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淦女士到馮先生——作為教師的馮沅君

作者:光明網

(報告)

作者:張克力(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

從淦女士到馮先生——作為教師的馮沅君

馮玉君(左)與丈夫陸維茹

學習一點傳記

馮玉軍(1900-1974),河南省唐河市。作家,學者。1922年畢業于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漢語系,192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研究院國學系。1932年,他與丈夫陸維茹一起在法國學習,并于1935年在巴黎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任教于金陵女子大學、北京大學、複旦大學、安徽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東北大學、山東大學。曾任山東大學教授、副校長。著有短篇小說集《滾滾》、《春痕》、《灰色劫案》、古典文學、《中國詩史》、《南戲》、《古戲說回》等。

從淦女士到馮先生——作為教師的馮沅君

馮玉軍

馮玉君是5月4日以後嶄露頭角的優秀女作家,筆名"龔女士"。她也是一位有成就的學者和老師,她一生都在教學和教育。作為作家和學者,她的文學作品和學術研究成果一直受到關注,但相對而言,人們對她作為老師的關注較少,讨論較少。

其實,教人育人是馮某人生的重心。她曾經告訴她的學生,"自從我上大學教書以來,我洗過手,沒有寫過小說。因為老師面對的是學生,工作是神聖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時間是恒定的,不能容忍一心一意地使用,一旦錯了孩子,那就太大了。

從淦女士到馮先生——作為教師的馮沅君

馮玉君早期小說集,卷

投身于教育,死而死

1917年,馮玉君進入北京女子師範學校(1919年改為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負責學業。1921年5月4日,她在《晨報》上發表的"五四紀念館"中寫道:"教育被認為是國家的根本事業,應該特别擴大。現在情況如何?在首都下,沒有教育的局面,雖然近期略有恢複希望,但風雨飄搖的局面,未來仍不确定。各省呢?裁員和停課的費用也不時聽到。1922年5月15日至6月23日,馮玉軍參加了由胡曉石老師率領的"國内教育旅行團",走訪了金、鄂、蘇、越南。她非常投入地通路,仔細觀察,耐心地通路,每天寫日記。她的日記後來發表在《早報》上。從她的日記中,我們可以看出,她非常關心教育,有自己的想法。參觀太原國立師範學校,"我們剛從醫院出來,就看到五六個年輕人,扛着泥土、磚塊,從西向東,看到他們的衣服簡約,而且手腳的樣子,隻當泥瓦匠。後來,有人說方志就是這所學校的學生,他們就是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我真的很佩服十二分。當他們離開時,他們——學校的辦事員——也會把學校學生從勞動産品上,送我們很多,我真的很後悔!"生産勞動實踐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馮玉君對此表示欽佩,表明她對教育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參觀武昌的模範國小,"走近禮堂,看到挂有時露出的智語,日常事件簡單明了地寫在上面。這種事情我認為對學生非常有用,比那句冷酷無聊的格言要好得多。我一直主張,國小教育,無論如何,總是想讓學生的感情盡可能地發展,這群擁有真、善、美的小天使,如果用不費吹灰之力去教育來彌補,讓他失去了原有的純真,簡直就是對世界至高無上的藝術的破壞,剝奪了人們的藝術愉悅, 它的罪真是不可原諒啊!"這種強調國小生的發展,讓學生的身心健康愉快發展,應該說是符合教育規律的。值得注意的是,馮玉君還是一名22歲的大學生。

從師範學校畢業後,馮玉軍以研究所學生身份進入北京大學學習,然後投身于教人育人事業。自1925年春至今,直到她去世,除了在法國攻讀博士學位外,她還一直擔任高等教育教學職務,先後在金陵女子大學、中法大學、複旦大學、暨南大學、中國公立學校、安徽大學、北京大學、天津女子師範學院、武漢大學、中山大學、東北大學等學校工作。1947年考山東大學,1974年逝世。馮玉君到高等院校任教,由于目前動蕩不安,體育運動仍然頻繁,有一些個人家庭生活不幸,病态折磨,她經曆了一場坎坷的災難,身心受到一般人無法承受的壓力。她很痛苦,她很辛苦,但她從未跌倒過,總是為自己的教學崗位挺身而出。

