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怎麼辦,很快交出論文,我還有一半的問題沒有寫......"
"啊,這隻狗怎麼會追得這麼厲害,我跑不起來!"為什麼周圍沒有一個人......"
一千次,你忽然睜開眼睛:啊,原來隻是一個夢!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曆,噩夢過後醒來感覺長久不能平靜,連幾天後都能記住夢的細節,力量也不小。
那麼,總是做噩夢是不是"不好的預兆"呢?最近的一項研究似乎證明了這一點。
< h1級"pgc-h-right-arrow>研究:有些夢可能表明疾病</h1>
科學家一直在研究做夢與人類健康的關系,一些研究表明,如果夢的内容生動有趣,睡眠品質更好,飲食習慣更健康;頻繁的噩夢和睡眠障礙與帕金森病和相關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較高有關;較少的夜夢可能是睡眠呼吸暫停的征兆;噩夢可能與心髒病有關,心髒病會減少腦氧攝入量并擾亂睡眠。
然而,使用做夢和做夢的内容作為健康警告長期以來一直存在争議,但許多研究人員指出,一些有趣的結果可能表明,在預測性夢或檢測症狀之前做夢可能是健康問題的警告信号。
哈佛醫學院研究員、國際夢研究協會前主席、睡眠委員會(The Sleep Council)作者戴爾·利·巴雷特(Dale Leigh Barrett)在她的書中舉了兩個例子:
有人夢見豹子在他的背上咬了一口,醒來發現那部分上有一個印記,于是去看醫生。另一個病人有很長一段時間但沒有想到的事情,然後有幾個相關的夢,其中一個清楚地表明病人要檢查它,是以病人去醫院檢查,發現這是一個早期的黑色素瘤。
根據巴雷特的說法,當一個人因為很多分心而醒來時,夢會捕捉到一些微妙的反應。
<h1級"pgc-h-arrow-right">,人們為什麼做夢?</h1>
一個人睡着後,大腦進入冬眠狀态,但少數腦細胞繼續移動,這是夢的基礎。
一般情況下,人的睡眠分為非快眼睡眠期和快速眼睡眠期,交替為一個睡眠周期,人們每晚睡眠一般會有4~5個睡眠周期,每個周期約90~110分鐘。大多數夢發生在快速眼動睡眠期間,在此期間身體活動性低下,身體從大腦接收資訊,麻痹肌肉,伴随夢境,防止身體受到雜物的傷害。
一般情況下,人們每晚都要做4到6個夢,但很多人不記得甚至認為自己沒有做夢,有些人覺得自己做了一夜夢,為什麼?
夢發生在快速的眼動睡眠中,當我們醒來時對夢的記憶更清晰,如果我們在其他時間醒來,我們往往無法清楚地記住它們,甚至認為我們沒有做夢。
<h1級"pgc-h-right-arrow">,夢見睡眠品質不好?</h1>
做夢是潛意識的表達,也是保護睡眠的一種機制,并不代表睡眠品質不好。一般來說,人們每晚會做4到6個夢,讓人睡不好的不是做夢,而是身體或精神上的原因,影響自己的睡眠品質,讓人記住自己的夢,導緻經常做夢的感覺。
例如,當壓力很大時,人們可能會做一些噩夢,把人吵醒,然後難以入睡,大腦感到疲倦;
科學家們已經進行了實驗,将實驗置于睡眠狀态,當他出現在"睡眠腦電波"上時,研究人員會喚醒他,以防止夢境繼續下去,如此重複。
研究發現,剝奪夢境會引起一系列生理異常,如脈搏、體溫、血壓等升高,植物神經系統功能減弱,還會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反應,如緊張、焦慮、幻覺、記憶障礙等。是以,做夢不僅不會影響睡眠,反而可能有益于身心健康,做夢是人體協調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種方式。
如果<h1級"pgc-h-right-arrow">四個,通常是噩夢怎麼辦?</h1>
心理學家說,噩夢是白天羞怯、内疚、恐懼、焦慮等情緒的釋放,偶爾的噩夢不會對人體健康産生不利影響,也不會調節情緒。但是,如果您經常做噩夢,則會導緻睡眠品質下降和免疫力下降。
科學界對頻繁噩夢的原因有兩種猜測。
首先,有一些心理和情感問題。最常見的是焦慮和抑郁,它們會幹擾睡眠,使人難以入睡,容易醒來,醒來時會感到疲倦。有時情緒波動引起的睡眠問題更加隐蔽,有些人不太可能想到它,使人們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焦慮/抑郁→睡眠不佳→白天狀态不佳→焦慮/抑郁。
其次,可能有來自疾病的信号。白天,來自外部的刺激掩蓋了疾病的信号,而在晚上,身體接收的資訊較少,這些資訊不斷被發送到大腦中,導緻頻繁的噩夢。有學者認為,頻繁的噩夢可能是大腦血管受損或血流不暢,說明偏頭痛和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噩夢可以整夜引起,可能伴有慢性疼痛,如關節疼痛和腰痛。
那麼,如何解決你的噩夢呢?
對于情緒噩夢,可以先進行心理治療,必要時可使用藥物治療,最常用的一線抗抑郁藥有舍特林、帕羅西汀等。短期的心理問題可以嘗試自我調節,如果持續超過2周,建議盡快就醫,攜帶的時間越長,情況可能越糟。
非情緒性的噩夢可以是身體上的,建議就醫。
每個人都會做夢,如果隻是偶爾的噩夢,那不是一個大問題,也許隻是白天的事情影響了心緒,或者看一些血腥、暴力、恐怖的電影,或者他們睡得太壞了,找出原因,避免出問題。
風晴計劃#39健康超能團#
資源:
經常做夢是睡眠品質差?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2018-11-29
在重大疾病發生之前,你會被夢提醒嗎?研究:可能有證據可以遵循。新華社2021-01-31
總是做噩夢是什麼意思?我什麼時候去看醫生?醫學神經病學頻道2020-03-23
未經作者授權,禁止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