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共和國元帥到國家體委主任,賀龍面臨怎樣的誤解?他又為什麼要請胡耀邦吃哈密瓜?

作者:文彙網
從共和國元帥到國家體委主任,賀龍面臨怎樣的誤解?他又為什麼要請胡耀邦吃哈密瓜?

何龍開啟中國西南地區首場體育大會足球賽

對于何龍被任命為體育委員會主任存在一些誤解

有的老同志,特别是賀龍的老前輩,在體育委員會主任的時候并不了解賀龍:為什麼要讓一個戰功成功的功德去搞體育,這不是多大用處?也有人說,毛主席讓賀龍當體育委員會主任,不準讓他當軍長,等等。

事實上,這完全是一種誤解。

首先,是中華全國體育總會,而不是毛澤東,提名賀龍為中央體育委主任。而且,何龍在擔任體育委員會主任兼職時,中央并沒有解除他西南軍區司令員的職務,他同時負責中央體育委員會,還負責西南軍委和西南軍區的工作。此外,鄧小平調任北京後不久,何龍成為中國共産黨西南局書記。

此前,有文章和媒體曾表示,"賀龍從重慶來到北京,成為中央體育委員會主任。"這是主觀的。

他龍确實多次從西南地區首府重慶來到北京,與中央政府會面或向中央政府彙報。1953年4月,賀龍在主持了從重慶到北京的第一次全國體育工作會議後回到重慶。

而且,毛澤東曆來十分重視體育運動。1950年初,他簽署了《新體育》雜志的稱号;1952年6月10日,寫了12個大字《發展體育,增強人體素質》,為新中國的體育事業指明了方向。1954年4月1日,毛澤東主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其中一次會議審議了中央人民政府體育委員會黨組關于加強人民體育工作的報告。榮高軒一進會,毛澤東就說:"是時候讨論體育了,體育對6億人來說是件大事!"是以,他同意賀龍也應該擔任體育委員會主任,但也出于體育工作的重要性,因為要盡快發展新中國的體育事業,而不是賀龍。

而賀龍本人也樂于承擔起這一責任。他在為體育委員會選拔人才時,經常對不想從事體育工作的幹部說:"我自願從事體育工作。我當體育委員會主任時,就是周總理和小平點同志的将軍,我是毛主席的指令。"

1954年底,國家主要行政區域撤出後,何龍奉命調往北京,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家體育委員會主任。除主管體育委員會外,還負責協助周恩來總理處理國務院有關事務、外交事務和中央機關的定稿工作。

1956年,何龍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59年任中央軍委常委、軍委副主席。1960年,何龍還擔任新成立的國防工業委員會主任。

這一切充分說明,毛澤東對賀龍的信任度很高。

為了部署部隊,賀龍請胡耀邦吃哈密瓜

賀龍立即上任後,開始選拔人才。

1953年2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人事廳(中央人民政府人事部公文第83号)通知中央體育委員會:

貴委1953年經審查,共批人員239人,幹部212人,人員27人。

當時,中央體育委馬全班從共青團中央調來了十幾名幹部,由榮高軒、黃忠擔任體育委員會副秘書長。

這還缺少近200名幹部,在建國初期,很難與之匹敵。再加上傳統的時代觀念,很多人并不把體育當成一種正式的職業。是以,體育委員會更難以調動幹部。

1953年4月27日,他在北京主持召開的全國體育工作會議時說:"要建立中央體育委員會的機構,逐漸建立和完善各級體育委員會,首先要解決乾部問題。目前,必須請中央"母雞",從中央、區域、部隊中,作為我們的骨幹。"

此後,賀龍以非凡的勇氣和獨特的方式,動員、說服、吸引了一批曾在軍隊和西南地區從事體育運動的幹部到國家體育委機關工作。他的第一分将是西南軍區司令部長、西南軍區"戰鬥"運動隊隊長張啟軒,以及35歲的張連華、39歲的朱德寶。張連華是第120師"戰鬥"籃球隊的老兵,曾任中國民志願軍某炮兵團政治成員,朱德寶是"東幹隊"老兵,此時是東北軍區空軍軍械部部長。

1953年8月3日,中央體育委正式向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習仲勳報告,建議任命張啟璇為幹部教育訓練部副部長,張連華為對外部副部長,朱德寶為體育競賽部副部長。

西南行政區劃廢後,1954年10月下旬,何龍告别西南,宋仁窮,蔡淑軒、劉秉林、王玲、吳嶽松等家屬乘人民輪子,從重慶順長江而下。當時跟賀龍出船的這些幹部,都準備到北京各部門報到,但沒人到科委報到。賀龍一上船,就敲響了他們的"心思"。他首先對準備前往内政部的蔡英文"發動攻勢"。1922年,作為一名履歷上沒有體育工作記錄的湖北老兵,蔡樹軒參加勞工運動時,與其說被賀龍所描繪的體育前景所吸引,不如說被賀龍的獨特魅力所吸引。他在西南地區與賀龍共事的五年,讓他更願意與蒼鹭一起工作。于是,賀龍一到北京,就與蔡的老上司鄧小平談判,将他從内政部副部長改為國家體育委員會副主任。