1973年,她因癌症住院,最關心的是教學、正念還是教學,還讓丈夫陸薇等給她帶了教學參考書。在她去世之際,在恍惚中,她還要求護士幫她給學生講課。她離開了這個世界,在她的課堂教學崗位上。

從淦女士到馮先生——作為教師的馮沅君

《曆代中國詩歌選集》作者:林昱和馮偉的君主

放棄愛心,專心教學

馮玉君的興趣愛好是多方面的。她是一位作家,出版了小說,詩歌和散文,至今仍受到贊賞。她是一位學者,她的許多學術著作,其中許多仍然是關于人們的案例。她是英語和法語的翻譯,并有重要的翻譯。她上高等教育後,雖然對上述許多方面仍然感興趣,不斷努力,取得了不少成績,但她能夠斬首相愛,始終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學和教學中,教育人們。

馮先生剛登上大學講壇時,已經出版了各種各樣的書,有相當的名氣,然後名氣越來越大,有作家、學者、博士。博士、教授、才華橫溢的女性等衆多桂冠,但她作為高等院校的教師,在5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從來不隻是憑知識、才華、名氣、随便,而是一直踐行認真嚴謹、一絲不苟的教學原則。

馮老師在備課時一直很用心,每門課都有詳細的講課。有些課程她已經談過很多次了。但每次她談到這些課程時,她都必須為它們做準備,考慮到不同的主題和新研究成果的出現。從目前存放的各種備案的講義可以看出,有些演講稿是重寫的,有些是根據原文增删的。有些單詞讀不清,隻需查字典,仔細寫在講題紙上即可。1956年山東大學中文系學生史佳林回憶說,1957年,馮先生在年級時告訴他們元曲:"很多學生的作業裡還有錯别字,對于中文系的學生來說還沒到期,希望你們查字典,我讀了我一生中的大部分書, 字典經常在檔案中。硬檢查字典是消除拼寫錯誤的完美方法,并且沒有捷徑。"馮先生認真備課,已經養成了習慣,習慣變得自然,甚至給幾個人去咨詢,她也是精心準備的。她指導的研究所學生陳啟祥回憶說,有時她輔導研究所學生,她事先就寫出詳細的大綱,一絲不苟。1962年,當馮先生總結自己輔導研究所學生的經曆時,談到了大綱的好處:"確定指導有重點,不遺漏。遇到應該回答很多問題,而且指導時間不夠,導師隻能談重要的事情,中學可以交給研究所學生自己拿下自己的樣子......為此,雖然我覺得寫大綱很費時,但我總是堅持下去。她從不花時間準備課程和編寫教程大綱,并說她"指導兩個小時或三節課,其中大部分是一天。

除了備課外,馮老師一直非常重視教材的準備,付出了很多努力。她根據教學需要準備了多種教材,其中一些已經正式出版,如與陸偉合著的《中國詩歌史》、《中國文學簡史》、北京大學于國恩教授、中山大學王琵思教授共同編輯的《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大綱》等。 以及北京大學林偉教授共同編輯的《中國詩歌選集》,大量講義尚未出版。她認為,教材應該"盡量滿足學生的要求和水準"。她的教材和講義是為不同的科目寫的。她非常清楚編寫教材的困難,并強調需要為編寫教材提供研究依據。1952年,她對自己的侄女、北京大學教授鳳琦說:"編纂教科書并不容易,這也可以說明編輯們的思想了解力很強,不能蒙上陰影。教材的編纂也需要研究作為依據,否則,對孩子來說沒有錯。"

馮先生的教材準備,無論是講義還是教科書,一直貫穿始終,是一種認真細緻的精神。她與林薇共同編纂了《中國詩歌選集》,是針對高校中文系詩歌選題課程準備的教材,共1000首詩,評選有三次征求專家意見,最後确定。全書分為兩部分,接下來是兩部分。從周到唐代編輯,由林偉編輯。從宋朝編纂到5月4日,由馮先生編輯。兩位主編除了舉行三次正式會議外,還經常交流資訊和意見。馮先生的主編,與會者與德東、袁世碩、朱德才、郭豔麗、趙賢元有關。作為主編,馮先生履行了主編的職責。她負責起草遴選,審查初稿,組織讨論并最終确定。她還負責注釋北宋的所有詩歌,大部分南宋詩歌以及所有晉元詩歌。從初稿到終稿,可以看到很多馮先生修改後的筆迹。在寫作過程中,她的一位助手,"對創作吳偉業的兩首詩,根據共同的資訊,做了一個粗略的推斷,還在手稿的一端貼了一張紙條,根據材料","但馮先生在最終版本中,但重新檢查,并提出了确切的答案。當她向助手解釋改變的依據時,她在一篇長篇大論中說:"學習不能寬泛、敷衍,也不能讓人渾濁,應該努力把問題講清楚。"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馮先生作為主編一直都很細心、盡職盡責。

