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作者:中國建築學會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2021年10月2日,是中國20世紀建築巨匠、傑出的建築師、中國建築專業實踐的重要先驅、一代中國建築教育界的族長和中國建築學會(中國建築學會第一屆至第四屆理事會副會長、第五屆理事會)、國際建築學會(UIA)、南京工程學院(今東南大學)教授先生。 楊廷寶120歲生日。楊先生在建築設計與遺産保護、建築教育、專業組織、國際交流等方面的工作,在國内外建築界享有盛譽。為了表彰其傑出的貢獻,東南大學、中國建築學會将與多家院校一起,很快将舉辦一系列學術活動,紀念楊先生誕辰120周年。

楊先生誕辰120周年

"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大會"

《楊廷寶》首映

時間

十一月 20, 2021

位址

南京東南大學校園禮堂四樓

"楊廷寶——一位建築師和他的世紀"展覽開幕

"楊廷寶學術思想研讨會"

集合時間

十一月 20, 2021

展覽時間

實施期間:2021年11月20日—2022年3月20日

江蘇省美術館"國家美術館舊址"

組織者

東南大學

中國建築學會

協辦機關

中國城市規劃協會

中國園林學會

中國文物學會

中國勘察設計協會

中國城市規劃協會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承包商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

江蘇省美術館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文化學術委員會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楊廷寶(1901-1982)

楊廷寶,字仁輝,河南南陽。1915年考入北京清華大學,1921年考入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在獲得碩士學位和實習機會後,他于1926年離開美國,在歐洲學習建築和城市,并于1927年春天傳回天津,加入天津北台工程部。1940年加入國立中央大學建設工程系,任教授。新中國成立以來,曆任南京理工大學建築系主任、南京工業大學副院長、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江蘇省董事局主席、副省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第一院士,1957年和1961年當選為國際科學院院士。

楊廷寶是第一代中國建築師中高産、影響深遠的設計實踐典範

從1927年春加入北泰工程部到1982年去世,楊廷寶的建築設計實踐曆時55年,至今未完成,擁有100多件作品,包括交通、教育、科研、行政、體育、博覽、文化、金融、商業、住宅、醫療、紀念建築等,規模龐大, 範圍廣泛,品質上乘,是中國第一代建築師中無可匹敵的。其設計理念廣泛而包容,因地制宜,強調符合國情。

楊廷寶主張,建築的根本宗旨是為人民服務,适合國情的是要考慮一切設計問題的出發點,促進多樣性和靈活性,古今中外使用為我,注重和諧統一的審美取向,以及拓展到大建築視野。在長期實踐中,楊廷寶發展出一條求真建築創作路線——借鑒西方現代建築的有益成分,結合國情,探索中國現代建築之路。

新中國成立前,楊廷寶依靠北泰工程部開展設計實踐。盡管戰争頻繁,社會動蕩和治理不善,但他憑借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辛勤工作,以及Kitay工程部的綜合實力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績,該部門在22年内完成了近90項工程。其中包括京豐鐵路遼甯總站、中國傳統建築與現代工程技術相結合的清華大學校園建築、南京國民黨中央黨史博物館和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以及采用簡體繁體細節的北平交通銀行和南京中心醫院, 受現代主義建築影響的南京順客别墅(延嶼亭)和新俱樂部,以及重慶嘉陵新村國際有限公司,這是一個使用區域技術的新村,在戰争期間價格便宜。基督教青年會電影院等通過獲得豐富的經驗,它也獲得了很高的聲望。

新中國成立後,楊廷寶在設計實踐上實作了突破性的飛躍,晉升到國家級,在學科層面有所拓展,最終脫穎而出,成為新中國建築設計實踐領域的傑出代表和領軍人物——主持和參與了多項國家級項目,以成熟的設計思路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如北京和平飯店和北京火車站,包括參與讨論,引導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新人民博物館和毛主席紀念館。

楊廷寶是中國建築遺産保護研究與實踐的開拓者和實幹家

在特定時代的背景下,楊廷寶、梁思誠、劉敦軒、童偉、林慧英、夏長石等中國第一代建築師在早期階段就加入了古建築園林的考察與研究。1934年秋,楊廷寶接到北平市工委譚玉婷局長、文物整理委員會的雙重請求,要開設北台工程部北平分公司,重點改造北平古建築。到1936年,十座古建築已經翻修,包括天壇、皇穹、祈禱寺、城市東南角、西直門箭塔、國子監獄、中南海紫光閣、正裕寺金剛塔、玉泉山玉峰塔、碧雲寺羅漢堂等,是中國建築師率領的最早的大型建築遺産保護和修複實踐。同時,他從傳統工匠那裡學習,将配合中國建設院測繪、編制工程測繪圖,确定維修工程實踐手冊,并由招标廠家標明實施,顯示出較高的專業水準。同時,積累了豐富的素養,為相關設計實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楊廷寶是倡導獨立探索中國建築教育特色的一代族長

