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交子弟 | 父親王雨田在非洲的故事(一) 蘇丹

作者:外交官說事兒

前言

他的父親王玉田是從軍隊中挑選出來的第一批被派往新成立的外交部的幹部之一,在那裡他工作了27年(1950-1977),他的經曆和故事令人着迷。但随着時間的流逝,許多記憶開始模糊。死羊補牢還為時不晚,現在記錄下那些過去的記憶,一是表達懷舊,二是在曆史上留下印記。

父親在外交活動中總是幹淨利落,穿着得體。有時滿臉,有時微笑,有時說狠話,有時談笑。從外面看,人們知道他是一位訓練有素的外交官。父親知識淵博,談當下的古理論,并排介紹,讓聽衆喜歡讀,父親的口才相當不錯,有條理,邏輯性好,如完成文章是一篇不容修改的文章;

外交子弟 | 父親王雨田在非洲的故事(一) 蘇丹

王玉田(1914-1977)

(照片由王敏偉提供)

在他父親的外交生涯中,他在非洲工作了最長的時間,曾擔任駐三個非洲國家的大使,并擔任過駐蘇丹,肯亞和剛果大使。1964年,周永康總理通路14個非洲國家期間,父親時任外交部西亞和北非司司長,全程陪同他通路非洲國家。

外交子弟 | 父親王雨田在非洲的故事(一) 蘇丹

1964年,周恩來總理通路14國歸來時,毛澤東主席在首都機場迎接他。毛主席與代表團成員王玉田(右1)握手。(照片由王敏偉提供)

在政治、生活和氣候方面,非洲國家與一些發達國家相去甚遠。父親在工作中從不挑胖瘦,不比較,不談條件,組織安排工作的地方,有認真工作。父親們在非洲工作,嚴格執行防止大國沙文主義的政策,不是為了貧窮,不是為了避免痛苦。互相尊重,尊重風俗習慣,平等相處,對人有禮貌。

外交子弟 | 父親王雨田在非洲的故事(一) 蘇丹
外交子弟 | 父親王雨田在非洲的故事(一) 蘇丹

1964年,周恩來總理通路14個國家歸來,在首都機場受到中國上司人毛澤東和劉少奇的歡迎。王玉田(右圖7)。

講一些小故事,說明父親在非洲期間對工作和生活的熱愛,隻有了解了這種愛,他才能了解父親的無私奉獻。

蘇丹

蘇丹

外交子弟 | 父親王雨田在非洲的故事(一) 蘇丹

01 蘇丹的悶熱

他的父親王玉田是1959年至1962年中國駐蘇丹的第一任大使。在廣大市民眼中,對這個炎熱、幹燥、沙漠國家來說,作為大使,是一項"艱苦的工作"。但父親克服了困難,堅持工作,把任務做好了。

蘇丹是非洲第三大國家,也是世界第16大國家。它位于撒哈拉沙漠的東端,是一個非洲國家,以"熱帶大陸"和"幹旱大陸"的名字命名。

蘇丹每年有兩個炎熱而艱難的夏天。"從地理上講,蘇丹位于赤道和北部回歸線之間,是世界上最熱的國家,陽光直射,"天文學家解釋說。一年中,太陽有兩次經過蘇丹,一次從北腳趾到南,一次從南回歸線到北回歸線。"

這讓我想起了古代"拍攝後日"的曆史寓言:天空中有十個太陽,晝夜的光芒和散發的熱量,使人陷入高溫,導緻地球上的植物枯萎,河流破裂。幸好有一位人稱後方為大人,決心殺了九個太陽的人,從此人們就過上了舒适的生活。

外交子弟 | 父親王雨田在非洲的故事(一) 蘇丹

撒哈拉沙漠

但上帝是不公平的,地上有些人過着極度寒冷的日子,有的人過着極度炎熱的日子,差別在于雄鹿的欣賞。蘇丹是一個處于高溫狀态的國家。當我提到蘇丹時,我立刻想到了一年悶熱的天氣,無盡無煙的沙漠,自然會頭皮麻木,口幹舌燥。