從淦女士到馮先生——作為教師的馮沅君

山東大學校園内的陸維茹和馮偉軍的雕像。資訊圖檔

創新方法,靈活教學

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方面,馮玉君在遵循傳統的同時,特别注重探索和創新。

馮玉君一生中教過很多課程,除了基礎課程外,還開了幾門選修課。當她講課時,她以文本為基礎,但從未遵循劇本。文學史和作家作品的研究屬于人文學科,其中一些屬于基礎知識,但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豐富的人文精神和審美品味。老師和聽衆專注于了解和體驗。馮先生談起文學史、作家作品,感情特别濃厚。盧的家鄉是1949年的一名年級學生,他回憶說:"馮先生的講座很感人。曾說過王偉的詩《雨塵的玉城》她以"三重堆疊"的方式背誦,文字流速很快,就像密碼一樣,讓同學們大笑起來。還有一次談明朝松散的詞曲作者王攀的《特朗普》,馮先生朗誦、表演和欣賞,還記得她的眉毛飛揚的樣子。馮先生在課堂上教學中的情感投入,1949年大學生趙懷清還記得:"有一次,她說蘇東坡的話'NungNujiao',一個不該背誦的詞:'大江洞,海浪,千古人......她的解釋,完全沉浸在作品中,充滿了對成千上萬古代文章的熱愛。我記得她在講台上踱步,盯着前方的舉止。這個詞是在空氣中寫下的,她說話有力。雖然外表柔弱,但傳達了文字的精神,蘇語的感受到了極緻。自然也令人難忘,馮先生說李慶召的話"慢音""尋找,冷清......",當它完全是另一種氣氛時。另一種無字朗誦,聲音是低背的,如抽泣,充滿水的溫柔,話語送入聽衆的耳膜,讓人動。不經意間,發現她的眼睛閃爍着晶瑩剔透的淚水。餘俊先生高度贊賞元代劇《關漢清》中的每個人,高度評價管漢青不屈不撓的鬥志和《杜瑜錯》這部作品。當她朗誦《我是一個熱氣騰騰的不煮不熟的不平的油炸不爆裂時的銅豌豆》時,聲音高亢而有力,充滿感染力,也顯露出了她愛恨交織的清晰性格。"優秀的文學作品,是作者真摯感情的自然表達,每部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同的作品的心情也是不同的。馮先生講課時,講出了不同作者的作品,位于這個地方,充滿了真摯的感情,并說了出來。

馮先生講課時,常有頓悟,随時随地玩。1953年級的學生郭同文回憶說,1954年春天,馮先生正在教人參詩歌,"這時,她雖然正在從病中恢複過來,但剛開始講課時神清氣爽,嗓音很強。她畫畫了"天山雪歌送蕭志回北京"和"雪歌送軍士回京"的風景。說起"突然像一夜的春風,成千上萬的梨花",她向窗外望去:校園梨花盛開,白如雪,春風掀起了一片梨花飛翔。她深情地講道:"詩人用春風吹過北風,梨花比雪花還多。多麼深刻,多麼獨特!同時也表明:寒冷的日子也蘊含着明媚春天的到來,展現了詩人在寒冷中的樂觀!自古以來,就有很多關于春風的詩作,春風的詩比北風還多,這是第一首。'"

