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開學,夢想綻放
剛踏入校園的大一新生
面對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有什麼不合适的東西嗎?
或者心态還沒有改變
下面來看看你要做什麼
你有這些心理難題嗎?
間歇性心理學
高中時壓力很大的學習生活經曆對學生來說是難忘的。三年的高中奮鬥造成了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身心能量透支,由此造成的大學生活可能使一些學生心理緊張的系統解除,導緻學習動力降低,精神無法振奮等。
自負
有的學生認為上大學完成了人生的終極使命,在自我陶醉中逐漸失去了鬥志,覺得自己高中成績好,對大學成績不會差,進而降低了自己的要求。
一 臉 茫然
高中生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一切都圍繞着聯考和奮鬥。進入大學後,一些學生的人生目标尚未确定。缺乏目标往往導緻迷失方向和無能。再加上相對自由的大學生活,如果不善于自我安排學習和生活,學生可能會感到焦慮、困惑、無聊。
迷失的心理學
有些大學新生沒有進入自己理想的學校或專業,學校、專業不接受、不同意,心理上會有更嚴重的抗拒感和失落感。此外,一些大學新生在入讀大學之前的生活過于理想化,入校後,卻發現現實生活與想象的差距非常大,容易出現情緒波動和失落感。
懷舊
進入大學後,生活方式、習慣和環境的改變,對于缺乏獨立生活和與他人溝通能力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有些學生可能會想念家,他們的父母和以前的同學,以及他們過去的生活。

培養心理适應能力
美好的大學生活等待着你
心理适應能力是指一個人根據客觀環境的要求主動采取對策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與大學生人格的發展息息相關。大學新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自己的心理适應能力。
01
盡快提高融入大學生活的能力
首先,注重健全人格的修養,不斷增強自主性、判斷力和責任感,具有正确的人生觀、價值觀。
第二,努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使他們有全面的分析,解決問題和創新。
第三,增強獨立意識,增強自主決策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最後,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結交更多的朋友,真誠地對待他人,能夠接受他人的長處和短處,能夠與他人進行良好的溝通,在溝通和分享中促進自己和他人的成長和發展。
02
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進入大學後,大學生必須面對來自學習,人際關系,生活等挑戰,這将産生積極和消極的情緒。此時,要充分了解,了解自己的情緒,并以适當的方式處理它們。
03
正确面對挫折
勇敢地面對挫折。面對挫折,學會轉移注意力,減少挫折的負面影響,在情緒穩定後,集中精力了解挫折本身,積極行動,綜合分析,找出失敗的主要客觀原因,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政策和方法。
最後,提醒大學生,如果遇到生活中的問題,學習或人際溝通,難以解決心理問題,一定要積極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這樣他們才能盡快走出困境,以良好的情緒狀态擁抱更好的大學生活。
來源:微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