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蘭娟院士來渝,這次講了啥?

作者:重慶釋出
李蘭娟院士來渝,這次講了啥?

10月2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瀾璇應邀參加主題活動"健康為人民院士專家九龍線",這是她三年來第七次通路重慶。

在這個健康演講廳,李瀾璇分享了經驗,利用大資料、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數字技術,可以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治療、資源配置等方面發揮更好的配套作用,幫助醫療事業進一步發展。

李蘭娟院士來渝,這次講了啥?

攝影:李蘭軒,九龍埔區熔化傳媒中心

圍繞"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人工智能技術在戰疫中的作用"、"數字醫院的發展曆程"推動建設,推動億元數字化改革全面更新,"未來發展之路——可計算生活"等方面的思考,李瀾璇深入分析了大資料和人工智能技術在戰時疫情中的重要作用。

李藍軒表示,大資料和人工智能技術在戰争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未來智能機器人、智能裝置等技術被認為會逐漸成熟,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将使醫療衛生服務更加發達。"在檢測和控制感染源時,通過大資料和人工智能,每個接觸感染源的人都可以快速了解、檢測、控制和隔離,以控制病毒的傳播。

李蘭娟院士來渝,這次講了啥?

活動現場 九龍埔區熔化媒體中心插畫

李瀾璇認為,目前的作戰方式與過去不同,不再需要人工手段進行調查,數字技術可以迅速将感染源"一張網打"。

"此外,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診療中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新藥的開發為例,李解釋說,人工智能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在短時間内篩選和開發更有效的藥物,提供更準确的治療和診斷。

"比如,現在我們使用健康碼,可以第一時間讓監管部門更多地了解個人健康和移動路線,進而在複工複産過程中,對人流、可能的感染源實作及時發現、及時控制。

李瀾璇多次強調,控制感染源、傳播途徑、保護弱勢群體是傳染病防控的根本,"疫情之下,更重要的是防控"。希望在網際網路時代,智能化、資訊化、數字化等有效手段能夠推動診療、健康管理、藥品管理等更加便捷高效。"

來源:重慶釋出

文本:陳偉(學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