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政協委員講“遼甯故事”│李曉波:蒙醫藥煥發新光彩

李曉波, |中國政協委員"遼甯故事":萌醫藥煥然一新

李曉波,新市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少數民族)政協委員

政協委員講“遼甯故事”│李曉波:蒙醫藥煥發新光彩

李曉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遼甯孟醫院院長

遼甯燕鑫是蒙古醫藥的發源地,一代又一代的蒙古醫人肩負起使命,抓住改革發展的機遇,一次又一次地進行了華麗的改造,從最初的衛生資源匮乏、條件差、裝置少,正在逐漸走向規範化、規範化的發展軌道。

蒙古醫學是蒙古勒津部落在長期狩獵、遊牧和耕作生活中,以及飲食、生活、醫藥和外治中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蒙古醫學技術和醫學理論,具有民族特色和區域特色。早在明清時期,蒙古鹿金(玉門縣)瑞英寺等多座寺廟就成立了"門巴紮倉(蒙古醫學院)",培養了4000多名蒙古醫生,為東北三省和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肅等省區輸送了一大批優秀的蒙古醫人才, 為中國蒙古醫藥産業的傳承、發展奠定了基礎。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國策的光輝照耀下,在黨和各級政府的正确上司和親切關懷下,國寶蒙古醫藥受到了高度重視。1952年,第一所蒙古醫學院成立,1960年成立祖國醫學(蒙古醫學)研究所,1970年成立蒙古藥廠,1978年恢複新的蒙古醫學研究所,1981年開始正式運作,從那時起,蒙古醫學得以蓬勃發展,生根發芽,遍地開花。

政協委員講“遼甯故事”│李曉波:蒙醫藥煥發新光彩

門巴紮倉

目前,燕鑫在蒙古擁有7家醫療機構,已形成以遼甯省蒙古醫醫院、鑫盟藥業有限公司為龍頭,以鄉鎮醫院為樞紐,以村和社群衛生診所為網絡底的蒙古醫藥産業基地。遼甯省蒙格醫科醫院是全國民族重點醫療醫院,遼甯省是全國唯一一家集醫學、科研、教學、制藥、康複、預防保健、旅遊文化七位一體的"三級甲"國家級醫院,開設了33家專科門診,其中血液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醫學重點專科等,患者遍布全國近15家。 國家。2007年,"蒙古醫治療再生性貧血"被列入國家中醫藥總局"十一五"重點專項建設項目,2011年8月,經多中心驗證,蒙古醫治療血腐(再屏障)效率達91.4%,治愈緩解率65.7%,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燕鑫蒙藥業有限公司始建于1970年,是全國首家成立的蒙古藥品生産企業,1997年被國家民政委等部委準許為國家藥品生産企業,2013年,"玉藥業"商标被評為"遼甯省著名商标",生産了六種劑型, 七個系列,60種蒙中藥。2018年7月,玉蒙縣被中國醫學會評為"蒙古醫學發源地",2020年10月,著名蒙古醫白鳳鳴工作室在遼甯中醫藥大學正式成立,成為傳承和弘揚中醫藥文化的重要載體。

政協委員講“遼甯故事”│李曉波:蒙醫藥煥發新光彩

上圖,遼甯省孟氏醫院左1醫養聯合分院,右1阜新門診部

通過省、市各級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将新門醫療事業的發展納入遼甯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四五"規劃,确立了規範化、規範化、産業化的目标。"傳承精髓,保持正确的創新","中西醫重"、"中醫強省"等一系列激動人心的政策和保障,給蒙古藥騰飛的翅膀。(新華社、中國通訊社記者陶淑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