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佟潔瓊:人生就像颠勺 90後清華女碩士到藍翔學廚藝“回爐”再造重新開機人生

切塊、熱油、爆炒、颠勺……90後清華女碩士佟潔瓊戴着白色廚師帽,穿着廚師服,在煙熏火燎的廚房裡學習烹饪。2025年元旦前後,清華碩士到藍翔學廚藝的故事,兩次登上微網誌熱搜榜,各種讨論和質疑也随之而來,有人調侃她是“藍翔裡學曆最高的,清華裡最會做菜的”,有人贊歎她“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脫下長衫的,她是最有勇氣的人”,也有人質疑她“想炒作搞熱度,做網紅騙流量……”

在去藍翔學習之前,佟潔瓊從事的是氣候變化及影響評估等工作,她也曾多次站在聯合國大會等國際會議的“舞台”上。2024年12月,重新找工作的佟潔瓊決定利用這短暫的“空窗期”進修廚藝,一方面是為了做一些讓自己内心愉悅的事,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學習一種有意義的技能。近日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佟潔瓊表示,短暫的藍翔學廚經曆,讓她不斷感慨人生就像“颠勺”一樣,想做什麼就去做,也許颠着颠着,就“颠”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

今年春節成全家主廚

承包年夜飯16道菜

“我拿到熱乎的藍翔畢業證了!”拿到畢業證的那一刻,佟潔瓊在自己短視訊賬号裡向粉絲們“官宣”這一消息。

今年1月18日,在為期一個月的煎炸烹煮廚藝學習後,90後清華女碩士佟潔瓊從山東藍翔技師學院順利畢業。畢業當天,她走出校門,收拾完行李後立刻北上,重新回到了北京。佟潔瓊告訴記者,年前的一周時間,她早中晚都約了不同的朋友一起“恰飯”,幾乎每天都呆在廚房為烹饪做準備。從挑選食材到烹制佳肴,佟潔瓊都盡量親力親為,她手法熟練地颠勺、掌鍋,那些普通的食材在她手中不斷翻飛,瞬間變成一道道讓人垂涎欲滴的佳肴,她也憑此技能成功“俘獲”了一衆朋友的胃。

在問及朋友們對菜品及技術的評價時,佟潔瓊爽朗一笑,霸氣地說:“好吃啊!他們敢說不好吃嗎?都來我家了。”不過,來自朋友們的正向回報,也讓她更有成就感。“我還是挺享受做飯帶來的樂趣的,那些常見的食材從切好再到烹調成型,這是很有創造性的過程。”

今年春節也是佟潔瓊這麼多年來最忙碌的一個春節,她回到内蒙古老家,給家人做了一頓豐盛的年夜飯,油焖大蝦、把子肉、排骨藕湯……16道菜擺滿了整張桌子。這份菜單是她早在藍翔學習的時候就已經拟定好了。“今年的年夜飯被我承包了,我成了我家的‘主廚’,家人都給我打下手。”

“往年春節到外婆家,都是我媽和我姨她們在後廚忙活,我就是坐在客廳等着她們做好菜端上桌,一直都沒有機會參與。但這次學完了烹饪之後,我也加入到了後廚大軍裡。”

今年佟潔瓊終于實作了自己的小願望。大年初二,她在外婆家從早上9點開始忙活,一直到下午1點才吃上飯。過年這幾天,佟潔瓊每天都在做菜,雖忙碌得身心疲憊,但非常開心。

“好在我的技術經受住了家人們的檢驗,很激動。”佟潔瓊提到,她在學廚時原本準備給家人做九轉大腸,甚至提前在北京買好了大腸,卻因為沒經驗買到了熟大腸,無法制作九轉大腸,最後隻能臨時改做幹鍋肥腸。不過家人們特别會提供情緒價值,她做的把子肉讓外婆贊不絕口,風味茄子更是讓家裡最挑食的小侄女都主動拿起筷子多吃幾口。春節期間,佟潔瓊的廚藝表現還得到了藍翔老師的“官方”認可,她甚至還想再回到學校學一下如何蒸饅頭。

追求人生意義和影響力

希望在氣候變化領域發光發熱

一直以來,佟潔瓊都是家長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出國留學、清華碩士,這些耀眼的“光環”一直籠罩着她。

在去藍翔學習之前,她在加拿大學習金融專業,回國後,她又考取了清華大學國際建設與項目管理專業的碩士。讀研期間,佟潔瓊在學校組織了好幾次國際化的活動,其中包括一個關注可持續發展的論壇。那是她第一次真正接觸到氣候變化議題,她似乎找到了自己的職業“歸宿”。

