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減”之後掀起夏令營熱潮:超8成企業成立于5年内,部分機構資質存疑

作者:華夏時報
“雙減”之後掀起夏令營熱潮:超8成企業成立于5年内,部分機構資質存疑

《中國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葛愛峰見習記者郭浩毅從深圳報道

"假期過後,孩子們整天呆在家裡,大人不能整天和他們在一起,他們不想沉浸在iPad、手機、外出參加營地活動中,增進知識面是個好主意。最近,餘女士為孩子們報名參加了夏令營活動。

談到夏令營,餘女士看起來很滿意,她告訴《中國時報》記者,這不是孩子第一次參加夏令營,"孩子上次參加軍營夏令營回來,感覺自己比較獨立,有想法。獨自參加夏令營可以提高孩子照顧自己的能力,對于父母來說,放松一段時間。"

目前,在夏季,很多家長選擇讓孩子參加各種形式的調研、夏令營活動,國内夏令營教育正在蓬勃發展。據中國研究與國際研究院研究,今年暑假期間,各類兒童夏令營預訂量明顯增加,夏令營的主題也更加豐富,軍訓、考古經驗、人工智能體驗等夏令營産品深受家長好評。

中國教育改進協會副會長蔣永宏告訴《中國時報》,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今年夏令營活動的市場需求有所提升。這些活動使孩子們能夠學會在實踐中作為一個團隊工作,并獲得知識和技能。"但家長也應該注意到,許多夏令營機構存在缺乏營運資格、安全保障不足等問題。

夏令營市場是廣東相關企業蓬勃發展人數最多的企業

今年夏天,各種夏令營、科研活動迎來了新一波高潮。

據中國研究院研究,本次夏令營各類兒童夏令營預訂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增加,夏令營主題也更加豐富,軍訓、考古經驗、人工智能體驗等夏令營産品由家長打造。

深圳夏令營的從業人員告訴《中國時報》,今年夏天來該機構的人數與往年相比大幅增加,8月份所有省外活動都因疫情情況而取消,市内部分項目可以注冊, 而且名額很少。另一家軍事夏令營機構的從業人員告訴記者,該計劃的名額在八月份已經滿了。

今年,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市場對夏令營活動的需求有所增強。蔣永紅告訴記者,随着"雙減"政策,校外教育訓練機構和相關企業開展學科型教育訓練受到了影響。夏令營現在是父母在不允許周末,寒暑假和假期上課的背景下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的"替代方案"。

近年來,各類夏令營相關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天眼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約有4.8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包括"夏令營、親子拓展、戶外拓展",以及相關企業的行業地位、生存、遷移、搬遷等。其中,超過80%的相關企業在5年内成立,特别是在2018年和2019年,每年注冊的相關企業數量分别約為12,000和15,000,2020年的注冊數量仍在7,60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省夏令營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超過6400家,約占全國總數的13.5%;

同時,夏令營的類型逐漸受到青睐,将遊戲娛樂和教育學習的形式相結合。中國工業研究院釋出的《2020-2025年中國夏令營行業市場前景及未來投資政策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從當地夏令營出遊來看,旅行和生活體驗已成為夏令營周邊的主要話題,單純夏令營非常罕見,約占整體市場佔有率的2%, 從近年來科普的發展來看,夏令營的拓展勢頭較好,市場占有率也在逐漸上升。

姜永紅告訴《中國時報》記者,随着家長團體對促進孩子全面發展的呼聲不斷壯大,"音樂教學"夏令營活動越來越受到家長們的歡迎。就今年暑假期間的暑假旅遊和夏令營市場而言,潛在的消費趨勢和商業機會都很大。

餘女士還告訴記者,未來會繼續讓孩子們參加夏令營,并會繼續選擇旅行和生活體驗類主題項目,"應該适合放輕松的孩子,畢竟是暑假。"

部分機構對資質存疑慮,市場集中度不高

雖然夏令營市場正在蓬勃發展,但各個機構的資格都受到了質疑。上述《報告》指出,目前夏令營主辦方大多是旅行社,部分中國小、教育訓練機構、社會團體等利用自身行業或資源優勢也在競相參與夏令營市場。有成千上萬的機構在經營夏令營,業内沒有所謂的領先公司。市場集中度相當低,行業前十大企業的市場佔有率不超過5%。

其中,旅行社和教育訓練機構隻承辦旅遊業務資格和教育訓練資格,主管機關是旅遊部門和教育部門。而其餘很多專門從事夏令營的機構除了沒有旅遊資格外,也沒有教育訓練資格,監督的對象也不明确。

此外,一些夏令營教師的資格也令人擔憂。雖然上述從業人員對本報記者、營員進行了嚴格的系統教育訓練篩選,最後上崗,但當記者要求具體檔案時,該人士表示,營内發放了"律師證"。

重要的是要注意,兒童在參加夏令營活動時也可能遇到安全,住宿和管理問題。在這方面,機構将如何承擔保護和引導年輕人的社會責任?這也是父母關心的問題。

除資格問題外,各教育訓練機構收取的費用也不統一。本報記者從深圳多家夏令營機構釋出的資訊了解到,目前7-10天中長期夏令營調研産品較多,日均價格在500元-1500元以上,相差較大。此外,幾乎所有的夏令營組織都采取"先付先得,簽合同"的注冊流程,這也容易給消費者權益帶來挑戰。

蔣永紅表示,目前夏令營行業長期處于殘酷狀态,存在資質缺失、收費不清等問題,亟待加快完善相關政策法規,明确各類夏令營機構的性質、地位和管理規範,完善夏令營行業監管體系。此外,要加強行業自律,支援夏令營行業建立行業協會,建立行業内部監督保障機制。"如果成立全國夏令營協會,可能更有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

他還建議,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夏令營時,應該先看機構的權威認證,二是檢查教師和教師的資曆,再看口碑,比較好口碑的機構說明其市場回報也是好的。"為孩子選擇合适的項目很重要,父母應該根據孩子需要改進的地方選擇夏令營。事實上,讓你的孩子選擇他喜歡的東西可能會更好,通過了解他或她的需求,會讓他更加活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