女将軍王淩元去了地質部,也被何龍勸說,到體育委擔任辦公室副主任。吳月松曾任西南軍區防科幹部,在賀龍一側做了保護工作,賀龍自然沒有放過他,一船把他拉到體育委,很快他就擔任了新任北京體育場副主任,後來又擔任幹部部副主任。

中共西南局宣傳部副部長張飛準備擔任外文出版社社長。他很欣賞自己的天賦,覺得體育委員會必須有一些人才,然後把他動員到體育委員會。張非規模愛情難,不僅同意了自己的,還動員了與外文出版社的女将領張才珍說:"去體育委員會,這是老闆的順序。我也是一個文盲進入吳廟。"

他還邀請了老朋友、起義将軍、西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陸漢先生與體育委員會合作。陸漢欣然坦白。之後,何龍還進行了多方遊說,從西南到李夢華,從南到陳賢,從華北到曹建泉(擔任群衆體育指導部副主任),從西北到董念麗(原群衆體育指導司副司長,教育部副主任)......

1954年11月1日,國務院正式任命蔡廷軒、蔡淑軒、陸涵、黃啟祥、榮高軒為國家體育委員會副主任。随後,中共中央組織部準許張飛偉為國家體育委員會秘書長,黃忠為副秘書長。1956年,張飛、黃忠被提拔為國家體育委員會副主任。33歲時,張勇是國務院系統副部級幹部中最年輕的一位。張才珍後來擔任國家體育委員會副主任。

後來,何龍調書記任思志、韓福東、李達、趙正宏等幹部為科委工作。

董守義先生是一名運動員,解放前曾擔任中華全國體育協會總幹事,1947年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委員。他龍提名他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體育學院教授,月薪180多萬元(舊币)。此後,何龍任命他為中華全國體育聯合會副主席、國家體育委體育技術委員會主任。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董守義先生在國際奧委會會議上,為争取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體育組織中的合法席位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當時,何龍還邀請時任團中央書記胡耀邦、團中央組織部部長盧金東到家,告訴他們:"體育委員會剛剛成立,需要加強。我們也在這裡做年輕人的工作,任務很重,依靠各方面的支援。耀邦啊,這是你的事!從你那裡帶一些人來,你會給他們一些嗎?

胡耀邦曾任西南地區四川北支部主任、四川北軍區政治委員,是賀龍的老下屬,早已為體育委員會選拔了一批幹部。他對賀龍道:"呵呵,在我們來找你之前,我們已經選好了一些檔案,請你自己選。

馬上,陸金東在賀龍面前放了一個擁抱檔案......

"為了感謝你們的支援,我今天邀請你們,剛從新疆運來的最好的哈密瓜,"他幽默地說。

為體育委員會機關選址,主持北京體育博物館建設

在移居北京之前,賀龍前往北京與榮高軒、黃忠商讨成立體育委員會,并向周恩來、鄧小平建議:

基于前體育聯合會,現有的48人組織需要補充62人。其中,需要有一批骨幹,提出一份名單已經發給安子文同志,以後再看什麼時候需要加大。(鄧小平的訓示在這裡:同意。)

需要買房住,北京市政府已經找來,需要建址,要求準許青年服務部體育場位址(北京酒店對面)。(周恩來在這條訓示中:這件事一定是市政府的事情。

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彭震欣然同意撥通東長安街17号的考委。不久之後,位于宣武門東側的33号胡同被撥給了體育委員會。這是一個隐藏在小巷深處的庭院,隻有十幾間破舊的平房,無法容納新賀龍給各種路人的馬。于是,何龍來拜訪彭震,請他盡量解決會場的問題。

彭振鼎帷助,王府井的幾座八面槽9棟配置設定給了體育委員會135間;風琴宿舍,安排在草廠胡同裡。在賀龍的廣告中,他寫道:

何酋長:房子已經安頓好了,據說還可以。

中央人民政府體育委員會就是這樣成立的。其機構包括辦公廳、群衆體育指導部、幹部教育訓練部、體育比賽司、國際聯絡部、學校體育部、編輯司、計劃和财務司以及國家形式體育研究所。

1954年底,體育委機關遷至崇文區太陽宮,在東西兩處修建了兩座辦公樓。

此後,何龍先後創辦了北京體育學院、體育日報、體育研究院等,并主持了北京體育場、勞工體育場和勞工體育館等體育設施的建設。

從1952年何龍成為中央體育委員會主任,到1966年,在中國共産黨中央的大力支援下,全國體育運動員奮勇工作,打破世界紀錄145次,奪得13次世界冠軍(其中12次乒乓球),210人獲得體育榮譽勳章。同時,中國青少年的平均身高,比父母一般增加3厘米左右;中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也從解放前的35歲增加到60多歲。

這些豐碩成果無可争議地證明,華人體育界選擇賀龍擔任國家體育委主任是最正确的選擇。元帥上司體育事業,給世界體育界留下了千言萬語。從那時起,賀龍元帥被譽為共和國的體育功勳。在中國成為公認的體育強國的時代,人們不會忘記賀龍元帥的曆史成就。

——摘自2013年第十一期《黨史的橫截面》

作者:謝無申

編輯:Chizu Nom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