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廣平:房顫危害因素多樣 患者要嚴格規範治療

作者:追趕小天才

地圖集

北京市11月13日電(孫輝)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但由于病因複雜,對人體有很多危害,使人的生活品質受到影響。心房顫動的并發症有哪些?目前有哪些創新藥物和治療方法?......近日,天津市心髒病研究所所長、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内科主任李廣平到訪新華健康館,分享了心房顫動相關内容。

李廣平:房顫危害因素多樣 患者要嚴格規範治療

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 危險因素多種多樣

新華社記者:心房顫動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為什麼心房顫動難以"治愈"?

李廣平:心房顫動,心房顫動的簡稱,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有許多類型的疾病,如滴答速度、房間傳導阻滞、早搏、早跳、心率不規則等。心房顫動的病因非常複雜,大多數患者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其原因尚不清楚。大多數患者與高血壓、糖尿病、心力衰竭等疾病密切相關,飲酒、呼吸暫停等也與心房顫動的發生有關,心房顫動是心房顫動的部分原因。

臨床上,有許多疾病可能與患者的心房顫動合并,但與心房顫動本身沒有直接關系。對于長期高血壓患者,心髒結構的變化會增加心髒的負荷,導緻心髒的變化導緻心房顫動的發生。是以,心房顫動的病因是由一系列非常複雜的病因引起的。

心房顫動的危害非常嚴重,我國中風患者人數較多,給社會、家庭和醫療資源造成了巨大負擔。對于腦卒中患者,從神經病學分析的角度來看,由于中風在醫院神經内科患者中18%~20%是由心房顫動引起的。心房顫動如何形成中風?正常的心髒收縮是按照舒張期的一定節律收縮的,當心房顫動發作時,原來的收縮和舒張期心房會被破壞,心房壁有輕微的震顫,沒有規律的收縮活動。此時,心房内的血液容易聚集在心房内,經過滞脹的積累形成血凝塊,這些血凝塊附着在心房壁上,其中大部分存在于左心和耳中,當血凝塊脫落時,随着血液流向大腦會引起中風。血凝塊也可以随血流向很多其他地方,如脾髒、腸道血管等,造成不同部位的血凝塊,很多危險情況。是以,心房顫動是非常有害的,心房顫動本身可引起中風,也可引起心力衰竭。那麼,為什麼心房顫動不能很好地治愈呢?由于心房顫動機制較為複雜,病因複雜,中老年患者結合多種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加上飲酒等不良習慣,需要更全面的治療。此外,由于心房顫動引起結構變化,這些變化通常是不可逆的,是以治療是困難的。

心房顫動患者也會遇到很多症狀,最突出的症狀是患者活動後的恐慌,如患者輕微移動,心率高達每分鐘120、130、150次,在這種情況下,患者會有驚慌、心跳加快、心跳加快的感覺。此外,心房顫動患者心率過快可引起一系列問題,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絞痛、心力衰竭等,也可引起其他血栓并發症,臨床表現複雜。

如何判斷我是否患有心房顫動?當心房顫動患者發作時,有經驗的醫生可以通過聽診器判斷,如果發作的迹象不明顯,聽診器也可能漏診,可以通過心電圖檢測,如果患者通常沒有癫痫發作,是癫痫發作,心電圖可能檢測不到異常,那麼需要進行24小時心電圖全面檢查;可以檢測到。是以心房顫動的診斷并不困難。

李廣平:房顫危害因素多樣 患者要嚴格規範治療

心房顫動治療有五個要點 患者需要嚴格按照醫生的訓示進行治療

新華社記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自我管理的要點是什麼?

李廣平:對于心房顫動的治療,從臨床上看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控制心房顫動的心室率。控制心房顫動心室率的作用是讓病人的心率極快下降,這樣病人的症狀就可以得到緩解,比如病人的心房顫動心率每分鐘130次,病人在這種情況下比較不舒服,需要控制心率的藥物治療,或者通過其他手段讓病人的心率下降, 使患者的症狀得到緩解;

二是看病人是否患有心房顫動,即患者現在有心房顫動,醫生需要停止心房顫動的發生,恢複正常心律,需要通過藥物、心髒電互惠、微創手術等手段恢複正常窦性心律;

三是預防心房顫動的血栓形成并發症。如果患者容易發生腦卒中血栓形成,如何降低這種風險是心房顫動治療的重要一步,也是提高患者生活品質的重要環節。此外,治療本病或原發性疾病,如果患者患有心力衰竭、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這些疾病的治療對于心房顫動的綜合治理非常重要,在醫生的管理中還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力衰竭等疾病。

四是症狀的治療。患者可能結合許多心房顫動症狀和非心房顫動症狀,如焦慮、緊張等,包括心力衰竭結合高血壓帶來的一些症狀,需要治療。

第五,患者應聽從醫生的建議。根據患者病情的分期,考慮不同的管理措施,如控制心房顫動心室率和心房顫動的藥物,以及如何預防血栓的抗凝治療。如果患者的适應症合适,也可以通過微創手術進行導管消融,以解決心房顫動複發和節律維持的問題。

李廣平:房顫危害因素多樣 患者要嚴格規範治療

新華社記者:如何預防并發症的風險?

李廣平:預防心房顫動有兩個關鍵點,一個是中風,二是心力衰竭。控制心房顫動的心室率對于預防心力衰竭的發生或降低心力衰竭的風險,控制心室率非常重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應定期使用控制心房顫動的心率藥物,以降低心力衰竭的風險并緩解症狀。

對于腦卒中的預防,我們強調對心房顫動患者的綜合評估,使用抗凝藥物來預防中風的風險,現在對于心房顫動患者,我們對患者進行腦卒中出血風險評估,調整患者的抗血栓形成治療政策。除了以前使用的抗凝劑外,現在還有一些新的口服抗菌藥物,非常簡單,不需要患者經常去醫院檢查,每天口服一兩次可以達到很好的抗凝治療效果。

是以,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對自己的并發症風險進行科學評估,定期正确使用抗血栓形成治療藥物,降低中風風險。

負責編輯:宮曉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