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閻錫山身邊的“紅色大少”,被捕後寫了兩份自白書,新中國成立後卻“準其重新入黨”

作者:文彙網
他是閻錫山身邊的“紅色大少”,被捕後寫了兩份自白書,新中國成立後卻“準其重新入黨”

趙宗福

生而為偉人

趙宗甫在燕京大學讀書時,校長斯圖爾特·雷登(Stuart Redden)給了他一句評論:"生來就是一個偉人,心胸堅強。"這八個字為我們提供了他傳奇經曆的鑰匙。

趙宗甫的父親趙代文,1867年出生于山西省五台縣東治鄉的一個農家。1905年,39歲的趙代文穿越日本,到東京洪文學院學習。在那裡,他和山上的五名台灣同胞成為了輪到莫的對立面,并加入了聯盟。次年,他帶着炸彈回國,進入上海後,掩護攜帶炸彈的廬山順利通關,展現了他人的勇氣和智慧。

革命後,燕錫山掌管山西軍政,趙德文一直是山西政壇上第二重要的人物,享有哥哥和軍師的美譽。此外,他還在國家政府中擔任重要職務,如内政部長和監察局局長。

頭腦很激烈

也許是因為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趙宗甫小時候就比較任性了。中學時,趙宗甫在金山中學讀書。随着他的思想變得越來越"左傾",他遇到了一個名叫潘建業的人(一個說潘敬業)。潘是山西省壽陽市人,剛從日本留學回來,就改名為張盤石,參加了革命,成為《人民日報》的創始人之一。

潘建業和趙宗甫由趙的妹妹見面。由于興趣相似,潘某和趙某一起去當家教。1932年,趙宗重新進入燕京大學,潘菁也來到北平從事地下活動。

趙宗甫和他的同志和學生,筆者常說:趙宗福于1933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入黨後,他"參加了國際情報鬥争的行列,開始了縱向上司,單線聯系的組織和情報活動"。常姓張,長期從事情報工作,後來作為太原情報站站長,接到了趙宗發出的大量資訊,是以他應該是對的。

随後,趙宗福和"衣架郎當"趙忠為自己線下開發。趙忠忠是燕錫山進階職員趙偉蓮的兒子,是以有人分别稱他們兩人為"紅少"和"紅少"。

他是閻錫山身邊的“紅色大少”,被捕後寫了兩份自白書,新中國成立後卻“準其重新入黨”

抗日戰争期間,趙代文、嚴錫山等人在克努特波拍照

長期潛伏

抗日戰争爆發後,趙宗甫接受了新的任務:傳回山西,打入泸溪山集團,擷取新的戰略情報。

起初,趙宗甫擔任範婷上司的第二戰區野戰動員委員會(戰地運動協會)宣傳科科長,聯系了中國共産黨常駐黨員程子華。

1940年秋,趙宗甫和智力展被派往重慶中央訓練團訓練。在此之前,趙宗甫娶了晉溪一個農民的女兒,從事高度機密的情報工作。女人不知道該逃到哪裡去被收養,因為沒有文化,我們隻知道她叫"快樂的孩子"。兩人結婚後,趙宗甫給了她姓趙,取了一個和聲的名字"黑河"。開悟的趙代文對兒子的選擇并不滿意,反而不得不接受。

1947年底,趙宗甫首次出任山西省新聞廳廳長,次年擔任教育部代理主任。随着内戰的進行,太原成為一座被圍困的孤獨之城。為了配合外圍攻擊,趙宗甫不僅通過情報傳播出去,很多學生從太原派出,還利用他們把情報發出去。l 948年8月,他被逮捕後被軟禁,向趙宗甫供認不諱。在這種情況下,他以假投降的形式寫了兩份供詞,這兩份供詞雖然他暫時逃脫了,但埋藏了隐患。在被軟禁期間,他繼續利用一切可能發送資訊。

他是閻錫山身邊的“紅色大少”,被捕後寫了兩份自白書,新中國成立後卻“準其重新入黨”

趙宗福和妻子唯一的照片

到1949年2月,他還繪制了太原的混合城堡和壕溝隧道的地圖,并将它們送出,這受到前線指揮鍊的高度評價。此外,他還想策劃一場軍隊起義,通過封鎖來掩護更多的人。然而,這項工作受到解放區智力展示的影響,并沒有實作。

1949年3月底,閻錫山飛往南京開會。梁華前方問他怎麼對付趙宗甫。因為他和趙代文的友誼。他被告知不要放開自己。後來梁曾想毒死趙宗甫,但因為潮水已經退去,沒能成功。

1949年4月24日,趙宗福在解放軍攻占太原後獲救。與此同時,他的忏悔也成為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

經過仔細檢查,他得出結論,這是"政治叛亂的行為......"但是,考慮到"趙的供詞沒有危害黨的組織",後來又"繼續不知疲倦地工作......推翻前一個供詞,是以"可以允許重新入黨"。

1949年9月,趙宗甫任山西省政府委員、文教委副主任、文教廳廳長、山西大學副校長等職務。

——摘自《作家文摘》第259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