“畢業後,我留在清華大學從事可持續發展的推廣工作,後來還在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擔任研究人員一職,是以也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佟潔瓊提到,也正是源于這樣一個契機,前機關向她抛來“橄榄枝”,她如願成為了一名氣候變化适應顧問,負責基礎設施項目的氣候影響評估工作,她也曾多次站到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等國際會議的“舞台”上。

“我這個人特别追求人生意義和影響力,也一直希望自己的工作能有一定水準,而這份工作讓我真正感受到了這輩子的使命。”工作後,佟潔瓊對氣候變化領域的了解越來越深,對這份工作的熱愛之情也與日俱增。她覺得工作并非單純為了掙更多錢,而是要去做自己喜歡的、有價值的事。如今氣候變化領域關乎全人類的命運,她也希望自己能夠繼續在氣候變化領域發光發熱。

佟潔瓊之前所從事的工作主要是通過分析一些氣候變化領域的動态來為政府獻策,比如她曾參與研究過中國難減排行業的轉型戰略,結合中國現有的政策以及國際上的條文标準去完成報告撰寫,這讓佟潔瓊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

烹饪是一個冥想的過程

廚藝是非常實用的技能

2024年10月,機構重組使得她和部門的其他非長聘人員被裁撤。去山東藍翔技校學廚師,成了佟潔瓊給自己“空窗期”安排的一次技能探索之旅。

“這源于一位長輩給我的人生啟發。他在去年下半年換了工作,就趁着職業更換期踏上了西班牙的旅行之路。他告訴我,你以後的人生很難有大把的時間去專注做一件事,這段空白時光一定要好好利用起來,去做你想做的事。”長輩的話讓佟潔瓊陷入思考,她該如何充分利用這段時間讓自己的人生更加豐富呢?

佟潔瓊是個不折不扣的行動派,她立刻羅列了一個清單,上面寫着幾件她計劃在“空窗期”完成的事情:學炒菜、考潛水證、學習瑜伽……之是以先來學廚,是因為佟潔瓊意識到廚藝是一項非常實用的技能,自己做飯可以滿足生活所需,還能邀約朋友,增進感情。“沒有工作後,我的空閑時間會比較多,有時會給朋友們做飯,我很喜歡大家一起吃飯、一起聊天的氛圍。而且對我來說,烹饪是一個冥想的過程,是以既然有空閑時間,為什麼不去提升下自己的廚藝呢?”

廣為人知的技能學校新東方和藍翔,成了佟潔瓊腦海裡的首選項,選擇藍翔一方面是為了暫别北京,另一方面,她對比發現,藍翔的綜合烹饪課程更注重一些像刀工、掌勺技巧以及油溫控制等的基本功教學,而這些都是在烹饪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基礎能力。

“以前我廚藝不佳,做菜成了我的‘黑曆史’,家中的長輩們都不敢讓我進廚房。”佟潔瓊笑道。

成為烹饪班唯一的女學員

有時候眼睛學會了,手卻不一定能跟上

2024年12月,佟潔瓊拖着行李箱從北京來到山東藍翔技校學烹饪,報名、繳費後,她正式成為技校烹饪綜合班的一名學員,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教育訓練學習。整個班30多個人,隻有極少數學員是為了通過學廚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佟潔瓊記得,班級裡年齡最小的學員隻有16歲,最大的50歲,而她是全班唯一的一個女生。

學廚第一天,從切蘿蔔開始。佟潔瓊購買了菜刀,從練習切蘿蔔片開始,整個上午,從蘿蔔片到蘿蔔絲,再到蘿蔔粒,她切了無數片蘿蔔後,也在反複地練習中逐漸掌握了刀工技巧。

“我們每天一大早就得到實習工廠中的房間,從早上8點多開始,一直忙到下午4點多,除了中午吃飯休息的2小時,基本一整天都在學習。一周上課6天,一天上課6小時,強度還挺大的。”每天早上,佟潔瓊都要先去買杯咖啡“續命”,然後再到教室開始學習前的準備工作,她喜歡把自己的竈台擦拭得幹幹淨淨,再提前将冷凍凝固的食用油化開。“其實同學們很照顧我,每周一周四需要到樓下倉庫去領物資,他們都沒讓我去過。”

