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衛生健康委原副司長張志強:食品産業投資應樹立ESG理念

作者:證券日報

記者 徐傑 實習生 梁敖曼

"食物關乎人民的基本消費和健康。食品行業的投資應首先建立具有更廣泛社會價值的ESG概念,同時要關注中國與食品相關的法規和政策。10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原副主任張志強在《證券日報》主辦的第四屆中國乳業資本論壇上發表了題為"食品行業投資關注原則"的主題演講。

在張志強看來,食品投資應關注中國食品相關管理法律法規和食品營養健康政策。

張志強認為,我國所有食品行業,包括食品加工銷售、餐飲服務,以及食品添加劑、食品接觸材料等生産和使用,都應遵守《食品安全法》及相關監管标準。同時,各種乳制品和乳制品,包括生牛奶、液态奶、奶粉、酸奶、奶酪等乳制品都有相應的食品安全國家标準,涉及牛奶和乳制品食品安全國家标準和《預包裝食品營養标簽通則》、《乳制品良好生産規範》。

《健康中國2030年綱要》明确将食品産業納入健康産業範圍,這将更有利于食品産業特别是乳品産業的發展。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先後釋出了《新冠肺炎防控營養膳食指南》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臨床營養膳食指南》,以及國家衛生産業企業管理協會會同中國營養學會釋出的《關于消費中國居民奶奶制品的建議》, 所有這些都倡導消費者堅持消費牛奶和乳制品,增強他們的抵抗力。

張志強還認為,糧食投資還應關注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有關國際組織關于食品營養與健康的建議,如關于母乳喂養的建議,以及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釋出的食品相關緻癌物清單。國際組織釋出的食品營養與健康建議,将對我國相關食品管理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制定,以及消費者和投資者的食品營養和健康意識産生重大影響。

在座談會上,張志強對促進乳品消費和産業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是堅持健康為導向、科學為依托、規範性标準為規範,促進乳制品和乳品行業發展和市場消費。

二是繼續加強對牛奶、奶制品健康意義的宣傳。宣傳牛奶和乳制品的健康意義,應充分動員健康相關技術機構,包括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院和各級健康相關學術團體,立足科學、科學、客觀、公正地向公衆宣傳,努力改變不正确的飲食行為,鼓勵大家多喝牛奶。

科學界普遍認為,牛奶和乳制品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營養素,是人類最好的營養食品,有利于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是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位居民每天食用300克液态奶或相當數量的其他乳制品(不包括嬰兒配方奶粉)。

根據中國居民的膳食消費調查,中國人均牛奶和乳制品的日消費量仍低于60克,與300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是以,我國的奶和奶制品也具有相當廣闊的市場空間。

第三,企業應充分保障牛奶、乳制品的食品安全和營養品質,做好生産經營全過程的控制,認真貫徹執行牛奶、乳制品生産衛生規範,建立和實施每一種産品的HACCP控制計劃。

"應該開發更适合中國消費者的牛奶和乳制品,特别關注為老年人和乳糖不耐症人群開發牛奶和乳制品。"牛奶和乳制品是老年人口最合适的蛋白質、鈣等營養來源,如果老年人口的營養健康需求适當添加益生菌、維生素和礦物質,那就是錦上添花,"張說。"

最後,張志強建議,"應繼續實施學生營養牛奶計劃,讓全國兒童青少年都能喝牛奶,促進兒童青少年成長,讓更多人養成愛喝的飲食習慣。"

(編輯:Joe Chuan)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