在中央大學-南京工學院這一中國建築教育的重要基地,楊廷寶主持了30多年的專業學校。他和同僚們齊心協力探索,逐漸塑造成"積極、真實、活、透明、艱苦"的教學方案,并提出了著名的"楊廷寶學十",仍然具有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楊廷寶強調"知行一體"的專業教育理念,通過參與建築教育,開展學科層面的設計實踐,引導師生參與工程項目,以帶動或配合課堂教學,從機制上打通理論研究與設計實踐的關系。結合教學,指導師生完成北京火車站、南京華東航空學院教學樓、南京工程學院校園樓、南京長江大橋橋頭堡、玉華台烈士紀念館、南京民航總站、徐州淮海戰役革命烈士紀念塔等重要工程。他還帶領南京工程學院與建設工業部建築科學研究所共同組織"公共建築研究室",帶領師生對醫院建築設計進行專項研究,出版了《綜合醫院建築設計》專著,開展多地點建立醫院相關設計實踐。

楊廷寶于1981年被評為首批"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專業博士生導師,他的教學對他的弟子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許多人成為當代中國建築的上司者,7位當選院士。

楊廷寶為促進國内外建築專業人士及其組織的深入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

新中國成立前,楊廷寶曾擔任中國建築師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和兩屆董事會成員,新中國成立後,當選為中國建築學會第一至四副院長和第五任院長。楊還率領中國建築師代表團參加了國際建築協會(UIA)的活動,并連續兩屆(1957年,1961年)當選為UIA副主席。同時,他經常率領代表團通路,出席國際協會代表會議,參加國際競賽項目選拔。在冷戰複雜的國際環境中,楊廷寶以洞察力和果斷決策著稱。它不僅促進了國際建築和文化交流和共同發展,而且維護了民族尊嚴,為世界和平做出了貢獻。

20世紀20年代和80年代,當第一代中國建築師活躍時,是中國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經曆自現代以來"百年未見的巨大變化"的關鍵時期。在這個特殊的曆史時期,楊廷寶與衆多同仁一起,借鑒了現代建築在設計實踐中的有益成分,結合中國國情,開辟了中國現代建築的道路,同時,他緻力于獨立探索中國建築教育和科研,促進國内外建築專業人士及其組織的交流。 積極、務實、高效的精神,為中國建立築向世界發展做出曆史性貢獻。

楊廷寶先生年度成績

1901

10月2日(農曆8月20日)生于河南省南陽市。

1910 (9 歲)

進入國小。

1912 (11 歲)

去省會市開封應試,進入河南歐美預科學校學習。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15 (14 歲)

申請清華複美預科學校,兩屆直升進入中學三年級。

1917年(16歲)

完成清華學校中學科學專業,升入高等教育一年級。

1921年(20歲)

他曾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學習建築學。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23年(22歲)

小塞缪爾·哈克爾建築獎和市政藝術協會獎得主。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24年(23歲)

畢業于建築學學士學位。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25年(24歲)

費城中國學生會會長;

他從1924年至1925年獲得沃倫獎,并獲得碩士學位。進入導師Paul Philippe Cret Architects。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26年(25歲)

完成實習後,他前往西歐學習英國,法國,畢爾,德國,意大利和瑞士的古典建築和城市。經埃及、紐西蘭和新加坡傳回。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27年(26歲)

加入天津北泰工程事業部。主持設計的京豐鐵路遼甯總站,是當時中國最大的火車站,由中國建築師設計和建造,僅次于北平前門火車站和濟南火車站。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28 (27 歲)

主持設計了天津北泰大廈、沈陽東北大學漢慶體育場、法學院教學樓、通澤女子。

1929 (28 歲)

主持設計東北大學總體規劃及其圖書館、學生宿舍、清華大學生物博物館。

1930 (29 歲)

主持設計東北大學、清華大學校園樓、北平交通銀行、南京中山靈家坡新村合作社(毀),中标沈陽邵帥府項目;

加入中國建築師協會。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31年(30歲)

主持設計了南京中央體育場、紫金山天文台、中央醫院、外交部"外交酒店"大樓、譚雁軒墓、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等項目;

為了向梁思誠提供資料,梁思誠是以注意到了杜樂寺,于是改變了原來的調查計劃,在實地考察中發現了導樂寺觀音歌和山門寺。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32年(31歲)

主持南京中山陵音樂站的設計。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33 (32 歲)

