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淦女士到冯先生——作为教师的冯沅君

作者:光明网

(报告)

作者:张克力(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

从淦女士到冯先生——作为教师的冯沅君

冯玉君(左)与丈夫陆维茹

学习一点传记

冯玉军(1900-1974),河南省唐河市。作家,学者。1922年毕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汉语系,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院国学系。1932年,他与丈夫陆维茹一起在法国学习,并于1935年在巴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任教于金陵女子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曾任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著有短篇小说集《滚滚》、《春痕》、《灰色劫案》、古典文学、《中国诗史》、《南戏》、《古戏说回》等。

从淦女士到冯先生——作为教师的冯沅君

冯玉军

冯玉君是5月4日以后崭露头角的优秀女作家,笔名"龚女士"。她也是一位有成就的学者和老师,她一生都在教学和教育。作为作家和学者,她的文学作品和学术研究成果一直受到关注,但相对而言,人们对她作为老师的关注较少,讨论较少。

其实,教人育人是冯某人生的重心。她曾经告诉她的学生,"自从我上大学教书以来,我洗过手,没有写过小说。因为老师面对的是学生,工作是神圣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时间是恒定的,不能容忍一心一意地使用,一旦错了孩子,那就太大了。

从淦女士到冯先生——作为教师的冯沅君

冯玉君早期小说集,卷

投身于教育,死而死

1917年,冯玉君进入北京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改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负责学业。1921年5月4日,她在《晨报》上发表的"五四纪念馆"中写道:"教育被认为是国家的根本事业,应该特别扩大。现在情况如何?在首都下,没有教育的局面,虽然近期略有恢复希望,但风雨飘摇的局面,未来仍不确定。各省呢?裁员和停课的费用也不时听到。1922年5月15日至6月23日,冯玉军参加了由胡晓石老师率领的"国内教育旅行团",走访了金、鄂、苏、越南。她非常投入地访问,仔细观察,耐心地访问,每天写日记。她的日记后来发表在《早报》上。从她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出,她非常关心教育,有自己的想法。参观太原国立师范学校,"我们刚从医院出来,就看到五六个年轻人,扛着泥土、砖块,从西向东,看到他们的衣服简约,而且手脚的样子,只当泥瓦匠。后来,有人说方志就是这所学校的学生,他们就是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我真的很佩服十二分。当他们离开时,他们——学校的办事员——也会把学校学生从劳动产品上,送我们很多,我真的很后悔!"生产劳动实践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冯玉君对此表示钦佩,表明她对教育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参观武昌的模范小学,"走近礼堂,看到挂有时露出的标语,日常事件简单明了地写在上面。这种事情我认为对学生非常有用,比那句冷酷无聊的格言要好得多。我一直主张,小学教育,无论如何,总是想让学生的感情尽可能地发展,这群拥有真、善、美的小天使,如果用不费吹灰之力去教育来弥补,让他失去了原有的纯真,简直就是对世界至高无上的艺术的破坏,剥夺了人们的艺术愉悦, 它的罪真是不可原谅啊!"这种强调小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愉快发展,应该说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值得注意的是,冯玉君还是一名22岁的大学生。

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冯玉军以研究生身份进入北京大学学习,然后投身于教人育人事业。自1925年春至今,直到她去世,除了在法国攻读博士学位外,她还一直担任高等教育教学职务,先后在金陵女子大学、中法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中国公立学校、安徽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女子师范学院、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大学等学校工作。1947年考山东大学,1974年逝世。冯玉君到高等院校任教,由于目前动荡不安,体育运动仍然频繁,有一些个人家庭生活不幸,病态折磨,她经历了一场坎坷的灾难,身心受到一般人无法承受的压力。她很痛苦,她很辛苦,但她从未跌倒过,总是为自己的教学岗位挺身而出。

1973年,她因癌症住院,最关心的是教学、正念还是教学,还让丈夫陆薇等给她带了教学参考书。在她去世之际,在恍惚中,她还要求护士帮她给学生讲课。她离开了这个世界,在她的课堂教学岗位上。

