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牛國棟:孔子還是莊子?馬遠《孔丘像》的誤讀

作者:古籍

馬淵的《孔秋肖像》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是藝術史上"公認"的南宋畫家、宋代孔子肖像的真品。但是,有各種證據表明,這幅畫并不是馬淵的真實形象,畫中的人物不是孔子,而是莊子。李立初認為這幅畫是于少松《莊子肖像》的模型,但根據筆者的調查,這幅畫的抄本來自1920年《泰晤士報畫周刊》出版的一幅名叫馬淵的"孔子像",兩者都是民國收藏家狄平子的舊收藏。而《時代畫周刊》中的這尊"孔子像"來自于少松收藏的《莊子畫像》。是以,現存的馬元"孔秋"應該是馬元"莊子"的型号,其生産時間應該是1920年以後。

牛國棟:孔子還是莊子?馬遠《孔丘像》的誤讀

馬媛的《孔秋肖像》一書是一本彩色的書

27.7厘米×23.1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一、馬媛的"莊子"與馬媛的"孔秋"關系

在周繼軒編輯的《周繼軒的書》中,有馬源《莊子》(無配圖)的介紹:"莊子畫像,軸心"。收藏:原龍之旅俞的漢克塘。影印本:《戈德斯通書籍和繪畫》,第28期。按語言:非莊子形象,馬淵《孔子像》(即《孔秋雕像》)一書頁。"

也就是說,周繼璇認為,《金石畫》中發表的《莊子像》屬于一部假作,馬原"孔秋像"的原作。學者李立初認為,馬源的《孔秋》應該是馬源的《莊子》。

周繼軒、李立初提到的《馬原的莊子肖像》最初發表于1934年《金石》第6期。

牛國棟:孔子還是莊子?馬遠《孔丘像》的誤讀

宋馬欽的父親莊子被影印在《金石報》上

第3版,1934年11月5日(第一份影印本)

《金石畫》是《東南日報》的特刊,創刊于1934年9月15日,"每五期出版一期,第三期開刊",創始人是于少松本人。他不僅是當時知名的報社經營者,也是著名的收藏家,收藏的書籍、金石畫和繪畫大多都還不錯。通過第一至第二十五期《金石畫》目錄,不難看出其藏品的豐富性。因為餘文生收藏的馬峾《壯子》在第六期《金石畫》中的影印比例很小,有些細節無法分辨,是以《金石畫》又重新放大了馬元《莊子》的印刷。通過第二張放大影印本我們可以看到,這幅畫标的标題是"宋馬耀父親畫莊子畫",圖檔右側标題為:"北宋馬瑤父親畫莊子,明香子精書小圖"。于是,第六期期刊刊登這幅畫,确實弄錯了馬源的名字,在第二版重印時,編輯糾正了這個錯誤,其标題更加具體嚴謹。但這次又犯了一個新的錯誤,馬媛的活動被寫錯了。因為馬媛是南宋畫家,卻在标題上卻是"北宋之父"。

牛國棟:孔子還是莊子?馬遠《孔丘像》的誤讀

宋馬的父親畫了《壯子》,影印在《金石畫報》上

第 2 版,1935 年 6 月 25 日(第二份影印本)

根據圖中的數字,篩網密封辨別如下:

1.神;2.子精;3.梅林秘籍;4.物品元印;5.梅林堂;6.梅林鑒賞篇;7.神的産物;8.子永寶;9.子景父印;10.梅林鑒賞章;11-18. 模糊不清。

從印章可以看出,所有印章中的1到10号都印有元項,說明這幅"莊子肖像"至少在明代就已經存在過(當然不排除僞造的可能性)。如果将這幅畫與紫禁城藏族馬玄的"孔秋肖像"進行比較,我們發現兩者的相似性非常高。

那麼,現有的"孔秋"真的像李立初說的,馬原是"莊子"的模式嗎?如果是這樣,為什麼造假者不用印章來模仿它,會不會像李立初推測的那樣,可能是"造假者陷入困境,會不會是手頭上的假印章随便蓋章幾下"?我們不必急于下結論,再看看民國時期《泰晤士報圖檔周刊》上刊登的馬元《孔子》地圖。