02 世界爐"烘烤"測試

有一年,我的父母回家度假,我問他們在蘇丹是否很熱。他們說天氣很熱。我又問了一遍,天氣有多熱。是以我的父母告訴我他們在蘇丹的生活。

蘇丹首都喀土穆被稱為"世界熔爐",夏季氣溫高達50攝氏度,最高表面溫度為70攝氏度。通常的溫度計放置在日光下,水銀柱将沖到頂部。由于在沙漠中,樹木不是很好生長。外出時,車子找不到陰涼處停車,隻能暴露在陽光下。坐在車裡,如果你的手碰到門或其他硬物,就會産生靜電,就好像它被電死了一樣。駕駛員必須戴上手套,否則方向盤或門把手會燃燒或起泡。

至于裝滿冷水的軍用水壺,比如抓一把茶葉,在沙漠裡挑一個坑把鍋放進去,喝熱開水,幾分鐘後泡茶都不是問題。把雞蛋放在沙子裡吃的傳說并不離譜。這在中國的沙漠中很常見,更不用說在世界上最熱的地方了。

外交子弟 | 父親王雨田在非洲的故事(一) 蘇丹

蘇丹的家園

由于天氣炎熱,喀土穆的居民平均每年有七個月睡不好覺。居民的房屋,四面方形的白色土牆,屋頂上有一大塊厚窗簾,白天遮蓋,遮擋陽光,晚上打開,通風過夜。

不僅僅是炎熱,沙塵暴頻發。喀土穆位于沙漠地區,有紅色的土壤。每年,當氣溫從5月到7月達到頂峰時,它經常伴随着大風和沙塵暴,有時伴随着傾盆大雨,當地人稱之為"Habb"。

在喀土穆,"Habb"的平均年規模超過20倍。大"哈布"強勢而來,突然黑雲壓頂,風,亂七八糟,飛沙飛走了石頭。有時在爆炸之後,傾盆大雨變得越來越重,就像瀑布一樣。每當沙漠熱沙塵暴吹來時,塵埃是如此之厚,以至于很難從3米外看到現場。風吹起了沙子和岩石,有時高達2000米。雖然一家人關上了門窗,但飄揚的黃沙卻沒有進去,即使在房間裡也能感受到沙子的氣息。

沙塵暴過後,室内和室外到處都有幾英寸的黃沙。房子睡不着,我不得不搬到露天睡覺,有時剛睡完,又來了一場暴風雨。

外交子弟 | 父親王雨田在非洲的故事(一) 蘇丹

沙塵暴

父母每年至少花八到九個月的時間在陽台或院子裡睡覺。睡前灑水冷卻地面,在離牆幾步遠的地方鋪一張床,否則就像在烤箱旁睡覺一樣。當沙塵暴來臨時,門窗必須關閉,否則沙塵暴過後,房子會留下厚厚的沙子。每次沙塵暴來臨時,炎熱是無法忍受的,你需要在一夜之間移動幾次才能入睡。七八次很多,那麼今天晚上連睡覺都睡不着。

大使館的每個人都有2-3張床,室内,室外和地下室,在轉移時易于使用。管道中的水不需要燃燒或加熱,可以洗澡。蘇丹政府在法律上是兼職的,但大使館仍然實行八小時工作制。學習會都是在下午,有的同志把冰巾放在額頭上去脫熱,堅持工作。每天喝20杯冰鎮或檸檬水來保濕。

由于蘇丹的氣候幹燥,汗水一出來就會從毛孔中蒸發,是以皮膚總是光滑的,不像在潮濕的天氣裡出汗,是以不要覺得全身粘着不好。一年中隻有兩個月是喀土穆最舒适的天氣,溫度合适。

03 戈登殺死蘇丹

蘇丹首都喀土穆位于埃塞俄比亞的青尼羅河和烏幹達的白尼羅河交彙處。蘇丹總督府是一座面向青尼羅河的三層白色宮殿,外觀古樸簡約。奧斯曼帝國于1821年入侵蘇丹,并于1834年建造了"克裡姆林宮"宮殿,在那裡他擔任了13屆總督。

在19世紀70年代,英國殖民主義入侵後,宮殿被重新設計并改造成英國總督府。總統府的主樓是英語單詞"Britain"的第一個字母中的"E"形狀。整個建築從南到北,底部有"E"字樣,面向綠樹成蔭的綠色尼羅河。主樓的附樓後面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半圓形花園。總統府的景色,形狀像英國女王的王冠。