从淦女士到冯先生——作为教师的冯沅君

《历代中国诗歌选集》作者:林昱和冯伟的君主

放弃爱心,专心教学

冯玉君的兴趣爱好是多方面的。她是一位作家,出版了小说,诗歌和散文,至今仍受到赞赏。她是一位学者,她的许多学术著作,其中许多仍然是关于人们的案例。她是英语和法语的翻译,并有重要的翻译。她上高等教育后,虽然对上述许多方面仍然感兴趣,不断努力,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她能够斩首相爱,始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和教学中,教育人们。

冯先生刚登上大学讲坛时,已经出版了各种各样的书,有相当的名气,然后名气越来越大,有作家、学者、博士。博士、教授、才华横溢的女性等众多桂冠,但她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师,在5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从来不只是凭知识、才华、名气、随便,而是一直践行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教学原则。

冯老师在备课时一直很用心,每门课都有详细的讲课。有些课程她已经谈过很多次了。但每次她谈到这些课程时,她都必须为它们做准备,考虑到不同的主题和新研究成果的出现。从目前存放的各种备案的讲义可以看出,有些演讲稿是重写的,有些是根据原文增删的。有些单词读不清,只需查字典,仔细写在讲题纸上即可。1956年山东大学中文系学生史佳林回忆说,1957年,冯先生在年级时告诉他们元曲:"很多学生的作业里还有错别字,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来说还没到期,希望你们查字典,我读了我一生中的大部分书, 字典经常在档案中。硬检查字典是消除拼写错误的完美方法,并且没有捷径。"冯先生认真备课,已经养成了习惯,习惯变得自然,甚至给几个人去咨询,她也是精心准备的。她指导的研究生陈启祥回忆说,有时她辅导研究生,她事先就写出详细的大纲,一丝不苟。1962年,当冯先生总结自己辅导研究生的经历时,谈到了大纲的好处:"确保指导有重点,不遗漏。遇到应该回答很多问题,而且指导时间不够,导师只能谈重要的事情,中学可以交给研究生自己拿下自己的样子......为此,虽然我觉得写大纲很费时,但我总是坚持下去。她从不花时间准备课程和编写教程大纲,并说她"指导两个小时或三节课,其中大部分是一天。

除了备课外,冯老师一直非常重视教材的准备,付出了很多努力。她根据教学需要准备了多种教材,其中一些已经正式出版,如与陆伟合著的《中国诗歌史》、《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大学于国恩教授、中山大学王琵思教授共同编辑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等。 以及北京大学林伟教授共同编辑的《中国诗歌选集》,大量讲义尚未出版。她认为,教材应该"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和水平"。她的教材和讲义是为不同的科目写的。她非常清楚编写教材的困难,并强调需要为编写教材提供研究依据。1952年,她对自己的侄女、北京大学教授凤琦说:"编纂教科书并不容易,这也可以说明编辑们的思想理解力很强,不能蒙上阴影。教材的编纂也需要研究作为依据,否则,对孩子来说没有错。"

冯先生的教材准备,无论是讲义还是教科书,一直贯穿始终,是一种认真细致的精神。她与林薇共同编纂了《中国诗歌选集》,是针对高校中文系诗歌选题课程准备的教材,共1000首诗,评选有三次征求专家意见,最后确定。全书分为两部分,接下来是两部分。从周到唐代编辑,由林伟编辑。从宋朝编纂到5月4日,由冯先生编辑。两位主编除了举行三次正式会议外,还经常交流信息和意见。冯先生的主编,与会者与德东、袁世硕、朱德才、郭艳丽、赵贤元有关。作为主编,冯先生履行了主编的职责。她负责起草遴选,审查初稿,组织讨论并最终确定。她还负责注释北宋的所有诗歌,大部分南宋诗歌以及所有晋元诗歌。从初稿到终稿,可以看到很多冯先生修改后的笔迹。在写作过程中,她的一位助手,"对创作吴伟业的两首诗,根据共同的信息,做了一个粗略的推断,还在手稿的一端贴了一张纸条,根据材料","但冯先生在最终版本中,但重新检查,并提出了确切的答案。当她向助手解释改变的依据时,她在一篇长篇大论中说:"学习不能宽泛、敷衍,也不能让人浑浊,应该努力把问题讲清楚。"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冯先生作为主编一直都很细心、尽职尽责。

