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作者:中国建筑学会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2021年10月2日,是中国20世纪建筑巨匠、杰出的建筑师、中国建筑专业实践的重要先驱、一代中国建筑教育界的族长和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学会第一届至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第五届理事会)、国际建筑学会(UIA)、南京工程学院(今东南大学)教授先生。 杨廷宝120岁生日。杨先生在建筑设计与遗产保护、建筑教育、专业组织、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工作,在国内外建筑界享有盛誉。为了表彰其杰出的贡献,东南大学、中国建筑学会将与多家院校一起,很快将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纪念杨先生诞辰120周年。

杨先生诞辰120周年

"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大会"

《杨廷宝》首映

时间

十一月 20, 2021

地址

南京东南大学校园礼堂四楼

"杨廷宝——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世纪"展览开幕

"杨廷宝学术思想研讨会"

集合时间

十一月 20, 2021

展览时间

实施期间:2021年11月20日—2022年3月20日

江苏省美术馆"国家美术馆旧址"

组织者

东南大学

中国建筑学会

协办单位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中国园林学会

中国文物学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承包商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江苏省美术馆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杨廷宝(1901-1982)

杨廷宝,字仁辉,河南南阳。1915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1921年考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在获得硕士学位和实习机会后,他于1926年离开美国,在欧洲学习建筑和城市,并于1927年春天返回天津,加入天津北台工程部。1940年加入国立中央大学建设工程系,任教授。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任南京理工大学建筑系主任、南京工业大学副院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董事局主席、副省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第一院士,1957年和1961年当选为国际科学院院士。

杨廷宝是第一代中国建筑师中高产、影响深远的设计实践典范

从1927年春加入北泰工程部到1982年去世,杨廷宝的建筑设计实践历时55年,至今未完成,拥有100多件作品,包括交通、教育、科研、行政、体育、博览、文化、金融、商业、住宅、医疗、纪念建筑等,规模庞大, 范围广泛,质量上乘,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中无可匹敌的。其设计理念广泛而包容,因地制宜,强调符合国情。

杨廷宝主张,建筑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适合国情的是要考虑一切设计问题的出发点,促进多样性和灵活性,古今中外使用为我,注重和谐统一的审美取向,以及拓展到大建筑视野。在长期实践中,杨廷宝发展出一条求真建筑创作路线——借鉴西方现代建筑的有益成分,结合国情,探索中国现代建筑之路。

新中国成立前,杨廷宝依靠北泰工程部开展设计实践。尽管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和治理不善,但他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辛勤工作,以及Kitay工程部的综合实力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绩,该部门在22年内完成了近90项工程。其中包括京丰铁路辽宁总站、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清华大学校园建筑、南京国民党中央党史博物馆和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以及采用简体繁体细节的北平交通银行和南京中心医院, 受现代主义建筑影响的南京顺客别墅(延屿亭)和新俱乐部,以及重庆嘉陵新村国际有限公司,这是一个使用区域技术的新村,在战争期间价格便宜。基督教青年会电影院等通过获得丰富的经验,它也获得了很高的声望。

新中国成立后,杨廷宝在设计实践上实现了突破性的飞跃,晋升到国家级,在学科层面有所拓展,最终脱颖而出,成为新中国建筑设计实践领域的杰出代表和领军人物——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项目,以成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如北京和平饭店和北京火车站,包括参与讨论,引导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新人民博物馆和毛主席纪念馆。

杨廷宝是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与实践的开拓者和实干家

在特定时代的背景下,杨廷宝、梁思诚、刘敦轩、童伟、林慧英、夏长石等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在早期阶段就加入了古建筑园林的考察与研究。1934年秋,杨廷宝接到北平市工委谭玉婷局长、文物整理委员会的双重请求,要开设北台工程部北平分公司,重点改造北平古建筑。到1936年,十座古建筑已经翻修,包括天坛、皇穹、祈祷寺、城市东南角、西直门箭塔、国子监狱、中南海紫光阁、正裕寺金刚塔、玉泉山玉峰塔、碧云寺罗汉堂等,是中国建筑师率领的最早的大型建筑遗产保护和修复实践。同时,他从传统工匠那里学习,将配合中国建设院测绘、编制工程测绘图,确定维修工程实践手册,并由招标厂家选定实施,显示出较高的专业水准。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素养,为相关设计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杨廷宝是倡导独立探索中国建筑教育特色的一代族长