他主持了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和南門擴建項目的設計。

1934年(33歲)

主持設計了南京管理委員會辦公樓、國民黨中央曆史博物館、大華大劇院、重慶梅豐銀行、陝西國立西北農林學院3号教學樓、河南新鄉和碩圖書館,并參與上海大新百貨的設計。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35年(34歲)

自去秋以來,應邀修繕北平古建築,包括天壇、中南海紫光閣和碧雲寺羅漢堂等10處;

加入中國建築學會;

主持南京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辦公樓和北平鹹農廟體育場的設計工作。參加南京中央博物館項目設計大賽和國家大會堂設計申辦,獲得第三名和第二名。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36 (35 歲)

主持設計南京金陵大學圖書館、中央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李世偉博士官邸、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

發表文章《邵政古建築之旅記載》。

1937 (36 歲)

主持設計石美堂(未建)、成都勵志會大樓、重慶國民政府辦公樓改造、四川大學圖書館、理化樓、學生宿舍(毀)。

1938 (37 歲)

在河南大學任教六個月後,他前往重慶參與劉翔墓的設計;

他還是重慶大學的教授。

1939 (38 歲)

主持設計重慶嘉陵新村國際聯盟孫克住宅(袁偉)。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40 (39 歲)

他還是重慶中央大學建築工程系教授。

1941 (40 歲)

主持重慶農貿銀行設計,伴有跳傘塔。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42年(41歲)

與梁先生同意在中央大學建築工程系設立貴信獎學金。

1943年(42歲)

主持林森公墓的設計。

1944 (43 歲)

出席中國建築師學會年會,并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

應邀參加國家政府資源委員會建築考察團赴美國、加拿大通路。在參觀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共同視窗路易斯·康和建築師F.L.賴特期間。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加拿大考察期間拍攝的照片(楊廷寶,右前二)

1945 (44 歲)

轉移到英國倫敦,進行建築探險。

1946 (45 歲)

主持設計了南京石關火車站擴建工程、公辦教育新村、兒童福利站、建築胡同員工宿舍、鹽總局辦公樓、科泰工程部辦公樓擴建工程、王文軒住宅、國際工會擴建項目、北極館宋子文公館;

出席中國建築師學會年會,當選為董事會成員,并講授歐美建築。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47 (46 歲)

主持設計了南京正啟館、新俱樂部、招商局候車大廳及辦公樓、燕家橋俱樂部、國資委辦公樓、中央研究院總辦公室、中央化學研究所。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48 (47 歲)

主持設計了南京順科别墅(燕嶼館)、中央研究院九華山員工宿舍、中央通訊社辦公樓、南京結核病醫院;

出席中國建築師協會會員大會并當選為會員。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49 (48 歲)

南京解放軍區,軍政局接管中央大學,任建工系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央大學更名為"南京大學",至今仍任系主任。

1950 (49 歲)

首先對玉花台的烈士陵遺址進行了勘測;

受邀在北京公私合營興業投資公司兼職工作,與楊廣林組建其建築工程設計部,擔任首席建築師。

1951年(50歲)

主持了北京聯合飯店(後更名為"和平飯店")、全國工商聯辦公樓、南京長幹橋改造工作,并參與了北京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讨論。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52 (51 歲)

中國高等教育系已調整為南京工程學院(今東南大學)建築系主任。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53年(52歲)

主持并指導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南京華東航空學院教學樓、南京大學東南樓、南京工學院五、四樓的設計工作;

當選為中國建築學會第一副院長、中國建築研究委員會委員。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54 (53 歲)

主持并指導南京工程學院校園中心五、五樓規劃設計;

應波蘭建築師協會的邀請,參加在華沙舉行的"建築師和市政當局國際會議";

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55 (54 歲)

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第一學術部委員;

率領代表團出席在荷蘭海牙舉行的國際國家建設協會第四屆大會;

主持全國建築住房和宿舍标準設計選擇研讨會。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56 (55 歲)

主持設計南京森林學院校園規劃、南京工業大學電力大廈、蘭園教授居住項目;

出席首屆全國資本大會,就"建築師教育訓練的幾個問題"發表演講;

發表文章《解放後建築設計的幾個問題》;

彼亦為建設工信部建築研究所與南京工程學院聯合主辦的"公共建築研究室"主任,主持綜合醫院建築設計研究。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57 (56 歲)

主持南京工學院設計、校舍擴建、大禮堂擴建、沙塘花園宿舍、沙塘花園食堂、蘇委辦公樓建設方案;

當選為中國建築學會第二副院長;

他率團赴巴黎出席中國國際建築協會第五屆大會,并當選為國際建築協會副會長。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58年(57歲)