从淦女士到冯先生——作为教师的冯沅君

山东大学校园内的陆维茹和冯伟军的雕像。信息图片

创新方法,灵活教学

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方面,冯玉君在遵循传统的同时,特别注重探索和创新。

冯玉君一生中教过很多课程,除了基础课程外,还开了几门选修课。当她讲课时,她以文本为基础,但从未遵循剧本。文学史和作家作品的研究属于人文学科,其中一些属于基础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品味。老师和听众专注于理解和体验。冯先生谈起文学史、作家作品,感情特别浓厚。卢的家乡是1949年的一名年级学生,他回忆说:"冯先生的讲座很感人。曾说过王伟的诗《雨尘的玉城》她以"三重堆叠"的方式背诵,文字流速很快,就像密码一样,让同学们大笑起来。还有一次谈明朝松散的词曲作者王攀的《特朗普》,冯先生朗诵、表演和欣赏,还记得她的眉毛飞扬的样子。冯先生在课堂上教学中的情感投入,1949年大学生赵怀清还记得:"有一次,她说苏东坡的话'NungNujiao',一个不该背诵的词:'大江洞,海浪,千古人......她的解释,完全沉浸在作品中,充满了对成千上万古代文章的热爱。我记得她在讲台上踱步,盯着前方的举止。这个词是在空气中写下的,她说话有力。虽然外表柔弱,但传达了文字的精神,苏语的感受到了极致。自然也令人难忘,冯先生说李庆召的话"慢音""寻找,冷清......",当它完全是另一种气氛时。另一种无字朗诵,声音是低背的,如抽泣,充满水的温柔,话语送入听众的耳膜,让人动。不经意间,发现她的眼睛闪烁着晶莹剔透的泪水。余俊先生高度赞赏元代剧《关汉清》中的每个人,高度评价管汉青不屈不挠的斗志和《杜瑜错》这部作品。当她朗诵《我是一个热气腾腾的不煮不熟的不平的油炸不爆裂时的铜豌豆》时,声音高亢而有力,充满感染力,也显露出了她爱恨交织的清晰性格。"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作者真挚感情的自然表达,每部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同的作品的心情也是不同的。冯先生讲课时,讲出了不同作者的作品,位于这个地方,充满了真挚的感情,并说了出来。

冯先生讲课时,常有顿悟,随时随地玩。1953年级的学生郭同文回忆说,1954年春天,冯先生正在教人参诗歌,"这时,她虽然正在从病中恢复过来,但刚开始讲课时神清气爽,嗓音很强。她画画了"天山雪歌送萧志回北京"和"雪歌送军士回京"的风景。说起"突然像一夜的春风,成千上万的梨花",她向窗外望去:校园梨花盛开,白如雪,春风掀起了一片梨花飞翔。她深情地讲道:"诗人用春风吹过北风,梨花比雪花还多。多么深刻,多么独特!同时也表明:寒冷的日子也蕴含着明媚春天的到来,展现了诗人在寒冷中的乐观!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关于春风的诗作,春风的诗比北风还多,这是第一首。'"

