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奧密克戎5天席卷9個國家和地區,怎麼防?李蘭娟院士這樣說

作者:健康時報

(人民日報健康用戶端 王艾冰)在南非首次确認的變異毒株“奧密克戎”一經發現,便被世界各國紛紛列為首要防控毒株,據健康時報此前報道,從11月24日南非報告新冠病毒變種B.1.1.529—奧密克戎後,5天内已有至少波紮那、比利時、以色列、英國、德國、意大利、中國香港等9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發現了該新型變異毒株。

奧密克戎5天席卷9個國家和地區,怎麼防?李蘭娟院士這樣說

李蘭娟院士(左)。受訪者供圖

奧密克戎為什麼要密切關注?危害性有多大?目前我國的疫苗針對該變異毒株是否有效?人民日報健康用戶端獨家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

人民日報健康用戶端:世界衛生組織将Omicron變異株确定為需要密切關注毒株,這意味着什麼?

李蘭娟院士:世界衛生組織近期召開會議,讨論南非新變種病毒B.1.1.529,并列為“值得關注”。B.1.1.529最初于11月11日在南非鄰國波紮那首次發現。根據現有病毒學分析資料,南非豪登省 90% 的新冠感染病例可能已經是這種變異毒株,而且它“可能已經存在于南非的大多數省份”。從B.1.1.529首次報告到成為南非部分省份的流行的優勢株的時間不足半個月,表明Omicron變異株在人群中的傳播效率較高,也正是基于此世界衛生組織将Omicron變異株确定為需要密切關注毒株,這意味着,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它可能具有更高的傳播力,或者提高重症風險,或者降低目前診斷、疫苗和療法的有效性。

人民日報健康用戶端:目前來看,Omicron變異株的危害性有多大,是否可以明确?

李蘭娟院士:目前關于Omicron變異株的危害性研究和報道較少,世界衛生組織将Omicron變異株确定為需要密切關注毒株的目的,也是建議各國加強對Omicron的測序、監控、以及流行病學追蹤。病毒變異是客觀規律,冠狀病毒的刺突蛋白是介導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關鍵蛋白,也是疫苗設計的主要靶點分子,病毒為了适應環境和人體,更好生存下來,會發生變異甚至進化,有可能增強傳播力和毒力,增加緻病性,但變異也可能相反減弱緻病性,判斷Omicron變異株的危害性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去評估。

人民日報健康用戶端:Omicron變異株傳播速度快,已在南非、比利時、中國香港等9個國家和地區被發現,目前我國的疫情防控政策是否需要發生一些改變?

李蘭娟院士:中國通過兩年抗疫,己成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外防輸入的精準經驗,中國既不麻痹大意,也不必要恐慌。但仍需繼續加強境外輸入人員的精準管理,特别是對來自疫情嚴重的國家的人員要強化核酸檢測,實作閉環管理;此外要加強進口貨物的檢測和管理,同時加強從事進出口如物流、海關和冷鍊工作人群的健康監測力度,確定第一時間阻斷進口“物傳人”的鍊條。

人民日報健康用戶端:目前來看Omicron變異株是否會影響我國接種疫苗的有效性?

李蘭娟院士:冠狀病毒有2.99萬多個堿基,目前30多個變異,還不算大,不必驚慌,要繼續加強監測和測序。病毒變異可降低疫苗誘導産生的中和抗體的保護作用,但疫苗的作用應該還存在,目前對Omicron變異株還知之甚少,評估其傳染力,緻病力和對疫苗影響仍需要時間。此外,病毒一直都在變異,我們應該持續性加強針對新冠新變異株疫苗和藥物的研發。

人民日報健康用戶端:針對Omicron變異株,我們需要做些什麼?

李蘭娟院士:我國在疫情常态化防控階段已積累了豐富的抗疫經驗,要繼續堅持我國“外防輸入,内防反彈”的常态化防控政策,同時加強對變異毒株的監測。針對新出現的變異株,群眾不需要特别擔心,普通老百姓要積極配合政府的防疫工作,堅持非必須不出境,減少不必要出行;積極接種新冠疫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