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媽媽的味道-廣式鮮肉粽,配方如下,趕緊收藏起來吧

媽媽的味道-廣式鮮肉粽,配方如下,趕緊收藏起來吧

一年一度的"玉子節"即将來臨,你家今年要把包袱提上日程?

現在鑷子的種類是無窮無盡的,傳統的鑷子和新的鑷子不知道你喜歡哪個?

媽媽的味道-廣式鮮肉粽,配方如下,趕緊收藏起來吧

小編作為正宗的南方人,從小一到端午節,都是三餐吃媽媽的鹹蛋黃鮮肉榛子,一管滿是那種,一是差不多一斤的大榛子、米飯、青豆、五花肉,而且總是留在最後吃一個大鹹蛋黃。如果加上蘑菇或蝦米、柱子等,就更是少見了,想想流口水......

想吃的怎麼做,當然是要上去,買好的材料來烘幹它。

媽媽的味道-廣式鮮肉粽,配方如下,趕緊收藏起來吧

幹燥的葉子

媽媽的味道-廣式鮮肉粽,配方如下,趕緊收藏起來吧

軟洗後

榛子葉一般選用這大面積新鮮幹燥的榛子葉(這是病的"摳鼻子")和幹水草作為綁繩,記得提前一天用泡罩柔軟,軟起來再用清水洗淨再瀝幹使用。(如果你把葉子放在鍋裡,在沸水中煮幾分鐘,葉子會更有彈性。)

媽媽的味道-廣式鮮肉粽,配方如下,趕緊收藏起來吧

青豆,廣東這邊的包裝一般會選擇去殼的青豆,包出來的成品色澤和口感會更好。米飯和綠豆要提前加水,如果事先沒有給足夠的水,最後很難煮熟。

肉的最好口感是又胖又薄,提前一天腌制成味道。

鹹蛋黃最好當然是鮮鹹蛋,但現在一般為了友善都是懶惰的方法,直接買袋裝鹹蛋黃,買那種比較大的最好。

然後,如圖所示,在材料中間鋪上一層米飯一層青豆,然後用一層青豆覆寫一層鹹蛋,用水和草包緊。我們家一般裹起來的騾子都比較大,基本上大人吃一頓飯就夠了。

媽媽的味道-廣式鮮肉粽,配方如下,趕緊收藏起來吧

像這樣的逐層放電

回想一下,小時候,端午節,最喜歡跟着大人一起收拾鑷子,主要是為了好玩。小朋友打包出來的騾子總是大小形狀奇怪奇怪,煮熟出來的騾子總是因為它不緊,不在這裡漏一點,或者那裡因為米飯的膨脹而炒,還每次自己挑袋子吃。這也很有趣。

現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工作越來越忙,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可以少很多,每次回想起我的童年,都感到特别想念。一時間都放不下,和家人一起做美食,尋找童年記憶的味道。

關于餡料,如果願意,還可以放蘑菇、蝦米等,隻要包裝好,餡料的内容就可以自由做你想做的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