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今晚
夏天的炎熱難以忍受,很多人有夏天喝酸梅湯的習慣,而天津大大小小的餐飲場所,也會把酸梅子湯作為最暢銷的飲料出售。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市面上一些酸梅子湯并不是大家所認為的店裡煮的自制,而是使用添加劑混合而成的。
在位于河西區的一家火鍋店裡,酸梅子湯幾乎成了每桌必備品,記者問服務員怎麼做酸梅湯,對方說是店裡自己做的,繼續問怎麼做,服務員說:"你可以放心,用好材料", 但是他們是否在沒有肯定答案的情況下做飯。而在不遠處的另一家時尚茶館裡,酸梅湯也是店裡熱銷的。當記者問店員如何做酸梅湯時,答案是一樣的:"絕對沒問題。"
那麼,餐廳的酸梅湯一般都接受是用梅、山楂煮熟的呢?"我覺得酸梅子湯應該是我小時候在路邊喝的那種東西,用一包食材煮熟,然後冷凍起來。"公民龔女士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天津餐飲業表示,有的賣酸梅湯的店裡不是店裡梅等原料煮熟的,因為畢竟太費時費力,用酸梅花晶代替了。這不僅友善,一中風就可以喝,價格也很便宜。
記者搜尋大衆常用的電商平台,發現很多餐廳用酸梅花晶、商業酸梅醬正在網上銷售,銷量非常高。這樣,用這樣一種産品"合成"酸梅子湯的價格是非常"成本效益"的,比如一個酸梅子醬包裝,标有"低商業成本,高利潤"的字樣,并詳細标注一桶酸梅醬可以換成45升水,做成50公斤的酸梅湯。以每杯250毫升計算,可沖泡成約200杯酸梅湯。換算成這78元一桶酸梅醬,每杯酸梅湯的成本,酸梅糊是0.39元。另一箱酸梅水晶15袋售價158元,每袋含量680克,150克酸梅水晶可以換成1.2L水,大約可以在餐館裡做成領帶。算一算,一般賣38元一條的酸梅湯,生産成本(不算水)約3.5元。
此外,這種"混合"版的酸梅湯,并不被認為是"無添加",而是含有多種添加劑。如網上銷售的酸性李子醬配料表,又含有果糖糖漿、白砂糖、水、梅子、山楂、甘草、食用鹽、食用香精、檸檬酸、DL-蘋果酸、焦糖色、檸檬酸鈉、味精、安賽蜂蜜、阿斯巴甜、山梨酸鉀。從這些成分中,除了梅子等成分外,還有香料,四種糖,以及顔色和防腐劑。
天津餐飲業人士認為,比如餐館賣酸梅湯不是商家自己用簡單的梅酒等做的,應該向消費者表達,但不能用模糊的概念出售。
記者 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