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破醫藥壟斷!破局者,來了

作者:火神八号

01 | 引入

曆史不會重演,但是會押韻。

2025年春節期間,被《黑神話》制作人馮骥稱為“國運級别創新”的deepseek橫空出世,僅用2048張英偉達H800晶片,就訓練出了和GPT-o1同樣性能的大模型。随即美股迎來了一場海嘯,當日,納斯達克指數下跌3.1%,“AI寵兒”英偉達收盤大跌超過17%,市值蒸發超5600億美元。

你很難說這是資本敏銳,還是類似的戲碼上演太多次,所有人都知道接下來的劇情了。

不管是open ai每千個漢字輸出标價約1.8 人民币時,還是30年前,輝瑞在中國推出“藍色小藥丸”Viagra,每粒128元價比黃金時,他們的背後,都共享着相同的商業底層邏輯:壟斷創造利潤,而利潤又回報壟斷。隻是當deepseek以5%的推理費用,或者【慣愛】等國産男科藥以5元每片的價格閃亮登場的時候,這樣技術霸權又總是土崩瓦解得悄無聲息。

你不得不懷疑,是不是所有美國公司看似永恒的壟斷,都暗藏着被中國企業成本效益利刃刺穿的宿命?

02 | 源起

“藍色小藥丸”的發現,并不在預料之中。

上世紀90年代初期,輝瑞心血管實驗室的意外發現:編号 UK-92480 的化合物在治療心絞痛試驗中表現平平,卻在回收試驗資料時顯露出特殊的副作用 —— 它可以讓男性功能持續時間延長。是以,許多臨床試驗者不願意交出剩餘的藥劑。

這個被戲稱為 “意外懷孕” 的發現,催生出人類首個PDE5抑制劑西地那非。

輝瑞自然不會放過這個顯而易見的機會,1998年,在100多個國家注冊專利,并且通過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後,西地那非以“Viagra”的名字正式上市。在接下來的二十年專利有效期,輝瑞講述了現代醫藥史最成功的商業故事:最高日均4.3萬張處方的銷售浪潮。全球超6000萬患者形成的臨床資料壁壘,配合每片12美元的價格體系,将西地那非推上 “藥界 iPhone” 的神壇。資料顯示,從1998年上市到2017年,Viagra的總銷售額超過了320億美元。

但是,在專利期内,Viagra的成功是完全可以預見的事情。而專利到期後,輝瑞展現的才是真正的技術。

2017年,Viagra技術專利到期,當時普遍預測,2018年“藍色小藥丸”會遭遇專利斷崖,銷售額将會從去年的11億美元暴跌至3.59億美元,2022年銷售額則僅為1.88億美元。然而實際上,輝瑞仍通過口腔崩解片等劑型改良、85%的醫院終端鋪貨率、以及“IP排他性”授權等專利手段,大大延長了Viagra的市場壽命,資料顯示,2023年全國零售藥店處方藥銷售榜單中,Viagra在西地那非中的銷量依然占據第一,每片68元的定價堪比奢侈品——衆所周知,愛馬仕從不降價。

但是,這樣看似牢不可破的商業壁壘,很快被打破了。

03 | 破局

Viagra并非沒有挑戰者。

實際上,在1998年“藍色小藥丸”上市僅僅4年後,2002年,美國禮來的ED藥物他達拉非,也就是“Cialis”便在歐洲上市。作為第二代PDE5 抑制劑,他達拉非通過長達36小時的藥物有效期和不受高脂飲食影響的藥代動力學特性,迅速在全球範圍内獲得超 40% 的市場滲透率。

然而,該類藥物并未動搖西地那非的統治地位。其原因也很簡單,他達拉非也并沒有比西地那非便宜多少。根據《2024年中國抗ED藥物行業白皮書》顯示,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男科藥品産品,價格在25-70元左右,他達拉非更是高達60-130元。

他達拉非的價格,本質上就是頭部藥企之間有錢一起賺的價格默契,與美國AI大模型領域OpenAI與Anthropic等企業的競争政策高度相似,即允許競争和替代品存在但不觸發價格戰,共同維持行業利潤空間。