帶領部分師生參與北京火車站項目設計,并與北京工業建築設計院合作施工圖設計至次年;

參加北京人民大會堂設計研讨,并獲委任設計顧問;

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第五屆國際建築師大會暨執行委員會會議。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59 (58 歲)

主持徐州淮海戰役革命烈士紀念塔的設計工作;

當選為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南京工業大學副院長;

參加建設工工部、中國建築學會在上海舉辦的"住宅标準與建築藝術研讨會";

他率領代表團參加了在葡萄牙裡斯本舉行的國際國家建設協會第六屆大會。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60 (59 歲)

指導桂林城市規劃工作;

參加"南京長江大橋橋堡"招聘方案洽談;

前往丹麥哥本哈根,出席國際建築協會執行委員會會議。

1961 (60 歲)

現任建設工業部建築教材編輯委員會委員長;

出版《論建築風格問題》;

出席第六屆世界建築師大會,并被授予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榮譽會員;

率團出席國際建築協會第七屆代表大會,連任副會長;

當選為中國建築學會第三屆副院長。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62年(61歲)

讨論參加古巴吉朗海灘勝利紀念碑設計競賽的選擇;

總醫院建築設計由衛生部最終确定,作為科學和技術評估會議的審查。

1963 (62 歲)

(a) 率領一個代表團出席古巴建築師全國大會,出席國際國家建設協會駐墨西哥代表第八次會議,并通路巴西;

出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屆會議第四次會議,并送出了關于"降低建設成本"的書面聲明。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64 (63 歲)

《綜合醫院建築設計》出版;

帶領建築教師赴北京參加長安街規劃設計研讨;

出席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的ICC執行委員會會議,參加第三屆ICA工業建築研讨會,并飛往柏林參加ICA城市規劃委員會會議;

當選為江蘇省政協三次會議副主席,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65 (64 歲)

出席第八屆世界建築師大會和國際建築協會第九屆大會,并在期刊上發表文章《論中國建築教育》;

由土木工程、建築學兩系教師組成南京工程學院建築設計院,兼任院長;

主持劉敦軒審閱蘇州古典園林手稿。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66 (65 歲)

當選為中國建築學會第四屆副院長;

主持在南京工業大學召開的全國建築教材編輯委員會擴大會議。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71年(70歲)

前往揚州建鎮紀念館遺址指導施工。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72 (71 歲)

為人民日報撰寫"關于建築的發展方向"文章;

主持和指導南京民航總站設計;

率團參加了在保加利亞瓦爾納舉行的國際國家建設協會會議。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73 (72 歲)

随着孩子率的少教師到安徽馬鞍山采石太白樓;

受邀率領中國建築工程技術代表團赴日通路;

到山西去研究古建築。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74 (73 歲)

改組後的"綜合醫院建築設計"全體成員到合肥、安徽省、魏縣、潮縣等地參觀和研究醫院建築。

1975 (74 歲)

參加北京圖書館擴建工程設計大會,介紹設計方案;

參加"蘇州古典園林"手稿鑒定會;

出席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撰寫了《建築設計五十年》觀察性手稿。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76 (75 歲)

參觀江蘇省連雲港城市規劃,并就《江蘇省連雲港城市規劃意見》發表演講;

參與設計集體創作毛主席紀念堂;

出版了新版的《綜合醫院建築》。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77 (76 歲)

率領中國高等教育代表團通路美國。

1978 (77 歲)

出席首屆全國科普大會,"綜合醫院建築設計"榮獲首屆全國科大重大貢獻獎;

接待來訪的美籍華裔建築師裴銘。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79 (78 歲)

指導上海相谷園怡業館設計;

參加江蘇阜陽市震後規劃建設研讨會;

《中國大百科全書》、《建築、園藝與城市規劃》編委會主任;

南京工程學院建築學院成立,任院長;

當選為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1980 (79 歲)

詳細研究了福建武夷山村的工程設計和具體布局。

當選為中國建築學會第五任院長。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81 (80 歲)

南京工學院"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建築史與理論"兩個專業通過全國首批博士點,擔任博士生導師;

被任命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工程)學科評審組成員;

《楊廷寶水彩畫選集》和《楊廷寶素描選集》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

出席第六屆阿卡汗建築獎國際研讨會開幕式并緻辭。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1982 (81 歲)

參加徐州、無錫、武當山等地的規劃建設研讨會;

審查和研究南洋市城市規劃和醫療神社修複的總體設計方案;

出席香港建築畫像開幕式并發表演講;

他于12月23日16時45分在南京去世。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紀念楊廷寶先生誕辰120周年|楊廷寶先生生平

資料來源:中央大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