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期囤在家的冷凍肉能不能吃?

武漢晚報(記者劉晨軒實習生盧偉)一些市民為了友善,喜歡大量購買生肉,長期冷凍在冰箱裡儲存。冷凍肉是如何儲存的?我怎麼知道我是否可以繼續進食?記者采訪了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王曉博士。

"肉類冷凍的保存期限因季節而異,市民朋友要注意區分,"王曉博士介紹,購買肉類時要注意選擇大型超市,正規電商這些管道,食品品質更有保障。

冷凍肉是指将肉宰殺、預冷酸、冷凍,然後貯存于-18°C以下、深度肉溫小于-6°C的肉類。普通家庭通常儲存在-18°C以下。公衆買回家的鮮肉,取決于肉的新鮮度、肉的種類以及買回時含水量的不同保存期限。一般來說,豬肉、雞肉和鴨肉最好不超過1個月,牛肉和羊肉不超過兩個月。肉類冷凍時間過長,脂肪和蛋白質脫水,味道和營養價值大大降低。如果肉在冰箱中儲存超過半年,最好是直接冷凍。王曉提醒說,雖然冷凍也一樣,但冰箱在夏季的冷凍效果不如冬天,冬季肉類冷凍保存期限可以達到半年,但夏季隻有三個月。

如何識别我的冷凍肉是否變質?王曉博士提醒說,要看肉有沒有異味,解凍後還要看肉是否有彈性。如果你的手指被壓在下面,你完全沒有彈性,不建議吃它們。在冷凍肉中,最好不要把不同種類的肉放在一起,魚肉和不重肉最好分開放置,"如雞肉和鴨肉以及牛羊肉不要放在一起,可以單獨裝上新鮮袋,分開放在不同的空間。另外,淡水魚如鲭魚和草魚最好不要冷凍,要吃新鮮,放置時也應選放在冰箱裡,最好時間不超過一天。

另外,動物内髒更容易積累有害物質,注意少吃内髒。根據中國居民均衡飲食寶塔(2016)的建議,建議每天攝入的牲畜肉為40-75克,與一個人每天吃手掌大小的肉塊就足夠了,注意肉類消費。

來源: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