但是随着中國企業的登場,這樣的共識被打破了。

2014年,Viagra在中國的專利到期,中國企業随即推出了便宜20%-30%的國産替代産品,在最初的幾年,68元左右的原研藥,和48元上下的仿制藥還保持着微妙的平衡,雙方和氣生财。但是2020年後,降維打擊的産品就登場了:以【慣愛】品牌為代表的新銳國産ED藥物,其平均價格為3-6元。如果按照一個患者每年服藥50片計算,則為患者直接節省6000多元的購藥成本。

【慣愛】的推出,無疑是ED藥物領域的“deepseek時刻”。按理說,慣愛通過了國家的藥物一緻性檢測,效果一點都不遜色于國外産品。實際上根據《2024年中國抗ED藥物行業白皮書》顯示,在最能展現對産品滿意度的使用者推薦度環節,慣愛的得分高達41.83,位列國産品牌第一。按理說完全可以以更高定價占領市場,然而為什麼會隻賣3-6元?

其實這并非隻是單純的讓利,其背後的商業邏輯,與當初國産盾構機推出,價格隻有國外的十分之一類似:颠覆性的價格,不僅會支撐起強烈的替代效應,同時會擴大市場和銷量,讓企業能夠通過規模擴張攤薄研發成本、加速技術疊代,形成 “低價 — 市場佔有率擴大 — 量産成本降低 — 技術更新” 的良性循環。

慣愛的戰術,顯然起了作用。在推出2年後,2023年就已實作線上線下總銷量超過1億片,累計使用者評價超110萬條,好評率超99.9%,成為線上最主要的男科用藥。

國外巨頭構築起來的西地那非霸權,頃刻土崩瓦解。

慣愛智能生産線

04 | 重構

任何降維打擊,都不可能無迹可尋。

藥品的藥效,來自于通過化學合成、植物提取及生物技術制備的活性藥物成分,也就是原料藥。是以,原料藥的價格,是藥品的重要成本之一。資料顯示,西地那非原料藥的價格約為2000元-3000元/KG,而進口他達拉非則高達5000KG/KG。這樣的物料成本打底,顯然價格打不下來。

而如今,大陸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藥生産和出口國家,原料藥産能在全球占比約為28%。巨大的生産規模,有效壓低了原料藥的價格,也為國産藥物的降價提供了基礎。

而與此同時,中國的智能化生産的發展,同樣為慣愛們提供了助力。

最新資料顯示,中國每萬名勞工配備工業機器人470台,密度已經超過德國和日本,躍升到世界第三。有記者曾經實地探查慣愛的生産線,為其中的數字化程度感到震驚:工廠内部的生産線幾乎完全依賴自動化裝置進行操作,這些裝置不僅包括機器人手臂、自動化傳送帶,還涵蓋了精密的傳感器和控制系統。每台裝置都與中央控制系統連接配接,通過實時資料傳輸與分析,確定生産過程的精确與高效。

慣愛智能生産工廠

最後,ED藥物曾經的銷售困境,在于如何讓患者繞過藥店店員意味深長的眼神。而中國藥企用網際網路思維破解了這個世紀難題:美團買藥推出“深夜急送”服務,京東健康聯合三甲醫院開發AI問診系統,5分鐘完成處方開具,讓使用者購買毫無障礙。慣愛更将服務鍊延伸至售後,對消費者提供一對一用藥指導。

當ED藥物建構起“線上問診-藥品配送-健康管理”閉環生态,中外ED藥物已從價格次元升維至産業規則的重構。

總而言之,從藍色藥丸到中國藥片,這場跨越三十年的醫藥權力轉移,揭示着商業世界中,王權沒有永恒,沒有永不倒塌的技術高牆,隻有不斷疊代的成本效益革命。當慣愛們用網際網路思維重構醫藥價值鍊時,他們書寫的不僅是某個産品的逆襲故事,更是一個時代對壟斷定價權的集體審判:

在健康權面前,任何以技術之名築起的暴利堡壘,終将崩塌于普惠醫療的曙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