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食品包裝與食品的密切關系早已得到認可。無論是商場、超市還是每家每戶,随處可見設計精美、實用友善的食品包裝。
事實上,食品包裝與食品服裝一樣,不僅可以保護食品免受外來因素的污染或損壞,還可以促進食品的儲存,運輸和銷售。
為確定食品包裝材料使用的安全性,我國不僅對每種食品包裝材料及其産品制定了嚴格的食品安全國家标準,而且對食品包裝材料允許的加工助劑制定了相應的标準,嚴格限制每種加工助劑的使用和使用。

隻要生産企業嚴格按照國家标準選擇我國允許的食品包裝材料和加工助劑,并按照良好的生産規範進行生産加工,其産品符合國家标準,不會給健康帶來危害。
<"鋁"會對人類健康造成什麼危害<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軌道""12">"?</h1>
鋁是"低劑量下可能具有人體基本功能的微量元素"之一,不會引起急性中毒。然而,研究發現,長期攝入鋁會産生慢性毒性,神經系統是鋁毒性的主要靶器官。
過量的鋁攝入會導緻腦組織中的器質性病變,導緻記憶喪失,運動緩慢,甚至癡呆,這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鋁還可能引起骨質疏松症,容易骨折,降低機體免疫功能,導緻非缺鐵性貧血等。
鋁過量對兒童的影響更大,因為鋁會影響鈣和磷的代謝,進而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影響兒童骨骼的生長,還會對嬰幼兒的神經發育造成損害,導緻智力發育障礙。
沒有證據表明鋁是緻癌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認為鋁不是人類緻癌物。
鑒于過量攝入鋁的健康風險,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已将鋁的允許攝入量設定為每周每公斤體重2毫克。
雖然我國在污染物限量标準中取消了鋁目标,但含鋁食品添加劑在GB2760-2014《食品添加劑使用标準》中進行了重新評估,酸性磷酸鈉、矽酸鈉和環狀琥珀已淘汰了過氧化鋁澱粉、硫酸鉀和硫酸铵等三種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範圍。 不再允許膨化食品用鋁食品添加劑,以前使用的産品中含有鋁添加劑減少到僅在油炸産品中,鋁在豆制品,油炸面條,烘焙食品,蝦片和油炸粉中的殘留量被規定為小于或等于100mg /kg,而在即食海獺中小于500mg/kg。
那麼,油條買回家後"薄一圈",是加鋁嗎?←點選率
— 完 —
作者|馬博士健康集團 周明珠 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