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日裡,他們平凡如你我,一個醫療,一個駕駛指揮,都是普通的一線勞工;
"打開信号,執行。在武漢武昌站武龍泉站,短發男子劉永輝正在有條不紊地向有關各方發出聯合控制令。作為車站乘務員,他的工作是根據列車運作計劃和施工計劃與列車排程員,信号員,司機等進行連接配接,以確定列車的有序運作。
"有的同僚因為交通不能來值班,也是為了保證鐵路運輸的安全,我得繼續!""劉永輝說。他的武龍泉站是京廣線的一個中站,最近幾天有283列客運和貨運列車經過該站。部分勞工因交通管制等原因無法值班,成為車站面臨的嚴峻考驗。劉永輝得知這一情況後,主動到車站黨支部書記登記,要求到車站值班。他已經被困在車站15天了。
劉永輝對妻子深感擔憂。他的妻子郭麗是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的護士,該醫院也是武漢市發燒門診和定點治療的醫療機構之一。疫情發生以來,郭立從其他科室迅速轉入醫院的住院部,穿着防護服、面紗、口罩......經過嚴格的防護隔離操作,可以進入隔離病房進入戰"疫"前線重點病人的照顧。
"我們穿着濕尿,與流行病賽跑。郭立介紹,為了減少到病房就診次數,減少感染的幾率,我們都盡量少喝水,而且放上尿不濕,期初的準備階段就像一場戰鬥,家人都很了解和支援,現在慢慢适應"戰役"的節奏。當劉永輝擔心手機視訊屏不難問時,郭立笑着含淚:"我們的使命非常光榮,我覺得他們的事業很有價值。"
"你安心工作,我和媽媽在家都沒事,别忘了,我們會等你平安回來的。聽到嶽父母的話,劉永輝終于放下心來。每天他都會打電話給他的母親和嶽父母,詢問他的健康狀況,家人缺少什麼,每次他們說這很好,沒有錯,他都會照顧他12歲的女兒,讓他們安心。
"有了她,我平安了,我們沒有人員意識,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一起把疫情戰鬥到底。"劉永輝說。在這些特殊的日子裡,他們從空中大喊大叫,用手機告訴對方,互相鼓勵。這樣一個"兩點一線"的戰争"疫情",這種"白與黑"一直是常态。這是一種浪漫,是戰争"流行病"在路上相伴而行;(經濟日報記者劉傑、記者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