馮先生特别重視課後輔導環節。她像課堂教學一樣認真負責,有自己的探索和特點。注重個人輔導,也要注重團體輔導。

馮先生的個人輔導大多是在家裡。她為了輔導有針對性,盡可能提前收集學生提出的問題,仔細準備,然後仔細講解,即使有時不好,也要按時進行輔導。大約在1957年上半年,馮先生輔導中國老年人。1955年的年級生吳昌華回憶說:"當我們在高年級準備寫一篇學年的論文時,我選擇了"論牡丹亭"的題目,出乎意料的是,馮玉軍先生是我的指導老師。這樣我們就可以獲得更多的聯系,每周有一個晚上去找她。每次她來到家裡,她都已經在會議室裡等着了。當時她身體不好,沒說幾句話,經常咳嗽,但她還是煞費苦心地給我們指導、解釋。在解釋之前大聲朗讀。令我驚訝的是,她是如此的虛弱,但大聲朗讀是有力的,有節奏的,似乎仍然在我耳邊回響。她對我們很友善,沒有一個小教授的書架,仔細地回答了我們幼稚的問題。"

馮先生的群體咨詢往往與"集體回答"相結合。在馮的傳記第305頁,她還在1959年的教學中創造了一種"集體答案"的教學方法。所謂集體答題是"經過個别輔導、個人閱讀,她讓學生交出閱讀筆記,同時将疑難問題放在一起",她"在複習筆記時,将學生提出的問題梳理歸納歸納,給學生'集體回答'。在她回答完問題後,學生也可以提出完整的問題,然後老師和學生開始讨論。在老師的問題結束時,她依次"測試"學生:讓你閱讀她安排的舊文本;要求你寫一行關于你的評論的文字;或者問你一兩個問題來回答。"這種集體輔導,集體回答問題,指導閱讀,寫閱讀筆記,找問題,問題自然地聯系在一起,有嚴格的要求,也有引導靈感,既有針對性,又活潑活躍,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後來,"當她的學生想起老師的時候,他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是馮先生的'妍'和'力',打消了大家的慣性,引導我們前進。"

教學時間長,雙向互動

1964年9月,馮玉軍與她指導下的研究所學生張忠剛交談,說:"教學永遠是漫長的。"'教學看起來不錯'在有些老師中聽起來像是一句口頭禅,其實是真的,将來你成為一名老師,你會意識到的。在他5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馮老師相信這個道理,并能夠實踐它。

馮先生在教學過程中,特别是在備課、輔導和撰寫教材時,總是要閱讀、參考大量的文獻,但她從不抄襲,而是反複閱讀,勤奮思考,寫成詳細的演講稿。在這個過程中,經常會有新的發現。她不僅将這些新發現豐富到教學内容中,還激發了新的研究興趣,進而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為學術界提供了許多新事物。

1939年,馮先生在中山大學教袁劇時,發現了三本關于王世甫生平的素材,她不敢倉促做出決定。此後,她從孫凱迪和王繼思先生的作品中看到了新的素材,并請王先生向陳先生詢問他的觀點的依據,這産生了她自己的一些推論,并被寫成一篇題為"王世甫的一生的探索"的論文。1956年秋冬之交,在山東大學年度科學報告會議上,她就這一主題作了學術報告并進行了讨論。讨論結束後,馮先生繼續修改,該書于1957年發表在《文學研究》雜志上。

在編纂《中國曆代詩選》時,馮先生注重質疑,發現了很多新問題。這樣一本書選自清代吳偉業的作品《圓歌》和《楚兩生行》,這兩部作品的寫作時間,馮先生并沒有按照前面的陳述,而是閱讀了很多相關作品,仔細查了一下,從中找到了一些例子,認為《圓歌》在順濟七年(1650年)之前和之後, 康熙早年的"楚兩生"。她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教科書中,還寫了《吳偉業的兩個時期——讀詩的問題之一》,發表在《文學史》雜志上。

關愛學生,貼近學生

馮玉君與學生相處融洽,不是說所謂師資尊嚴,而是倡導師生互相尊重、互相關愛、真誠、平等。

在抗日戰争期間,她和盧先生支援進步學生,并在經濟上幫助他們中的一些人。在東北大學任教時,一位同學的母親生病了,沒有錢治病,他們給了他錢幫助她治病。在青島山東大學任教後,青島解放前夕,李希凡上了馮先生的課,中間遇到經濟困難,馮先生親自給李希凡先生的兄妹送了40個銀圈。1962年初,馮先生的研究所學生陳啟祥因病去世,父親因病重逝。馮先生知道後,立即拿出一百元錢,讓她趕快寄回家。任何與馮先生關系密切的人都知道,她的生活很簡單,她不能再花一分錢。但對學生來說,卻大方,不害羞。