在中央大学-南京工学院这一中国建筑教育的重要基地,杨廷宝主持了30多年的专业学校。他和同事们齐心协力探索,逐步塑造成"积极、真实、活、透明、艰苦"的教学方案,并提出了著名的"杨廷宝学十",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杨廷宝强调"知行一体"的专业教育理念,通过参与建筑教育,开展学科层面的设计实践,引导师生参与工程项目,以带动或配合课堂教学,从机制上打通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的关系。结合教学,指导师生完成北京火车站、南京华东航空学院教学楼、南京工程学院校园楼、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玉华台烈士纪念馆、南京民航总站、徐州淮海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等重要工程。他还带领南京工程学院与建设工业部建筑科学研究所共同组织"公共建筑研究室",带领师生对医院建筑设计进行专项研究,出版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专著,开展多地点新建医院相关设计实践。

杨廷宝于1981年被评为首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他的教学对他的弟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许多人成为当代中国建筑的领导者,7位当选院士。

杨廷宝为促进国内外建筑专业人士及其组织的深入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前,杨廷宝曾担任中国建筑师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和两届董事会成员,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第一至四副院长和第五任院长。杨还率领中国建筑师代表团参加了国际建筑协会(UIA)的活动,并连续两届(1957年,1961年)当选为UIA副主席。同时,他经常率领代表团访问,出席国际协会代表会议,参加国际竞赛项目选拔。在冷战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杨廷宝以洞察力和果断决策著称。它不仅促进了国际建筑和文化交流和共同发展,而且维护了民族尊严,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

20世纪20年代和80年代,当第一代中国建筑师活跃时,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经历自现代以来"百年未见的巨大变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杨廷宝与众多同仁一起,借鉴了现代建筑在设计实践中的有益成分,结合中国国情,开辟了中国现代建筑的道路,同时,他致力于独立探索中国建筑教育和科研,促进国内外建筑专业人士及其组织的交流。 积极、务实、高效的精神,为中国新建筑向世界发展做出历史性贡献。

杨廷宝先生年度成绩

1901

10月2日(农历8月20日)生于河南省南阳市。

1910 (9 岁)

进入小学。

1912 (11 岁)

去省会市开封应试,进入河南欧美预科学校学习。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15 (14 岁)

申请清华复美预科学校,两届直升进入中学三年级。

1917年(16岁)

完成清华学校中学科学专业,升入高等教育一年级。

1921年(20岁)

他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建筑学。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23年(22岁)

小塞缪尔·哈克尔建筑奖和市政艺术协会奖得主。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24年(23岁)

毕业于建筑学学士学位。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25年(24岁)

费城中国学生会会长;

他从1924年至1925年获得沃伦奖,并获得硕士学位。进入导师Paul Philippe Cret Architects。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26年(25岁)

完成实习后,他前往西欧学习英国,法国,毕尔,德国,意大利和瑞士的古典建筑和城市。经埃及、新西兰和新加坡返回。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27年(26岁)

加入天津北泰工程事业部。主持设计的京丰铁路辽宁总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火车站,由中国建筑师设计和建造,仅次于北平前门火车站和济南火车站。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28 (27 岁)

主持设计了天津北泰大厦、沈阳东北大学汉庆体育场、法学院教学楼、通泽女子。

1929 (28 岁)

主持设计东北大学总体规划及其图书馆、学生宿舍、清华大学生物博物馆。

1930 (29 岁)

主持设计东北大学、清华大学校园楼、北平交通银行、南京中山灵家坡新村合作社(毁),中标沈阳邵帅府项目;

加入中国建筑师协会。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31年(30岁)

主持设计了南京中央体育场、紫金山天文台、中央医院、外交部"外交酒店"大楼、谭雁轩墓、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等项目;

为了向梁思诚提供资料,梁思诚因此注意到了杜乐寺,于是改变了原来的调查计划,在实地考察中发现了导乐寺观音歌和山门寺。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32年(31岁)

主持南京中山陵音乐站的设计。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33 (32 岁)

他主持了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和南门扩建项目的设计。

1934年(33岁)

