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興化市位于江蘇省中部,自古以來興旺發達,從南宋到清末,興華共有262人,中年軍人93人,中原1人。在這93人中,有34人來自同一條街,即興化舊城區中心的儒家街。
儒家街因北宋範仲墩的"儒家紀念碑"而得名,在這條文化古街上,不僅擁有星光熠熠的名勝古迹、文化景觀,包括古民居、古廟、古刹、古匾、古園林、古巷道和一些異域古樹,還儲存了"再香府"、"金石第一"等建築。明代翟項武威、高谷家、揚州八大奇異鄭盤橋樓、"揚州學派"早期代表人物,由科學家任陳進、任大昭祖籍、國主李景岩家等衆多名人在興化故居的故鄉都位于這條街上。
儒家街上設定了很多牌匾,從東到西多達幾十塊,如為範中墩設立"文正坊",表彰李春芳的"大學作坊",為明朝江西巡邏講解"忠誠正直廣場",為宗辰設立"中原人才廣場"等13個。儒家街也是古老的"文廟"的所在地。
現在儒家街由當地政府"老為老"改造,依然保持着老古董的韻味。同時,興化市也充分利用這些古建築,在儒家街設立了"畢飛宇工作室",舉辦了"文學沙龍",為興化地區的文學愛好者服務。此外,在碧飛宇工作室廣場設立書屋,增訂書籍,為市民提供免費閱讀空間,并由著名作家和興化文學愛好者組成的作家團隊,志願值班,為中國小生指導閱讀寫作。
(邢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