馮先生很高興與他的學生交流,他們也喜歡接近她。盧的家鄉回憶:1952年,他和幾個同學在畢業前夕去看馮偉軍。"她和我們談論經驗,治理,寫作。她告訴我們,她小時候一直纏着腳,隻能放手,是以現在她穿着皮鞋,塞了一些棉絮,她不能走得很辛苦。我隻是想,平時馮先生走路真的有點"扭來扭去"的樣子。馮先生感慨萬千地說:一個人要反抗社會氛圍,反抗潮流,這是非常困難的,隻有極少數優秀的人才能做到。說到寫作,我們問她是否還打算寫小說。她歎了口氣,說:"佐伊女士寫的小說差不多是三代人以前寫的,她寫不起。沒能達到魯迅先生的期望,沒辦法!"

1952年前後,1951年級學生趙懷清和幾個同學到馮玉君家看老師。後來他回憶說:"書優雅安靜,到處都是書的氣息。每個人都暢所欲言。她簡要地問了我們學前的經曆,然後談到了文學,關于生活,關于盛大的曆史,以及很多好話。記得先生說過:"你進入大學文科、文學、曆史、哲學應該打好基礎,古典文學才是基礎。古代文學不好,白話不好。"她主張大學在幾年内至少要背誦上百本精選的古籍,古詩越往回,越多越好。"于軍先生談得非常感興趣。話說之間,一大盤黃成成花生糖一直是我們的"風卷雲"。先生臉上飄浮着善良,顫抖着,從櫃子裡拿出一個盤子,在安定下來之前,有點魯莽的性格的同學說:"馮先生,你在法國學習的時候,你的腳會造成很多麻煩嗎?"這種簡單而無關緊要的問題讓我們為他感到焦慮。沒想到,馮先生沒有想,笑了笑,龍回答說:"沒難,學孟立軍,外面的靴子就行了。'"

雖然馮先生知識淵博,著有許多有影響力的著作,但她從不談這些著作。她沒有引起轟動,她沒有展示她的才華,她對世俗的名字沒有興趣。她真誠地、自然地與學生交談。這是人文教育形成的真誠和本質。她與同學們的談話,充滿了真摯的美好和美的情趣,從各個方面的師生關系密切。從教人、教人的角度來看,這種對話,就像雨露一樣,可以起到"細膩靜音"的長期效果,學生很難在課堂和書本上接受教育。

古人說:"老師、人的榜樣也是。"馮先生在她一生的教學生涯中,在做好講道的同時,特别注重體育教育,自以為是,積極向上的心,自然會影響學生。她憑借善良、求真、美的人格魅力,如雨露,滋潤學生的心靈。

馮先生的副博士生尚大祥回憶說:"1960年秋天,"濟南長期的雨災"。周二下午是馮先生研究所學生的時間,大雨停不下來。馮玉君住在老學校,但班在新學校,兩個地方相距四五裡,都是泥濘的莊稼。那年老人的花甲,也是雙"解放腳",怎麼走這麼長的田野路!學生們非常焦慮,以至于家裡沒有電話。讨論完結果後,派了一個男孩騎自行車去老學校,這樣馮先生改天再回來上課。什麼,騎自行車的人剛剛上路,但她拿着一把傘,背着書包蹒跚地走過來。女學生趕緊把她放進屋裡,讓她換上幹鞋,抱怨她不該來這麼大雨。但如果她無事可做,她說:"看看雨,我會早點上路。幸運的是,袋子沒有濕。說完,她打開課本,拿出一疊卡片,開始上課,"一個被腳纏住的60歲男生,為了準時上課,冒着大雨,隻撐着雨傘,背着書包,提前四五英裡踏上了泥濘的小路, 蹒跚地跋涉到水上跋涉,終于準時到達課堂。嚴謹自律,不畏艱辛,以身作則,以行為為本,此情比言語和教學更好,深深地感動了學生,教育了學生。

教學比言語更重要。馮先生做到了。

光明日報(2021年1月11日)

來源:Guangming.com-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