主持设计了南京管理委员会办公楼、国民党中央历史博物馆、大华大剧院、重庆梅丰银行、陕西国立西北农林学院3号教学楼、河南新乡和硕图书馆,并参与上海大新百货的设计。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35年(34岁)

自去秋以来,应邀修缮北平古建筑,包括天坛、中南海紫光阁和碧云寺罗汉堂等10处;

加入中国建筑学会;

主持南京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办公楼和北平咸农庙体育场的设计工作。参加南京中央博物馆项目设计大赛和国家大会堂设计申办,获得第三名和第二名。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36 (35 岁)

主持设计南京金陵大学图书馆、中央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李世伟博士官邸、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发表文章《邵政古建筑之旅记载》。

1937 (36 岁)

主持设计石美堂(未建)、成都励志会大楼、重庆国民政府办公楼改造、四川大学图书馆、理化楼、学生宿舍(毁)。

1938 (37 岁)

在河南大学任教六个月后,他前往重庆参与刘翔墓的设计;

他还是重庆大学的教授。

1939 (38 岁)

主持设计重庆嘉陵新村国际联盟孙克住宅(袁伟)。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40 (39 岁)

他还是重庆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教授。

1941 (40 岁)

主持重庆农贸银行设计,伴有跳伞塔。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42年(41岁)

与梁先生同意在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设立贵信奖学金。

1943年(42岁)

主持林森公墓的设计。

1944 (43 岁)

出席中国建筑师学会年会,并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应邀参加国家政府资源委员会建筑考察团赴美国、加拿大访问。在参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共同窗口路易斯·康和建筑师F.L.赖特期间。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加拿大考察期间拍摄的照片(杨廷宝,右前二)

1945 (44 岁)

转移到英国伦敦,进行建筑探险。

1946 (45 岁)

主持设计了南京石关火车站扩建工程、公办教育新村、儿童福利站、建筑胡同员工宿舍、盐总局办公楼、科泰工程部办公楼扩建工程、王文轩住宅、国际工会扩建项目、北极馆宋子文公馆;

出席中国建筑师学会年会,当选为董事会成员,并讲授欧美建筑。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47 (46 岁)

主持设计了南京正启馆、新俱乐部、招商局候车大厅及办公楼、燕家桥俱乐部、国资委办公楼、中央研究院总办公室、中央化学研究所。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48 (47 岁)

主持设计了南京顺科别墅(燕屿馆)、中央研究院九华山员工宿舍、中央通讯社办公楼、南京结核病医院;

出席中国建筑师协会会员大会并当选为会员。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49 (48 岁)

南京解放军区,军政局接管中央大学,任建工系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至今仍任系主任。

1950 (49 岁)

首先对玉花台的烈士陵遗址进行了勘测;

受邀在北京公私合营兴业投资公司兼职工作,与杨广林组建其建筑工程设计部,担任首席建筑师。

1951年(50岁)

主持了北京联合饭店(后更名为"和平饭店")、全国工商联办公楼、南京长干桥改造工作,并参与了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讨论。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52 (51 岁)

中国高等教育系已调整为南京工程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系主任。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53年(52岁)

主持并指导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南京华东航空学院教学楼、南京大学东南楼、南京工学院五、四楼的设计工作;

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第一副院长、中国建筑研究委员会委员。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54 (53 岁)

主持并指导南京工程学院校园中心五、五楼规划设计;

应波兰建筑师协会的邀请,参加在华沙举行的"建筑师和市政当局国际会议";

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 (54 岁)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第一学术部委员;

率领代表团出席在荷兰海牙举行的国际国家建设协会第四届大会;

主持全国建筑住房和宿舍标准设计选择研讨会。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56 (55 岁)

主持设计南京森林学院校园规划、南京工业大学电力大厦、兰园教授居住项目;

出席首届全国资本大会,就"建筑师培训的几个问题"发表演讲;

发表文章《解放后建筑设计的几个问题》;

彼亦为建设工信部建筑研究所与南京工程学院联合主办的"公共建筑研究室"主任,主持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研究。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57 (56 岁)

主持南京工学院设计、校舍扩建、大礼堂扩建、沙塘花园宿舍、沙塘花园食堂、苏委办公楼建设方案;

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第二副院长;