在中國近代史上,中國最可恥的事情就是焚燒圓明園林。1860年10月6日至17日,英法軍将公園的财寶掠奪了11天,可悲的是,英法聯軍搶走了世界上的财寶——圓明園,然後放火焚燒,使其被毀。圓明園的廢墟,訴說着中國在寒風雨中的仇恨和仇恨。

外交子弟 | 父親王雨田在非洲的故事(一) 蘇丹
外交子弟 | 父親王雨田在非洲的故事(一) 蘇丹
外交子弟 | 父親王雨田在非洲的故事(一) 蘇丹

查理·戈登(Charlie Gordon)是英法聯軍的英國總司令,曾參與1860年焚燒人民币,後來成為蘇丹總督,在這座宮殿中被蘇丹人民殺害。

1885 年 1 月,當馬赫迪上司的叛亂分子沖進喀土穆并圍攻總督官邸時,戈登站在兩層樓的台階上指揮英國軍隊進行抵抗。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争,英國人使用先進的槍支,使叛亂分子無法在很長一段時間内發動攻擊。當叛軍利用地形時,他們從高處投擲了數十支火槍,當場殺死了戈登。

現在,二樓的台階已經翻新,不再存在,但一樓走廊的牆上有一塊青銅,上面用英文寫着:"查理·戈登于1885年1月26日在這裡去世。"

外交子弟 | 父親王雨田在非洲的故事(一) 蘇丹

蘇丹總督辦公室

今天,中國很強大,但總是後悔沒有親自懲罰兇手。偉大的蘇丹人民對中國的這種深切仇恨已經實作。查理·戈登(Charlie Gordon)當時是英法兩軍總司令,他是一個有罪的劊子手,回到英國時雙手沾滿中國人的鮮血,腰部纏繞着中國的寶藏。由于他的搶劫,英國派他作為總督前往蘇丹作為獎勵。他是蘇丹的祝福,是蘇丹魚的人民。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蘇丹人民反抗,他們在總督府前處決了戈登。

外交子弟 | 父親王雨田在非洲的故事(一) 蘇丹

1964年,周總理在通路14個國家期間會見了蘇丹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王玉田(右4)陪同外交部西亞和北非司司長。(照片由王敏偉提供)

查理·戈登的去世成為1964年周總理和陳毅副總理通路期間為蘇丹總統巴沙爾·阿薩德舉行的國宴上客人們的熱門話題。說到過去,我們都印象深刻。陳毅副總理滿懷激情地舉起酒杯說:"中國有一句老話——'好有好消息,惡有壞消息,不是不不報道,當不報道的時候,到時候,一定是整家報紙。"今天,我謹代表中國人民,對蘇丹人民對中國的報複表示衷心的感謝!"

并當場配置設定一首詩:

共和國宮曾經是上個月戈登的地方。

将軍向東搶劫,在後面被殺。

每當世界的滄桑如此時,就不會有作惡者。

尼羅河是常青樹,今晚主人為客人帶來盛宴。

酒上多次巡展大師演講,多次稱贊我的長征。

客人談到了友誼,言語和英戈登的殺戮。

兩國友誼最美,起立鼓掌。

仰望銀色的月亮,友誼像尼羅河一樣增長。

曆史不會忘記懲罰那些作惡的人!

04 模式的曆史來源

在現代社會,人們非常關心打扮,甚至冒險和痛苦地進行整容手術來美化自己。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從形式、語言、飲食、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并不是很難區分。但是,當我看到一些非洲人臉上有七八個刀印時,我想知道,這好看嗎?是以他向父親提出了這個問題。

父親說:踏上蘇丹的土地後,第一個也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蘇丹紋身。一張臉上有刀痕。當時也想知道,為什麼一張好臉帶着這些傷疤?後來才知道,蘇丹的"圖案"被視為美的象征,是蘇丹人民的古老習俗。紋身最初是部落間差別的象征,但後來演變成區分教派和種族群體的标記。蘇丹男人想紋1-4個刀痕,女人比較痛苦,要紋身5-10個刀痕。

外交子弟 | 父親王雨田在非洲的故事(一) 蘇丹

我父親曾經參觀過一個紋身博物館。博物館展示每個部落的圖像和照片,有些在臉頰上有水準,直線或斜線,每個部落的數字不同,有些在額頭上有一排或兩排或三排小圓蛾。這個女人在她的臉上,背部,肩膀和手臂上紋有各種圖案,作為美麗的象征。

