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徐超教授著作《大美漢字》:挖掘古漢字裡的文明與智慧

作者: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

"漢字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文化,是基本文化。古代漢字是漢字的源泉,其中甲骨文和金文創造了中華文明記憶的新時代,是中國古代文學的載體,是古代文化的化石,是我留給子孫後代和世界人民的寶貴遺産。"

徐超教授著作《大美漢字》:挖掘古漢字裡的文明與智慧

攝影:劉夢東

徐超教授的新書《大美漢字》即将由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本書分為兩部分,上半部分是《古漢字的介紹》,深入淺淺地介紹了古文字知識和對古文字基本規律的了解,引導讀者從了解一個字形,通過滾雪球的方法,逐漸了解10、20等。下一個編輯是"100個古漢字光解",即解剖100個"麻雀"。每次講解後,徐超教授都用标準的金文本創作了一個單字書法。

徐超教授著作《大美漢字》:挖掘古漢字裡的文明與智慧
徐超教授著作《大美漢字》:挖掘古漢字裡的文明與智慧

偉大的美國人物,不僅在形式上是美,而且在文化上是美,在智慧上是美。讀《偉大的美國漢字》,可以從古代漢字中汲取豐富的營養。我們的特設專欄"漢字的智慧"将從"偉大的美國漢字"中分階段進行,選擇一些筆記,并與您分享。

徐超教授著作《大美漢字》:挖掘古漢字裡的文明與智慧
徐超教授著作《大美漢字》:挖掘古漢字裡的文明與智慧
徐超教授著作《大美漢字》:挖掘古漢字裡的文明與智慧
徐超教授著作《大美漢字》:挖掘古漢字裡的文明與智慧
徐超教授著作《大美漢字》:挖掘古漢字裡的文明與智慧

"安"字的首字形像是一個女人跪坐在地上,女人的臀部下面有一個短斜線,表明女人的臀部坐在腳跟上,進而反映了和平與安甯的含義。這個小斜杠是訓示性符号還是緩沖符号很難确定。後來,在這個字形上加了一個"mián","mi"在古代漢字中是房子的立面象形圖,原來的字形加上"元"意味着女人坐在房間裡。戰國後期的金文在原來的字形下加了"心"符号,強調心靈的平和,加深了一層意義。有意思的是,那條短斜杠一直延續到小玄時代才得以儲存,這一方面說明漢字繼承性很強,也說明小玄确實有在簡單上删減繁文缛節的功勞,展現了漢字發展的正确方向。"安"在銘文中意為和平,問安意思。

徐超教授著作《大美漢字》:挖掘古漢字裡的文明與智慧

徐超介紹

徐超,1945年出生,江蘇鹽城市人,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964年至1972年,他在北京大學漢語系學習。1978年考入山東大學漢語系,攻讀中國曆史研究所學生,1981年獲文碩士學位。1984年至1989年,任中文系副主任。1995年至1999年,任山東書法藝術日報特約副主編。1993年,開始招收研究所學生教育訓練。1996年開始轉入文字書法碩士學位。2001年開始招收文字書法(後改為文字培養和書法文化)博士生。2001年至2006年,兼任著名書法家姜維軒先生的助教,共同招收和指導書法博士生。2003年,他被任命為中國圖書協會學術會員,山東省圖書協會顧問,山東大學書法藝術研究中心主任。

學術著作先後獲得山東省社會聯合會優秀成果二等獎、華東大學出版社優秀學術著作一等獎、山東省圖書獎一等獎,以及山東省語言學會、山東省教育委員會、山東大學獎。教學成果榮獲山東省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書法曾獲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教育獎二等獎。

"學習就像旅行,學習就像學習一樣"

徐超經常對學生說:"學習就像旅行,學習就像鄧。"

1967年,徐超出差去福建,早上從城裡走到山上。上山,感受高峰,可以擡頭看,較高的山峰還在前方,而重重的,高聳入雲。在徐超看來,山外有山,外面有日子,這就是治理之路。

"傳承中國傳統學習的基本方式是當老師。從廣義上講,它還包括學術著作的使用。說"學習就像遊泳"就是去海邊旅行。說"像鄧一樣學習",就是攀登學習的巅峰。我們常說的傳承、創新,你沒有紮實的學術基礎怎麼傳下去?你讀不懂,哪裡能談創新呢?"徐超說。

在徐超看來,書法不僅僅是寫筆畫,其實一點一點的繪畫都凝聚在一個廣闊而深刻的傳統文化中。說到"找點畫曲折,想看筆橫截面"這兩句話,他拿出手稿,指着其中的幾句話,從形狀到語氣,一個接一個地講解了它們是如何演變成今天的形狀的,又是如何成為今天的聲音的,比如幾個簡。然後,他從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擴充的副本,這是他的教材,上面的一些單詞被圈出來,以及它們的起源,他說這是給學生講課的。

徐超一直強調要申請獎學金。2004年,徐超出版了《書法教程》;他的《配對的藝術》于2014年由中國圖書局出版,講的是結對書法。徐超計劃發表近年來的一些研究成果,希望從他的研究中挑選出一批廟宇文化,并逐年推向大衆,與人們分享古文字之美、古書法之美、古文學之美。

"最後一點。"

1964年,徐超進入北京師範大學漢語系,結識了他最喜愛的張煌學說和古籍,并結識了他崇拜的書法氣功先生。1978年進入山東大學學習,遇到姜維軒先生,在他的影響下,終于走上了學術與藝術相結合的學術道路。在徐超看來,這是一種傳承。

"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機關,一個家庭,無論什麼樣的學術,或者什麼樣的技能,比如無窮無盡,代代相傳,出發點就是制高點。關鍵在于"遺産"這個詞。要傳承下去,你必須閱讀,學習和學習。像挖井一樣,必須明确,才能增加事件,發揚光大。"徐超說。

徐超承認自己是"文化等級主義者"。他的課程是讨論性的,碩士生和博士生一起讨論。比如講古文或古文學,一開始,大家表達自己的意見,随着讨論的深入,能說出來的學生越來越多。最後,隻有一兩個博士生能夠與他交談。這對碩士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震撼。他們說:最後一公裡,最後一厘米,一毫米,是極少數人的責任。真正的戰鬥是"最後一點點"的比賽。為了"最後一點點",他們必須奉獻自己的生命。

徐超負責的"最後一點"與中國文字、文學和書法有關。他從小就愛上了古典文化,着迷,沉浸了很長一段時間,逐漸能夠做這些相關的事情。在外人眼中,那些古籍太神秘,古文太晦澀,整天面對會是什麼樣的生活無法想象。但在徐超的眼中,那些都是寶藏,文字是活生生的,語言是生動的。徐超說,古代沒有錄音機,長城不會說話,青銅刻字等文學作品是古人的文字,即古人的記事本,中國古代文化的細節和文明的進步都記錄在其中。

很多時候,我們忽視了語言和文字的重要性,低估了古人的智慧。徐超認為,智慧是世界的智慧,但文字制造者的智慧,是古代文字智慧的深淵。古代文獻記載曆史、科學文明,學會解開這些文化密碼,就能獲得無盡的智慧,學習祖先的文化精神。

來源:山東大學學報,濟南時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