他率团赴巴黎出席中国国际建筑协会第五届大会,并当选为国际建筑协会副会长。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58年(57岁)

带领部分师生参与北京火车站项目设计,并与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合作施工图设计至次年;

参加北京人民大会堂设计研讨,并获委任设计顾问;

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建筑师大会暨执行委员会会议。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59 (58 岁)

主持徐州淮海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的设计工作;

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南京工业大学副院长;

参加建设工工部、中国建筑学会在上海举办的"住宅标准与建筑艺术研讨会";

他率领代表团参加了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的国际国家建设协会第六届大会。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60 (59 岁)

指导桂林城市规划工作;

参加"南京长江大桥桥堡"招聘方案洽谈;

前往丹麦哥本哈根,出席国际建筑协会执行委员会会议。

1961 (60 岁)

现任建设工业部建筑教材编辑委员会委员长;

出版《论建筑风格问题》;

出席第六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并被授予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荣誉会员;

率团出席国际建筑协会第七届代表大会,连任副会长;

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第三届副院长。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62年(61岁)

讨论参加古巴吉朗海滩胜利纪念碑设计竞赛的选择;

总医院建筑设计由卫生部最终确定,作为科学和技术评估会议的审查。

1963 (62 岁)

(a) 率领一个代表团出席古巴建筑师全国大会,出席国际国家建设协会驻墨西哥代表第八次会议,并访问巴西;

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届会议第四次会议,并提交了关于"降低建设成本"的书面声明。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64 (63 岁)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出版;

带领建筑教师赴北京参加长安街规划设计研讨;

出席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ICC执行委员会会议,参加第三届ICA工业建筑研讨会,并飞往柏林参加ICA城市规划委员会会议;

当选为江苏省政协三次会议副主席,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5 (64 岁)

出席第八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和国际建筑协会第九届大会,并在期刊上发表文章《论中国建筑教育》;

由土木工程、建筑学两系教师组成南京工程学院建筑设计院,兼任院长;

主持刘敦轩审阅苏州古典园林手稿。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66 (65 岁)

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第四届副院长;

主持在南京工业大学召开的全国建筑教材编辑委员会扩大会议。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71年(70岁)

前往扬州建镇纪念馆遗址指导施工。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72 (71 岁)

为人民日报撰写"关于建筑的发展方向"文章;

主持和指导南京民航总站设计;

率团参加了在保加利亚瓦尔纳举行的国际国家建设协会会议。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73 (72 岁)

随着孩子率的少教师到安徽马鞍山采石太白楼;

受邀率领中国建筑工程技术代表团赴日访问;

到山西去研究古建筑。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74 (73 岁)

改组后的"综合医院建筑设计"全体成员到合肥、安徽省、魏县、潮县等地参观和研究医院建筑。

1975 (74 岁)

参加北京图书馆扩建工程设计大会,介绍设计方案;

参加"苏州古典园林"手稿鉴定会;

出席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撰写了《建筑设计五十年》观察性手稿。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76 (75 岁)

参观江苏省连云港城市规划,并就《江苏省连云港城市规划意见》发表演讲;

参与设计集体创作毛主席纪念堂;

出版了新版的《综合医院建筑》。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77 (76 岁)

率领中国高等教育代表团访问美国。

1978 (77 岁)

出席首届全国科普大会,"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荣获首届全国科大重大贡献奖;

接待来访的美籍华裔建筑师裴铭。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79 (78 岁)

指导上海相谷园怡业馆设计;

参加江苏阜阳市震后规划建设研讨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艺与城市规划》编委会主任;

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学院成立,任院长;

当选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1980 (79 岁)

详细研究了福建武夷山村的工程设计和具体布局。

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第五任院长。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81 (80 岁)

南京工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史与理论"两个专业通过全国首批博士点,担任博士生导师;

被任命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程)学科评审组成员;

《杨廷宝水彩画选集》和《杨廷宝素描选集》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出席第六届阿卡汗建筑奖国际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1982 (81 岁)

参加徐州、无锡、武当山等地的规划建设研讨会;

审查和研究南洋市城市规划和医疗神社修复的总体设计方案;

出席香港建筑画像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他于12月23日16时45分在南京去世。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杨廷宝先生生平

资料来源:中央大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