的電影人作為藝術,有着高尚的追求,一直對達米爾的聖經題材感興趣,是以《十誡》做了一部偉大的作品。

電影《十誡》:不這麼麻煩的導演,拍不出史詩級的大片

(法老王第23版)

這部電影準備了八個月,之後德米爾聘請了考古學家,四次外出收集古埃及藝術材料。

他們收集的材料,已經提前在紐約展出,吸引了大量的考古學家,藝術家,鑒賞家,博物館家,科學家,這已經具有研究意義。

另一方面,異常謹慎的德米爾是要通過它們,對材料進行嚴格的篩選,權衡取舍,然後進入正式拍攝。

就好像他在拍一部資料電影,一部科學電影。

電影《十誡》:不這麼麻煩的導演,拍不出史詩級的大片

(23版埃及女孩)

達米爾成為《今日好萊塢》電影中強大的導演和制片人的原型,這與他當年引入的導演兼制片人制度有關,他的目标之一大概是促進他昂貴的制作。

在電影制片廠裡,以色列城、法蘭西王的土地、摩西誡命的山、24個獅身人面像等等,都是大規模的、嚴格的複制、耗時且昂貴的。

甚至法老等人使用的一般樂器,要麼是古代材料,要麼是追求現實主義。

電影《十誡》:不這麼麻煩的導演,拍不出史詩級的大片

(獅身人面像建築工地)

這部電影雇用了2,500多名演員,包括埃及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俄羅斯人,高加索人,亞美尼亞人,塞爾維亞人,希臘人,波蘭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瑞士人,德國人,澳洲人,荷蘭人,比利時人等。

電影《十誡》:不這麼麻煩的導演,拍不出史詩級的大片

(場景的23個版本)

這部電影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基于舊約的出埃及記,這是一部偉大的曆史,另一部分以舊金山為背景,将現代性與曆史相結合,這是一個道德預言。

在一個沒有電腦特技的時代,達米爾制作了令人驚歎的視覺效果,這些視覺效果不亞于今天,基于宏偉的道具建築,龐大的人群,壯觀的沙漠和海景等等。

當時的大場面和特技,尤其是紅海,簡直令人驚歎,難怪它一旦上映就橫掃世界,僅在紐約就上映了62周,直到今天仍然令人驚歎。

電影《十誡》:不這麼麻煩的導演,拍不出史詩級的大片

達米爾是一位特别注重叙事的導演,他随後的電影通常以浮誇的場景、結構化的故事、曆史強大的道具、令人驚歎的特技、出色的逼真表演、令人眼花缭亂的色彩和有節奏的剪輯來赢得勝利。

而他1956年的《十誡》,水和牛奶的聲音與畫面融為一體,更是無可置疑。

電影《十誡》:不這麼麻煩的導演,拍不出史詩級的大片

在他1956年的拍攝中,他複制了許多舊版的偉大場景,但大場景,大曆史,以及特效的設計和使用,隻比原版多。

大遷徙和紅海這兩個著名的片段不用說,為了追求現實主義,他親自執導,在埃及建造了一座高大雄偉的古城。

正是在這個過程中,這名75歲的男子被發現患有嚴重的心髒病發作。

德米爾拍攝了"出埃及記",使用了超過10,000人和15,000頭牲畜,該團隊被拉長三英裡。

他雇傭了數千名埃及士兵,花了四個月的時間拍攝埃及士兵追逐猶太人的場景。

他是如此的嚴肅,如此的絕望,以至于有一天,當他站在一百多英尺外的梯子上時,他突然感到胸痛。

電影《十誡》:不這麼麻煩的導演,拍不出史詩級的大片

當達米爾下來的時候,他幾乎筋疲力盡,無法站起來,醫生在檢查後告訴他,你必須在生活中和電影中做出選擇,但經過一夜的思考,他立即回到了節目中。

這部電影無疑是達米爾的一生。

拍電影首先是真實的,不能自欺欺人,這是達米爾一貫堅持的信條,他的成功在于此,偉大在于此。

拍完這部電影後,達米爾在兩年後去世,好萊塢的黃金時代很快就結束了。

經過45年的電影制作,達米爾已經為世界留下了50多部劇情片,其中許多将永遠載入史冊。

電影《十誡》:不這麼麻煩的導演,拍不出史詩級的大片

《十誡》講述了先知摩西帶領被奴役的猶太人離開埃及,越過紅海,來到奶奶之地迦南的故事,"選擇流浪,因為他們沒有屈服于奴隸制",這是它對人類的第一個偉大價值。

此外,摩西在神的統治下,向他的子民頒布了十誡,這也展現了平等的"人與人的合同"的精神:凡破壞盟約的人,都将受到神的懲罰,而人類也擁有"神不保佑我,我必棄"的神聖力量。

世界上最偉大的生命契約之一誕生了。

"除了我,你一定不能有别的神。神是極其專橫的。

但神是專橫的,因為他是造物主,是惡神,他要,不殺人,不強奸,不偷竊,不做假證據傷害人,不貪心别人的房子,妻子,奴隸,驢子,孝順父母等等。

在他的誡命下,他将愛到千世代,與他作對,他将被聖父和聖子所犯罪,直到三代四代。

他做不到,你可以放棄。

電影《十誡》:不這麼麻煩的導演,拍不出史詩級的大片

實際上,這份契約揭示了人類想要從上帝那裡得到的力量和憐憫,對上帝的呼召和質疑,是以在1989年的波蘭還有另一條十誡。

導演Krzysztof Kierslovsky在一部572分鐘的電影中問現代人:你能在生活中衡量自己的分量嗎?

導演的背叛,以十個現代波蘭故事,在永恒的道德困境和艱難的選擇中挑戰古代十誡的極端困境。

道德是複雜的,全能的上帝也有艱難的時期,科學(上帝)無法解決道德問題,撒謊有時是必要的,忠誠是需要的條件,法律原因并不意味着,愛情是迷宮,愛情有時是殘缺的,冤屈很多時候無處報案,是非很多次無法判斷......

電影《十誡》:不這麼麻煩的導演,拍不出史詩級的大片

神真的知道一切,能夠公正地審判嗎?他真的有權力做出裁決嗎?

那麼,這種力量應該屬于誰呢?你如何前進,你遵循什麼?你應該有神還是無神,什麼樣的神,什麼樣的神?

大契約被撕碎,上帝像我們一樣在路上,電影可以引發無盡的思考,但沒有最終的答案。

電影《十誡》:不這麼麻煩的導演,拍不出史詩級的大片

人類價值觀的抽象和虛榮,人類在價值觀中的失落、迷茫、軟弱和永無止境的徘徊,仍然是一個永恒的命題,是以同樣屢獎、赢得世界電影人、作家贊譽的波蘭也應該看一看。

生命無法承受的重擔需要誡命,但似乎沒有誡命要遵守,需要"神",但似乎沒有"神"去尋找。

從曆史到現實,從史詩般的再現到精神命題的折磨,這是人類永遠無法擺脫的咒語,這兩位偉大的導演通過電影這個載體,無疑成功地實作了宏大與愉悅的藝術融合,感官刺激與思考。

沒那麼麻煩的導演,做不出這麼大的電影,學不會惹人,也拍不出人生大片。

結束

|九隻烏鴉

圖|網際網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