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星觀察丨成都,需要什麼樣的未來社群?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成都常住人口超過2000萬,居全國第四位。同時,近日,成都位列2021年畢業生就業首選城市第四位。

吸引力在哪裡?澳博西南區董事總經理謝玲表示,"未來社群"可能是成都的答案。

在今天(20日)釋出的《2021年上半年成都房地産市場報告》中,成都優質寫字樓市場、零售物業市場和倉儲物流市場均呈現快速上升趨勢。

例如,成都的優質寫字樓市場上半年淨吸納量約為34萬平方米,較去年底增長63.9%,位居全國第四。例如,随着成都産業的不斷更新,成都上半年制造業租賃需求大幅反彈,絕對吸納值是2020年全年的三倍。

在謝玲看來,成都人才、企業在高速培養時期,源于對高品質辦公空間的需求更加迫切,同時,零售物業更加多元化的投資和載體,帶動消費場景在文化、園區等方面多元度呈現,"未來成都将探索包容與創新的新定義"。"

"未來美麗公園社群"

5月12日,成都市在"成都環城生态公園周邊區域規劃與優化會議"上提出了"園區城市美好生活與未來社群的建立立設"。

其中,要求以成都環城生态園為基礎,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場所,大力推進生态價值轉化,統籌園城美好生活未來社群,承載園城展示區、生态價值轉化示範區、優質生活體驗區、國際旅遊度假區。

紅星觀察丨成都,需要什麼樣的未來社群?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當天釋出的報道顯示,與封閉式購物中心相比,成都社群商業特别是露天項目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從2021年開始,供應量攀升,同時城市更新被企業轉型所取代的也正在興起,共同推動市場供給的多元化發展。

資料顯示,2021年,26個新零售物業、購物中心、鄰裡/社群商務和城市更新/存量改造的比例分别為44.6%、44.5%、10.9%,上半年開工項目為香港彙天地、王府井Diskovery、華西水壩等。另一方面,開發商不斷通過土地自建、輕資産、存量轉換等方式為成都增碼,進一步推動供給側多元化,逐漸進入長期趨勢。

"'未來美麗公園社群'是成都'公園城'和'未來社群'相結合的原創發展理念。據澳博德國航天中國戰略咨詢部負責人陳雪海介紹,成都通過打造"創意生産、未來生活、宜居生态"的城市場景,将生态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和城市發展價值,為未來城市發展樹立了新的範式。

值得注意的是,打造"未來美麗的公園社群"也需要"他山的石頭"的體驗。

陳雪海特别提到了倫敦下利哈河谷社群——與成都環路類似,倫敦環城綠化帶也經曆了與城市的接連隔離,城市公共空間的綠色鍊條和推動城市産業創新的綠色楔子相繼建成。下谷是一個典型的綠色楔形工業走廊,通過吸引企業和人才,它已成為倫敦第四大商業區。

"公園場景"

"2021年是成都零售樓市的重要一年。謝玲認為,将多元化的消費空間、場景開發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創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環境,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就品牌方面而言,未來定位也有新的方向,鑒于自身定位和嘉賓群體新人像的考慮,在多元化的載體中做精準選擇。

紅星觀察丨成都,需要什麼樣的未來社群?

紅星報指出,今年上半年,成都71.4%的零售項目打造了"公園景觀",如世茂廣場3萬平方米的戶外景觀公園、香港會天田"高樹疊水"場景,謝玲透露,營運商是按照"公園城"建設的,再加上疫情後消費者對自然生态和開放空間的青睐。

例如,作為全國"公園城市"的第一地,成都在園區内種下了工業、創意、住宅、公共服務、商業等多種功能,使"園區+"經濟和戶外經濟得到大力發展。

但謝玲也提到,下半年這一趨勢将持續下去,以及綠色場景和品牌業務互動之間的消費者互動已經成為行業關注的問題,如何犧牲這麼大的面積來打造綠色園區,以換取更多的消費落地成為勝利的關鍵。

另一方面,随着消費者更加注重購物場景帶來的情感體驗,城市IP也形成了新的消費場景。謝玲表示,商業項目将城市肌理、人類曆史植入商業空間,整體主題創作,如鐵像廟水街、東門城井等。在這種情況下,購物場景和消費體驗對"新成都人"的價值明顯提升。

紅星記者嶽嶽

編輯:張柴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有望獲獎!)

紅星觀察丨成都,需要什麼樣的未來社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