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實行最嚴厲的管控措施!泰安嚴守耕地保護紅線

實行最嚴厲的管控措施!泰安嚴守耕地保護紅線

近日,記者從泰安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獲悉,為加強農田保護體系建設,嚴格遵守農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泰安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印發了《關于加強耕地保護嚴格執法監督落實意見》, 圍繞建立耕地保護機制,嚴格控制,完善補充農田項目管理,加強執法監督,完善"田長制度",完善對農田保護19項"硬性措施"的考核和懲治。

建立耕地保護共同責任機制。落實耕地保護"黨政責任",要求各級黨委全面負責本行政區域内農田保護和執法的監督,黨和政府以同志為首要責任人。加強各部門共同責任,明确各有關部門職責分工,并要求保護耕地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主動進取,密切配合。為建立面談問責機制,市自然資源廳根據核實和填寫情況的地圖,向縣(市、區)、功能區和鄉鎮(街道)違法土地排名高提出黃牌警告,連續三次黃牌警告,直接進入市政府預警面談名單;

最嚴格的控制措施已經到位。進行測繪調查,充分掌握城市耕地的實際情況。加強對耕地使用管理,明确耕地利用優先權,嚴禁盲目決策違法占用耕地作項目建設、糧食生産功能區和永久基礎農田重點糧食生産。對永久性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加強對各類永久性基本農田建設布局的嚴格限制,任何機關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改變用途。全面遏制耕地"非農業化",嚴格控制"非糧食化"。對新出現的非法占用耕地問題"零容忍",一起尋找,一起停止,一起調查,堅決拆除和恢複耕作。統籌項目土地保障工作,堅決遏制"無保障先建"、"并排建設"等非法用地行為。

完善補充耕地項目管理。加大土地整治力度,推進土地整治規模和區域化,增加耕地量。加強項目管理後,明确管理主體、護理人員、管理責任和管理效果,護理期限不得少于5年。實施名額統籌管理,完善"三位一體"耕地名額協調機制,主要以縣級補充耕地為輔,以市級統籌為輔,以跨區域調劑為輔。耕作層剝離再利用後的土壤主要用于提高新耕地和耕地的品質。

加強自然資源規劃的執行和監督。加強日常執法監督,全面建立"嚴上達""零容忍"工作導向,完善"早發現、早停、嚴查懲"的工作機制,明确查處責任,頻頻違法、頻域、列入重點監管對象,實行多層次公告、預警面談、上市監管、區域限制、 增加相關違規行為和其他措施。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嚴肅查處非法占用耕地、非法開采、湖泊開采、人造景觀、"大棚"等各類非法用地問題。對不報告、報告、調查案件的,應當追究責任,追究責任。

完善"田長制"基層農田保護制度。建立縣、鄉、村、地四級耕地保護機制,明确各級田間主管在耕地保護和執法監督方面的職責。加強對天昌的管理考核,細化考核内容、考核步驟、考核标準、考核方法,嚴格獎懲。評估是将自查與抽查、每日評估和年終評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的。轄區農田保護和執法監督成效突出,縣、鄉級田長和機關評定為優秀,并安排相關名額和項目,給予相應傾斜,對考核不合格的田長進行通報和批評。

完善考核獎懲機制。建立耕地保護激勵機制,每年為建立建設用地提供部分已付使用費。對耕地保護效果突出的縣(市、區)和功能區,應當給予财政獎勵。嚴格評估耕地保護責任目标,将落實耕地保護制度納入高品質發展綜合績效考核,将評價結果作為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上司幹部問責和自然資源資産上司幹部留給稽核耕地保護不力的重要依據和執法監督工作 依法追究責任。(《大衆報》和《大衆日報》客戶記者曹如峰、田雲龍、張文軒、韓長青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