冯先生特别重视课后辅导环节。她像课堂教学一样认真负责,有自己的探索和特点。注重个人辅导,也要注重团体辅导。

冯先生的个人辅导大多是在家里。她为了辅导有针对性,尽可能提前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仔细准备,然后仔细讲解,即使有时不好,也要按时进行辅导。大约在1957年上半年,冯先生辅导中国老年人。1955年的年级生吴昌华回忆说:"当我们在高年级准备写一篇学年的论文时,我选择了"论牡丹亭"的题目,出乎意料的是,冯玉军先生是我的指导老师。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联系,每周有一个晚上去找她。每次她来到家里,她都已经在会议室里等着了。当时她身体不好,没说几句话,经常咳嗽,但她还是煞费苦心地给我们指导、解释。在解释之前大声朗读。令我驚訝的是,她是如此的虛弱,但大聲朗讀是有力的,有節奏的,似乎仍然在我耳邊回響。她对我们很友善,没有一个小教授的书架,仔细地回答了我们幼稚的问题。"

冯先生的群体咨询往往与"集体回答"相结合。在冯的传记第305页,她还在1959年的教学中创造了一种"集体答案"的教学方法。所谓集体答题是"经过个别辅导、个人阅读,她让学生交出阅读笔记,同时将疑难问题放在一起",她"在复习笔记时,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梳理归纳归纳,给学生'集体回答'。在她回答完问题后,学生也可以提出完整的问题,然后老师和学生开始讨论。在老师的问题结束时,她依次"测试"学生:让你阅读她安排的旧文本;要求你写一行关于你的评论的文字;或者问你一两个问题来回答。"这种集体辅导,集体回答问题,指导阅读,写阅读笔记,找问题,问题自然地联系在一起,有严格的要求,也有引导灵感,既有针对性,又活泼活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后来,"当她的学生想起老师的时候,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是冯先生的'妍'和'力',打消了大家的惯性,引导我们前进。"

教学时间长,双向互动

1964年9月,冯玉军与她指导下的研究生张忠刚交谈,说:"教学永远是漫长的。"'教学看起来不错'在有些老师中听起来像是一句口头禅,其实是真的,将来你成为一名老师,你会意识到的。在他5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冯老师相信这个道理,并能够实践它。

冯先生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备课、辅导和撰写教材时,总是要阅读、参考大量的文献,但她从不抄袭,而是反复阅读,勤奋思考,写成详细的演讲稿。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有新的发现。她不仅将这些新发现丰富到教学内容中,还激发了新的研究兴趣,进而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新事物。

1939年,冯先生在中山大学教袁剧时,发现了三本关于王世甫生平的素材,她不敢仓促做出决定。此后,她从孙凯迪和王继思先生的作品中看到了新的素材,并请王先生向陈先生询问他的观点的依据,这产生了她自己的一些推论,并被写成一篇题为"王世甫的一生的探索"的论文。1956年秋冬之交,在山东大学年度科学报告会议上,她就这一主题作了学术报告并进行了讨论。讨论结束后,冯先生继续修改,该书于1957年发表在《文学研究》杂志上。

在编纂《中国历代诗选》时,冯先生注重质疑,发现了很多新问题。这样一本书选自清代吴伟业的作品《圆歌》和《楚两生行》,这两部作品的写作时间,冯先生并没有按照前面的陈述,而是阅读了很多相关作品,仔细查了一下,从中找到了一些例子,认为《圆歌》在顺济七年(1650年)之前和之后, 康熙早年的"楚两生"。她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教科书中,还写了《吴伟业的两个时期——读诗的问题之一》,发表在《文学史》杂志上。

关爱学生,贴近学生

冯玉君与学生相处融洽,不是说所谓师资尊严,而是倡导师生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真诚、平等。

在抗日战争期间,她和卢先生支持进步学生,并在经济上帮助他们中的一些人。在东北大学任教时,一位同学的母亲生病了,没有钱治病,他们给了他钱帮助她治病。在青岛山东大学任教后,青岛解放前夕,李希凡上了冯先生的课,中间遇到经济困难,冯先生亲自给李希凡先生的兄妹送了40个银圈。1962年初,冯先生的研究生陈启祥因病去世,父亲因病重逝。冯先生知道后,立即拿出一百元钱,让她赶快寄回家。任何与冯先生关系密切的人都知道,她的生活很简单,她不能再花一分钱。但对学生来说,却大方,不害羞。

