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唯有天竺筷,最配的上杭州的味道

杭州人用天筷子,頗有一種"酒肉流經腸,佛心左轉"的心情。- 家庭

生活,總是逃避食衣線箱,都說人要吃一天,吃,是一件大事。在這件大事上,中國人不能留下筷子。筆者在杭州上學期間有過幾次,最困惑的不是靈隐買票兩次的奇怪規則,而是那些排隊買筷子的人。往下問,才知道這是杭州的特制産品——天宇筷子。

據傳說,早年,杭州天宇山有中天峪寺,香火很熱,香民喜歡在廟内享受定期禁食。這個人多了,筷子不夠用,好在每一座寺廟的傳說中總有一些聰明的僧人,他們拿材料,把竹子在天玉山裡給香的時候,用竹香,很快流行起來,就成了杭州著名的筷子——天宇筷子。也許正是因為傳說天筷子帶有一些佛陀的香味,筷子身上經常裝飾着佛像。杭州人用天筷子,頗有一種"酒肉流經腸,佛心左轉"的心情。

春秋兩季,當地人都有拿竹筷子的傳統,到了清代光緒年代,一位大師為潘三四點對傳統的天宇筷子做了改進,鑲嵌着銀頭,烙上鮮花,還把筷子的下半身浸泡在顔色中,相當美麗, 作為商品出售,受歡迎。

如今,天宇筷子已成為拱門别墅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西湖、靈隐、運河、杭州随處可見這些品牌配有杭州風情的禮品竹筷子,但對于老杭州來說,天宇筷子更多的是關于生活的"美食"記憶。

天空筷子

-

唯有天竺筷,最配的上杭州的味道

天宇筷子 - 西湖十景

唯有天竺筷,最配的上杭州的味道
唯有天竺筷,最配的上杭州的味道
唯有天竺筷,最配的上杭州的味道
唯有天竺筷,最配的上杭州的味道

天宇筷子 - 運河故事

"沒有标準,這是任意完成的。沒有内涵,做蒼白。工匠賦予它生命,文學家賦予它靈魂。隻有當兩者結合時,筷子才是活的。"--王連道,天宇筷子的第五代。

唯有天竺筷,最配的上杭州的味道

王連道

唯有天竺筷,最配的上杭州的味道

王連道展出作品

唯有天竺筷,最配的上杭州的味道

圖檔來源:粉絲

整理/寫作: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