在整個學廚過程中,佟潔瓊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颠勺,授課老師會要求在鍋裡裝上玉米或沙子,讓學員們端着鍋來回地練習。這項練習對手臂和手腕的力量要求很高,它需要精準的小肌群控制和肢體協調性,不僅需要利用中指和無名指進行力量配置設定,同時還要控制手腕的角度。一開始,佟潔瓊根本颠不好,隻能不停地嘗試,一天練習結束後,手臂酸痛得都擡不起來。

除了颠勺,佟潔瓊感覺另一個高難度技能就是控制油溫,這項技能通常需要一周時間來練習,她就不停地炸藕盒、炸茄盒、糖醋裡脊……佟潔瓊印象最深的就是學炸藕盒,這道菜看似簡單,但需要精準控制油溫,火候不到,藕盒容易變軟散架;火候過了則會炸煳。佟潔瓊總覺得有時候眼睛學會了,手卻不一定能跟上。

“我們學的菜品以魯菜和川菜為主,每天上下午各學一個菜品,做完的這些菜可以帶回家自己吃,有時做得挺好吃的,有時卻很一般。”學廚期間,佟潔瓊最得意的是拔絲地瓜那些涉及炒糖色的菜品,需要嚴格控制火候才能確定糖色的顔色和味道,這讓她極具成就感,但老師卻不怎麼誇贊她,總說她還得繼續練習。

“我還是很喜歡技校的課程安排,理論課少,實操課多。一點都不玩虛的,都是從紮實的基礎練起,然後才一點點上難度。”佟潔瓊回憶,她也希望通過紮實的基本功學習,未來能融彙多國飲食文化,創作出更多新美食。

我人生中最精彩的時刻

都是我勇敢去嘗試的時候

為期一個月的廚藝技能教育訓練趕在蛇年前結束,佟潔瓊不僅學會了六十道新菜品的烹饪技術,還掌握了不少炒菜“秘籍”。以往她做三個菜可能需要花費兩三個小時,現在她一個小時就能夠搞定三人餐食,做菜效率不僅提高了,而且刀功、颠勺、控油溫等技術也在飛速進步。“藍翔的學習方式主要靠實踐,老師講解完操作步驟,我就能立刻上手實戰練習,這是一種比較少見的教育方式,跟我在大學和研究所學生期間所經曆的完全不一樣。”

除了學習烹饪技巧,佟潔瓊還認識了許多來自天南海北的同學,有餐館接班人,也有榮民,他們一起學習、交流,一起爬山、趕集。回憶起那段久違的校園生活,佟潔瓊表示,藍翔的生活讓她體驗了不一樣的精彩,那是一段非常難忘的經曆,同學們雖都經曆各異,但相處起來非常融洽,她不僅在他們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也看到了社會職業的多樣性。“我們班大多數同學都計劃在來年的二三月份考個廚師證,然後找一份相關工作,期待着開啟一段新的美好人生。”

年前,佟潔瓊還在技校到處“薅羊毛”,免費體驗了一次美甲及美發套餐,甚至還坐在高高的挖掘機上,操縱着巨大的鏟鬥,在一張紅色春聯紙上歪歪扭扭地寫下了自己的網名“佟哈哈”,曾經的消沉也在技校的學習中不斷療愈。

從清華名校碩士到藍翔技校廚師,佟潔瓊兩次登上微網誌熱搜,各種讨論和質疑也随之而來,甚至有網友直言清華畢業的學生怎麼會待業呢?佟潔瓊對此甚是無奈,她表示,公衆腦海裡總是把清華畢業生“神化”了,清華學子也隻是個普通人,隻能說明他們學習好,但并不代表他們在每一個領域都可以做到完美無瑕。“我最想告訴大家的是,失業之後能做什麼,是我們自己完全能掌控的。我人生中最精彩的時刻,都是我勇敢去嘗試的時候!”

也有粉絲留言說“你好有魄力,做了我很想做的事”。佟潔瓊提到,這也是她能堅持走下去的一個重要原因,她特别希望自己能活成大家心中的榜樣。

“人生就像‘颠勺’一樣,想做什麼就去做,也許颠着颠着,就‘颠’成了我們想要的模樣。”趁着這波話題的熱度,佟潔瓊也做起了自媒體“我是佟哈哈”,借助短視訊來記錄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的點滴。

在問及未來是考慮做自媒體還是轉行做廚師時,佟潔瓊沒有絲毫猶豫地說:“未來我還是會繼續尋找與氣候變化相關的工作機會,因為那是我心中始終向往的事業。我也希望帶動更多人一起行動起來,為應對氣候變化共同努力。”

編輯/倪家甯

繼續閱讀