冯先生很高兴与他的学生交流,他们也喜欢接近她。卢的家乡回忆:1952年,他和几个同学在毕业前夕去看冯伟军。"她和我们谈论经验,治理,写作。她告诉我们,她小时候一直缠着脚,只能放手,所以现在她穿着皮鞋,塞了一些棉絮,她不能走得很辛苦。我只是想,平时冯先生走路真的有点"扭来扭去"的样子。冯先生感慨万千地说:一个人要反抗社会氛围,反抗潮流,这是非常困难的,只有极少数优秀的人才能做到。说到写作,我们问她是否还打算写小说。她叹了口气,说:"佐伊女士写的小说差不多是三代人以前写的,她写不起。没能达到鲁迅先生的期望,没办法!"

1952年前后,1951年级学生赵怀清和几个同学到冯玉君家看老师。后来他回忆说:"书优雅安静,到处都是书的气息。每个人都畅所欲言。她简要地问了我们学前的经历,然后谈到了文学,关于生活,关于盛大的历史,以及很多好话。记得先生说过:"你进入大学文科、文学、历史、哲学应该打好基础,古典文学才是基础。古代文学不好,白话不好。"她主张大学在几年内至少要背诵上百本精选的古籍,古诗越往回,越多越好。"于军先生谈得非常感兴趣。话说之间,一大盘黄成成花生糖一直是我们的"风卷云"。先生脸上飘浮着善良,颤抖着,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盘子,在安定下来之前,有点鲁莽的性格的同学说:"冯先生,你在法国学习的时候,你的脚会造成很多麻烦吗?"这种简单而无关紧要的问题让我们为他感到焦虑。没想到,冯先生没有想,笑了笑,龙回答说:"没难,学孟立军,外面的靴子就行了。'"

虽然冯先生知识渊博,著有许多有影响力的著作,但她从不谈这些著作。她没有引起轰动,她没有展示她的才华,她对世俗的名字没有兴趣。她真诚地、自然地与学生交谈。这是人文教育形成的真诚和本质。她与同学们的谈话,充满了真挚的美好和美的情趣,从各个方面的师生关系密切。从教人、教人的角度来看,这种对话,就像雨露一样,可以起到"细腻静音"的长期效果,学生很难在课堂和书本上接受教育。

古人说:"老师、人的榜样也是。"冯先生在她一生的教学生涯中,在做好讲道的同时,特别注重体育教育,自以为是,积极向上的心,自然会影响学生。她凭借善良、求真、美的人格魅力,如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灵。

冯先生的副博士生尚大祥回忆说:"1960年秋天,"济南长期的雨灾"。周二下午是冯先生研究生的时间,大雨停不下来。冯玉君住在老学校,但班在新学校,两个地方相距四五里,都是泥泞的庄稼。那年老人的花甲,也是双"解放脚",怎么走这么长的田野路!学生们非常焦虑,以至于家里没有电话。讨论完结果后,派了一个男孩骑自行车去老学校,这样冯先生改天再回来上课。什么,骑自行车的人刚刚上路,但她拿着一把伞,背着书包蹒跚地走过来。女学生赶紧把她放进屋里,让她换上干鞋,抱怨她不该来这么大雨。但如果她无事可做,她说:"看看雨,我会早点上路。幸运的是,袋子没有湿。说完,她打开课本,拿出一叠卡片,开始上课,"一个被脚缠住的60岁男生,为了准时上课,冒着大雨,只撑着雨伞,背着书包,提前四五英里踏上了泥泞的小路, 蹒跚地跋涉到水上跋涉,终于准时到达课堂。严谨自律,不畏艰辛,以身作则,以行为为本,此情比言语和教学更好,深深地感动了学生,教育了学生。

教学比言语更重要。冯先生做到了。

光明日报(2021年1月11日)

来源:Guangming.com-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