《時代畫周刊》"孔子雕像"

如前所述,馬原的《莊子》曾兩次在1934年和1935年的《金石畫報》上發表,但早在1920年,《泰晤士報圖檔周刊》就在同一期第19期上刊登了《孔子像》(以下簡稱《泰晤士報》"孔子")。

牛國棟:孔子還是莊子?馬遠《孔丘像》的誤讀

馬媛的《孔子肖像》影印于《時代影業周刊》

1920 年 10 月 8 日,第 4 版

從影印材料上看,這幅馬原《孔子像》是一幅紙質肖像,圖檔上沒有銘文、印刷、銘文等資訊。幀尺寸比較緊湊,不知道是不是出于版面調整的原因才把它切成這個,還是圖檔本來會這樣,還不可能驗證。如果将《時代孔子像》與現存的《孔秋畫》進行比較,你會發現兩者的相似性遠高于馬原的《莊子》。如下圖所示,現存《孔秋畫像》和《時代》《孔子像》中人物頭部的輪廓、發際線的高度、凝視前方的外表都非常相似,甚至眉弓邊緣的細微扭曲也相似。

牛國棟:孔子還是莊子?馬遠《孔丘像》的誤讀

從左到右的頭部比較圖

故宮博物院藏族馬鈞"孔球"時代"孔子像"馬原"莊子"

如下圖所示,現存的"孔秋"和"孔子像"人物的右臂和胸前兩條線之間有一段縫隙,但在馬原的《莊子肖像》中,這兩條線交叉在一起。從肘部轉彎處的線條可以看出,前兩幅畫中的三幅雖然非常接近,但沒有相交,而《莊子》中的三條線卻相交。

牛國棟:孔子還是莊子?馬遠《孔丘像》的誤讀

服裝圖案的對比圖從左到右

如下圖所示,結構越複雜,線條越密集,越能顯示時代"孔子"和馬原"孔秋"的相似性,兩幅圖檔的結構輪廓根據作者在測繪軟體中的"疊加"比較,發現兩張圖表的輪廓幾乎可以達到重疊的程度, 但筆的線條、厚度、強度等略有不同。但是雖然他們和馬原的莊子雕像在外觀上相似,但遠沒有交彙的程度。

牛國棟:孔子還是莊子?馬遠《孔丘像》的誤讀

基于此,筆者認為,現存的"孔秋像"與時代"孔子像"存在臨沂複制關系。那麼,誰是兩人的母親,誰是抄襲者?從兩幅畫的線條品質來看,泰晤士報《孔子像》中的線條強烈、線條清晰、果斷而流暢,而馬原"孔秋"線筆緩慢猶豫,不連貫,也有節奏感,線條的始至終未知,描摹痕迹十分明顯,雖然筆有"震顫筆", 但無"金錯刀"筆的強度,顯得柔和無力,雖然線條有"漏樓"的形式,卻沒有"漏樓"筆的含義。

綜上所述上述原因,筆者認為,現存的"孔秋像"應該以《泰晤士報》《孔子像》從臨沂出發。是以,李立初認為,馬原的《孔秋畫像》可能是新中國成立初期臨沂玉紹宋藏馬梓的《莊子》這種說法可能不準确。不過,于少松的藏族馬鈞《莊子肖像》雖然在輪廓的形狀和一些細節上與上述兩位"孔子"有一定的差異,但人物整體的造型、線條密度程度,以及服裝的風格、顔面貌、身體動态等特征都非常相似, 應該與"孔丘"和"孔子像"密切相關。既然這三幅畫有着如此密切的關系和相似性,為什麼兩幅畫被認為是孔子的形象,而另一幅卻被認為是莊子的形象呢?