男性的紋身通常在四五歲左右,女性通常在十歲左右紋身。紋身通常由本地醫生,美容師,米德沃尼人和其他人圖案化。在列印之前,用筆在臉上做一個好表象,然後用鋒利的刀片切開你的皮膚,切掉你的表皮,然後塗油。撒上深線鹽,防止感染,使傷口愈合形成凹陷的圖案。側面的線條是對稱的。标記圖案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刀留下淺疤痕,另一種是點紋身。

外交子弟 | 父親王雨田在非洲的故事(一) 蘇丹

蘇丹紋身,當地稱為"蘇魯",在蘇丹有着悠久的曆史。考古學家發現了可追溯到公元前750年至公元350年的馬拉威時期的模式。蘇丹博物館展示了這個時代的文物,包括兩個半月形臉的沙石雕像。

古代蘇丹有很多部落,部落之間有很多掠奪,戰争和武裝戰鬥很常見。為了避免在戰鬥中意外傷害自己的人,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獨特的紋身标記,以差別于其他部落。是以,面部圖案被視為神聖的标記,是每個部落儲存自己的家譜,保持内部團結,展現部落榮譽,并展示部落悠久曆史的象征。不撓臉的人,往往被認為是不重視祖先的人,腐朽堕落,同屬部落的人會鄙視他。

現在,随着社會的發展,蘇丹紋身的風俗習慣逐漸減少,就像女性的壞習慣被社會進步所消除一樣。

壞習慣不是傳統,不值得尊重和繼承!

05 釣魚

我不喜歡釣魚,我也不能。唯一的釣魚體驗也是在海洋之外。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在家裡就像一個不和諧的學校。當我感到無聊時,我的朋友讓我去後海釣魚。我想,我父親從國外帶回來,魚竿鈎可以派上用場。第二天黎明前去了大海。當我拿出漁具時,我的朋友笑了:"你的鈎子好大,兩英寸!你認為這裡有10公斤的魚供你捕捉嗎?"在變成朋友的小鈎子之後,經過一天的辛苦工作或沒有成功。

外交子弟 | 父親王雨田在非洲的故事(一) 蘇丹

回到家,父親聽了我的話,笑着說:"那個鈎子隻能在蘇丹抓魚!""事實證明,蘇丹人不吃活魚,喜歡鹹魚(每年都從我國進口鹹魚)。使館的同志們在喀土穆郊區找到了一個釣魚的好地方,那裡有一座大壩,水流很快,很多魚,還有很多魚。魚很容易上鈎,用大鈎可以釣到大魚。大壩周圍的環境非常安靜,帶有綠色的陰影,有源源不斷的河水。他們度假時去那裡釣魚,可以逃離炎熱。它變成了一個休閑場所,那裡有釣魚工具,桌子和椅子,可以在那裡野餐。來自友好國家的外交官有時會被邀請加入,以促進友誼。

外交子弟 | 父親王雨田在非洲的故事(一) 蘇丹

我父親在蘇丹釣魚

(王敏偉,附圖)

在那裡釣魚,每個人都是一個主人,隻有一根竹竿挂在魚線上和鈎子上,一會兒就能釣到很多魚。一旦釣到一條18公斤重的魚,人們幾乎就被魚拉下水,在幾個人的幫助下,魚兒就很難拉起來。

每次滿載傳回使館,大家一起工作,有的殺魚,有洗魚,高興不覺得累。使館有一位特别的廚師擅長做魚、蒸、炸、熏、燒出的各種南北菜,深受大家的好評。廚師很善于調整,會把吃不完沒了的魚變成熏魚回家留給同志帶給家人品嘗。

當大使館招待貴賓時,魚經常被用作主菜。有一次,他的父親在大使館與一位蘇丹部長共進晚餐。當他的父親告訴他,這條魚是一條剛進來的活魚時,他感到驚訝。

生活在蘇丹,飽受熱帶氣候的困擾,也難得一見。

未完成以繼續

作者|王敏偉

圖檔|除标簽外,其他所有标簽均來自網絡

編輯|外交官會說話。青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