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話|《平原上的摩西》:平凡人的詩意浪漫

作者:澎湃新聞

記者 高丹 實習生 李博偉

近日,雙雪濤的小說集《平原上的摩西》重印并舉行新聞釋出會,活動由石航、葛飛、李雪琴、雙雪濤作為嘉賓主持。

對話|《平原上的摩西》:平凡人的詩意浪漫

活動現場

《平原上的摩西》是小說家雙雪濤的代表作,包含十部風格迥異的小說,是同名最經典的作品,勾勒出上世紀末以來冰冷而深刻的北方圖景。

演員王豔丹對小說集評論道:"平原上的摩西有很多震撼人心的細節,意想不到的反轉,最有趣的是,每個故事的主角都出現在另一個故事中,故事與故事交織在一起,仿佛打開了一個全知全能的視角。在作者冰冷緊張的文字中,似乎我們可以體驗到人物内心的平靜,也能感受到簡單事物背後的非凡,在近乎平靜的風暴中,每個人都被命運驅逐,迂回而回歸平凡,這不僅是對世界的了解,更是對内心的寬恕。"

對話|《平原上的摩西》:平凡人的詩意浪漫

平原上的摩西

在普通的地方看到傳說

在分享沙龍開幕式時,石航談到了幾位嘉賓在晚餐時聊到的戒煙話題,進而導緻了平原摩西中許多因為煙盒而轉身的人的命運。石說:"雪濤經常無視我們在人類世界裡的東西,鎖上它,從那裡體驗到一個小樣子就是一個煙盒,大的樣子就是世界,是平原,是摩西,是紅海,是流放者,就是這一切。是以雪道的優點之一,就是它總是在原地,但總是氣象的,有自己的宇宙。"

上世紀末,雙雪濤将東北生活的許多細節融入到他的故事中,觸動了許多人對中國東北的想象和記憶。在談到《西特嬰兒床》時,他說是那個煙盒給他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想把它寫成小說。"我爸爸小時候,他互相扇扇風,把煙盒堆起來,是以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發現我爸爸有一個軍裝袋(口袋),上面寫着'為人民服務',裡面裝滿了香煙盒,有的上面有引号,有的上面有肖像,畫得很精緻,一個一個一個地堆疊。然後我開始尋找,在櫥櫃裡發現了更多。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那個煙盒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就在我的口袋裡,一個接一個地放在福爾摩斯的案例收藏中。是以當我從小就寫《平原上的摩西》時,我想寫這些煙盒。但煙盒寫得很有風格,在小說中她是一個畫煙盒的女人。"雙學濤說。

同樣來自東北的李雪琴,對雙雪中描述的東北也有着深厚的感情。"我2017年在美國讀了這本小說集。我的感覺是我必須回家。李雪琴說,他經常和男友讨論書中的地方,"除了文學,在我看來就像一張地圖。哥哥比我大,我本來是按照這本書去發現我的新生兒幾乎是那個記憶的終結,因為這個記憶不能告訴我。是以我對東北的記憶是從我哥哥那裡打開的。但是有很多人總覺得我也很擅長寫這段記憶,總是跟我商量,我說不行,這個我不能說,我推薦你讀一讀《雙雪道》這本書。

"沈陽是雙雪濤寫的之後,又是一幅世界地圖,一幅文學地圖。石航評論說:"我還寫了一本小故事集,叫《長春的野生動物》,因為我是長春人。當我們瘋狂地重複這個地名的推薦時,我們實際上是在試圖證明它不是一個地名。它既是在這裡又是我的人生,是我的思想中心,是我們這裡任何一個人的故鄉,是圓周上的任何一點,與叙事相連的就是這個半徑,是以每個人的記憶都是完全不同的。"

說到地方性,格菲說,沒有一個人有本地人,擁有一個國際化的、世俗的就足夠了。但東北故事确實有很好的本土特色,可以感受到獨特的雙雪。"這個地方,這個地理,本身就有很強的張力,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地方。更重要的是,你必須有不同的視角,然後才能在這個地方發現其他東西。當你習慣了,這些特殊的東西,尖銳的東西就不會出來,尖銳的東西一定要和另一個場景比較才會顯現出來。他說,"是以雪道不僅在《平原上的摩西》中,在其他作品中也可以呈現這種東西,他的興趣是多方面的,這種視野也很廣闊,這一點尤為重要。

此外,格飛還分享了自己對小說的閱讀,"末日會有飛翔的感覺"的經曆。"如果小說完全是現實生活中的模仿或記錄,那麼小說就沒有價值。會有某種對生活的反思,希望能把讀者帶到一個特别的地方,無論他怎麼飛,他一定會對他的有所了解。"是以在《平原上的摩西》中很清楚,這部小說,我把它放在學生的課堂讨論中,因為它真的很重要,而且有很多話題要讨論,包括修辭,包括文學寫作。

文學的艱辛曆程

談及作為作家的工作經曆,格飛和雙雪濤的描述和觀點非常一緻。"筆者的經曆非常豐富,如果讓我選擇一個詞來形容這段經曆,最愉快的時光一定是在大腦燃燒的時候,燃燒得很飽,你感覺大腦很熱,那種感覺是沒有遊戲還是其他幸福的生活可以比較的,大腦燃燒那種感覺是美麗的, 非常迷人,"格菲說。

雙雪濤說,靠自己做别的工作,可以過好這輩子,但能當作家,他很幸運。"最大的運氣是享受,當然,痛苦特别多,但要享受一些東西,就像格菲小姐說的健忘燃燒的東西一樣。

說到小說創作和誤解的話題,格菲指出,寫小說的人,并不是想寫一個好看的故事。"當我父親活着的時候,因為他會讀書,他認為他兒子的寫作似乎很有名,非常自豪,回去想盡一切辦法去看它,然後他心髒病發作,因為他看不懂,這很難。後來我拼命勸告他,我說我的書你一定不要讀,我給你買金庸。"

雙學濤表示同意。"我曾經覺得讀難看的書很難,因為我一直認為書,尤其是小說,應該很棒,或者它必須由我來讀,我很難忍受小說中無聊的部分,但最近我能夠忍受,特别是一些小說, 這是非常有機的,那個漫長而無聊的部分是它的一部分,我不能總是追求它。"我以前看過卡夫卡的一些東西,但我現在看到的是一些非常不同的東西,我心裡不是同一個作家,絕對比我以前感覺更好,更強大,我對小說的了解正在發生變化,"他說。"

"因為作為讀者,這種感覺一直在發生。"我最近一直在拓寬我的視野,是巴爾紮克改變了我的一些判斷,"蓋菲解釋說。我發現我們完全誤解了這個人,巴爾紮克有時非常激動人心,他之是以如此難以忍受,不是因為人們寫得不好,而是因為我們年輕無知。當我最近重讀巴爾紮克的煽動時,你發現它們很棒,比如我最近推薦給他的Ay,驢皮,它是如此美妙,以至于它有一個非常廣闊的視野。是以讀巴爾紮克,你會慢慢了解為什麼他是一個偉大的作家,他一直處于聚光燈下,仰望着他,你不能輕易忽視他。"

負責編輯:梁佳

校對:石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