三、是莊子還是孔子

要弄清上述三幅畫中的人物究竟是孔子還是莊子,首先要梳理一下現存的莊子或孔子的肖像,考察它們有哪些相似的特征,然後做出更合理的判斷。台北故宮博物院有一套"賢者再全身"的書頁,原本屬于清宮南府藏品,藝術史學家普遍認為是明代著名的宮廷專業畫家。這套頁長達46頁,描繪了46位世代聖賢,其中兩幅是孔子和莊子的肖像。

牛國棟:孔子還是莊子?馬遠《孔丘像》的誤讀

《孔子肖像》一書《聖君聖人的全身》墨迹

28.6cm×21.8cm 台北故宮博物院

牛國棟:孔子還是莊子?馬遠《孔丘像》的誤讀

《聖人聖人全身》一書被墨迹化

兩頁中的孔子和莊子似乎有些相似,但兩者之間也有明顯的差別,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物服裝邊緣的裝飾圖案。

李立初的提示或許最有說服力,他認為畫家身穿莊子長袍邊緣的豹紋印花,就是在傳達一種"黑豹隐藏"的理念。後世以"黑豹藏身"來比較哪一個隐居、幹淨利落的自剿,要區分"不擇吃東西養肥身體"的官員。延伸的意思也指一些在野外隐士的身體,等待機會移動,東山重新意向。莊子的人生遠非幸福,雖然他做過《孟縣畫圓曆史》,但曆史書和傳記都一緻認為他"終生不",屬于真正意義上的"黑豹藏身",而不是"黑豹藏身"、"黑豹變"等延伸感。是以,畫家用豹紋服裝裝飾,展現莊子"黑豹隐秘"的生活特點,非常貼切。

牛國棟:孔子還是莊子?馬遠《孔丘像》的誤讀
牛國棟:孔子還是莊子?馬遠《孔丘像》的誤讀
牛國棟:孔子還是莊子?馬遠《孔丘像》的誤讀
牛國棟:孔子還是莊子?馬遠《孔丘像》的誤讀

電視劇《長安12點鐘》中,道士李瑜、陶君皇帝宋惠宗、經冠"老祇變X"和馬原"孔秋"佩戴同一法則

通過對現存元代和明代莊子圖像的共同特征,發現除了"黑豹印花"的相似特征外,還有一個共同特征,那就是莊子的額頭并不像現存的馬玄"孔秋"和《泰晤士報》"孔子"誇張突出那樣誇張。

此外,學術界對于曆代孔子像的研究成果也比較豐富,羅成麗和孔祥民兩位學者已經對國内外現有的孔子像進行了比較全面的梳理和收藏,在《孔子在畫像》一書中共收錄了150尊孔子像。雖然這些孔子像看起來不一樣,但找不到孔子像的額頭擡高,而且兩位作者都沒有包括馬淵的《孔秋肖像》,可見他們也對這幅畫像持懷疑态度。是以,現存的馬淵"孔秋"和時代"孔子像"并不具備前幾代人孔子像傳統的普遍特征。

牛國棟:孔子還是莊子?馬遠《孔丘像》的誤讀
牛國棟:孔子還是莊子?馬遠《孔丘像》的誤讀

元代畫家華祖利的《玄門十子》中莊子的肖像是用石頭和木刻版畫的趙孟軒的《十子》寫成的

小結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馬苑"孔秋像"并非真,圖中的人物不是孔子,而應該是莊子,其模型于1920年發表在《泰晤士報畫周刊》上,兩者其實都是狄平子的舊收藏。但當孔子雕像在《泰晤士報圖檔周刊》上發表時,現存的馬元孔球似乎并沒有被"複制",是以應該是在1920年以後制作的。而在《泰晤士報圖檔周刊》影印的《孔子像》中很可能是"親"的,于少松曾經收藏過馬元的《莊子》,但臨沂因為明清"書行"造型特征的沖擊,莊子額頭部分故意突出,使人物呈現出某種"神"階段。

雖然它們具有同樣重要的曆史價值,但這不能是馬原"孔球"可以繼續被稱為馬元真理由,至少我們應該稱它為"馬元莊子"或(川)馬元"莊子"。(摘錄)

來源:藝術雜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