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華老君山,中國火藥的神秘之鄉

作者:澎湃新聞

馬恒健

四川省西北部龍門山麓的老君山麓地勢不豐富,交通擁堵,但有一座獨一無二的曆史名鎮。明清時期,有看不見的煙霧和隐藏的軍用飛機。這裡不僅是古代世界最大的火藥原料生産基地,也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藥之源。這個小鎮,曾被譽為江油重華古鎮的海燈大師。

深不可測的硝基洞穴

18世紀初以來,先後有廣東、福建、陝西、江西等省會城市,在重華古鎮建成炮兵街。庭院在大廳深處,忙着許多具有特殊身份的商人的身影。他們來這裡是為了無一例外,為了火藥!老君山的懸崖上有許多神奇的硝基洞穴,裡面蘊藏着大量的戰争武器。

重華老君山,中國火藥的神秘之鄉

俯瞰重中華老君山,本文與馬恒健合影

古代制備火藥使用的三種原料是一硝基二锍和三木炭,其中硫磺和木炭随處可見,但硝基是最難找到的。我從西藏國王小屋的老君山風景區爬上了古老的君山山腰,發現了深不可測的硝酸鹽洞的秘密。

在導遊的帶領下,我走進了當地人所說的雨洞。天宇洞其實是古人抽出的隧道,洞口漆黑,最窄的地方隻允許單單爬過,寬敞的地方有幾十平方米的房間。在隧道的兩邊,你可以不時看到一些或自然的,或人造的洞。洞穴中的石梯被雕刻而成,仿佛經過精心打磨,被硝酸鹽師用腳磨掉了數千年。隧道旁的懸崖峭壁上覆寫着白色的冰渣,用舌頭舔着,涼涼。"這是一種天然硝酸鹽,硝基含量非常高,"随行的當地人說。

重華老君山,中國火藥的神秘之鄉

重華崂君山專攻攜帶硝基的古道

繼續前進,兩旁是像油炸鐵鍋一樣的泥坑,蜿蜒的小運河像屋檐下的排水溝一樣寬,這是古人的硝基池,爐竈和水槽。環顧四周,散落着瓷器碎片,大量廢土沸騰後滲氮,點燃後燒灰。

雨洞在老君山衆多硝基洞中并不大。朝陽洞海拔1800多米,是老君山最大、最古老的山洞,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海拔1900米。它位于老君山主峰下的一處懸崖上,人們要到達洞口,必須把繩梯吊下來到一個緩坡的邊緣才能到達,危險程度令人擔憂。它的洞寬約70或80米,是一個大的半圓形,僅在洞空間内就可容納數百人。洞寬100米,高50米。在這個巨大的洞穴中,生産規模和從事氮氣開采的人數都超乎想象。在現有的空間内,洞穴有九個工作台面,面積從數百平方米到數千平方米不等,57套硝基池,散落着瓷器碎片,以及木勺,鏟子和泥棕榈等工作和生活用具。生活區裡巨大的爐竈,大概估計可以同時為100多人服務,成堆的垃圾和火炬灰沿着隧道堆積了10多厘米厚,我不知道要積累多少年。

重華老君山,中國火藥的神秘之鄉

重華老君山硝基洞窟中的古硝基竈具

在朝陽洞遺留下來的文物中,大量的瓷器裝飾品表明它們從明朝一直延續到清朝。考古學家甚至發現了一盞元代的油燈。據文物專家估計,如果1公裡深的煙洞可以容納上千名硝基勞工,那麼,在7.5公裡的深度,朝陽洞有10多個硝基池,每天至少有數萬人參與硝基精煉、運輸等工作。

遠至漢代,在《神與農書》中,有"除石出路"("除石"即"硝酸鹽")一詞,重華鎮緊鄰古四川路。

清乾隆年間朱幕編纂的《禹縣志》有更準确的記載:"老君山朝陽洞,縣以西240裡......這個洞高八英尺,深六英尺,深十五英裡,産生硝基。乾隆挖礦二十年,回到江嶼附近的辦公室。兵役檢查是在重中油田的通道上設立的。"

公元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後),金川的第二次叛亂,四川的大小,震驚了全國。公元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後),清朝背信靠背勢力再次發動叛亂戰争。當戰鬥進入最激烈的階段時,為了征服椿族,建造了一塊高大堅固的防禦石,雖然清軍擁有裝備廣泛的九門火炮,火炮和遠方火炮,火藥已經耗盡。

今年夏天,乾隆皇帝從金川前線各地訂購了大量火藥供應。"全省有老生産硝基河油的太平二廠。這是四川政府在作出李本的指令後迅速向法院作出答複,其意圖不僅是報告四川火藥的生産情況,還要發揮四川火藥生産具有曆史規模,保證供應。

重華老君山,中國火藥的神秘之鄉

老君山硝酸鹽洞内

可以看出,在清朝幾乎全國力度下開展了規模的金川之戰,這裡是一個重兵防守,由地方首要承擔全部責任。軍隊在金川慘烈而曠日持久的戰役中所需的火藥大部分都得到了供應。崂君山确實是當時政府最大的"軍工廠"。

炮兵家族的興衰

重華古鎮曾是江油、燕、建三縣的交彙地,早年被老百姓稱為"一尺三縣",俗稱"幹船塢"。直到今天,古鎮仍然擁有如郎橋,龍王井,大廳,中華寺,公王宮和大土豪的公共住宅黃宮等古迹。

該鎮仍然存在的槍街是該鎮為數不多的古老街道之一。當地人将"火炮"稱為煙花。沒有人能确切地說出它的街道名稱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因為火藥自道家在煉丹的過程中發現,在清朝之前,并沒有大量應用于軍隊,更多的是用于民用煙花。水底附近的重國祖有着悠久的火藥處理曆史,是以這條專門從事火藥貿易和火炮生産的街道,一定有着悠久的曆史。炮兵街的名字無疑源于此。

重華老君山,中國火藥的神秘之鄉

厚華老宅内

從前,這條街上有16個專門制造火炮的家庭,按照他們的姓氏,人們被稱為炮兵沈,炮兵漢,炮兵羅,炮王,炮兵李......後來發展成為30多代炮兵家族。

這些火炮制造家族的最大特點是,從制造火藥到制造"火炮",它們都是自己完成的。據鎮上人介紹,明清以來,這條街專門生産和銷售火藥、火炮生意多達三四百家。并從廣東、福建、陝西、江西等地的軍火商中擷取、販運火藥和設立一批館,使炮兵街的繁榮走向極緻。直到20世紀90年代,街上一直有人靠自制的火藥和火炮謀生。

有點可惜,在槍聲街上感覺不到火藥的味道。隻有一家專門賣煙花和鞭炮的商店,掙紮着傳遞坎農街的香氣。街上一家内置竹椅桌的老茶館,也延續了一年的餘韻。由于年代久遠,大部分省會城市都已經頹廢,隻有南華宮、長壽宮、宮景的影子輪廓,人們才能遐想自己昔日的風格。

(聯系我們/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責任編輯:錢承熙

校對:張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