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天賣出兩三噸!鼓樓這家店太好吃了!

位于蘇威路,靠近古溪路

有一家不起眼的魚丸店

每天可以賣兩三噸魚丸

是老福州人隐藏着的家鄉風味

店主是李金國

作為"Cobaan"起源的廚師

33 年

他選擇隻做一個韭菜,福州魚丸

每天賣出兩三噸!鼓樓這家店太好吃了!

33年隻做一道菜,心懷老工藝

作為傳統的情侶商店

每天4點以上

李金國和林雪璇起身開始工作

幾十年來一直如此。

殺魚、魚泥、袋丸

一家人忙得滿滿當當

一切都在6點之前

制作第一份新鮮食物

魚丸店,前面的店鋪經過工廠中的房間,六七個客人一站就可以"滿員"一家店。每天7點.m之前,商店開始變得繁忙。老顧客紛紛上門,有的吃的,有的外賣,一日三餐的人來來往往。生産了兩三噸魚丸,并在不到12小時内售罄。網購時代,魚丸也可以通過快遞送到全國各地。

每天賣出兩三噸!鼓樓這家店太好吃了!
每天賣出兩三噸!鼓樓這家店太好吃了!

"老熟人,老福州。"

李金國将自己描述為最大的客戶群

李金國于1988年開始在王莊市場賣魚丸。當時,作為一家國營餐廳的廚師,他偶然發現了三代祖祖制作魚丸的古老工藝,他執着于自己的思想,為了學習藝術,他自告奮勇地幫助魚丸店開了3年。

一個小魚丸

讓老福州人的"口"成為回頭客

這是一件大事

李金國曾憑借"七星冬丸"(黑魚肉魚丸)獲得2016年福州市烹饪技能大賽"銀獎",并入選200多家餐飲企業。

"好魚是制作好魚丸的關鍵。李金國認為,鳗魚和鲨魚肉的味道比淡水魚好。

李金國說,鳗魚球是他家的招牌産品,因為選擇的是青海鳗魚肉。新鮮的青海鳗魚具有獨特的香氣,魚排骨,大小7斤至10斤最好。用黃鳗代替的魚肉是行不通的,老顧客一吃就知道了。

每天賣出兩三噸!鼓樓這家店太好吃了!

李金國的妻子正在處理青海鳗魚(受訪人照片)

現在,每個月總有幾天,李金國需要在3點.m離開,将海洋捕獲的深海魚冷藏起來,經過加工後再回到自己的店裡,作為魚丸的原料備用。

早貪貪黑忙,不能放棄魚丸的愛

2000年,李金國的魚丸生意被引入一家大型連鎖店,一家店裡兩三噸魚丸,每天開門,大約2小時就賣完了。

合作滿一年後,尚超芳提出以超市購買魚和魚為生産原料的模式擴大合作,李金國拒絕了。因為如果成分不可控,他做的魚丸在他的心裡就沒有底。

每天賣出兩三噸!鼓樓這家店太好吃了!

"按照福州最傳統的婚紗魚丸制作,魚、肉都用得最好,自然會很好吃。李金國這句話,說着李吉魚丸熱的"秘密",也說出了他内心的堅持。

每天賣出兩三噸!鼓樓這家店太好吃了!

這種品質制勝的堅持和用心,讓李金國成為福州知名的魚丸供應商,很多公立幼稚園小吃都是他的供貨,知名餐廳也在尋找他的長期合作。

2014年,創立自己的魚丸品牌"李吉青鳗丸",并榮獲"福州風味小吃店2014"和"福州魚丸推薦體驗店2021"等多項金牌。

每天賣出兩三噸!鼓樓這家店太好吃了!

李金國介紹店家獲得的獎牌

"李智亭鳗魚丸"在大頭路

開設第三家分行

李金國的兒子接手了手術

如今,李金國已經59歲了,從初期黑人的辛勤勞動中,他承認很累,也離開了職業病。然而,這對夫婦很享受。他們做魚丸不僅是為了賺錢,也是為了放棄感情。用他們的話說:"不管是新老,他們吃得很開心,我們自然也做得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